无豕不成家

2019-09-18 13:03田芝
金桥 2019年2期
关键词:乌金养猪民俗文化

田芝

在民俗文化中,“猪象征财富”这一观念,基本上获得了普遍的认同。汉语言文化中,猪被称作“金猪” “乌金”。养猪致富之路在中国自古及今都为人称道,用“乌金”一名来称猪,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寄托。与此相关的民间故事甚至形成了一个门类,被学者命名为“逗金猪型故事”。

“家”字“从宀从豕”,具象地保留了中国古人生存方式的历史记忆。通过对猪的圈养与驯化史的追溯可知,“豕”是农业文明的一个象征符号。

中国作为最早将野猪驯养为家猪的国家之一,漫长的农业文明中,猪一直参与到人的生活生产中,在饮食文化、节祭信仰等方面多有体现。

从“豕”到“家”

根据古遗址中发现的家猪骨骸推算,中国养殖业已有近万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从出土文化所反映的新石器时代的畜牧业来看,唱主角的是养猪业。甘青地区的齊家文化和中原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大量的猪骨骼出土,特别是出现在墓葬中,带有明显的文化色彩。

西周时,中国先民的发明创造了最早的“去势术”(阉割)。据《易经》记载:“猿豕之牙吉。”是说阉割过的猪性情变得温顺,虽有牙也不为害。

春秋战国时代,养猪的规模体现了大户人家的经济地位。把一个女子嫁入富贵之家叫做“嫁入豪门”。“豪”是由高楼大厦的“高”加上“豕”组成,嫁入豪门就是嫁到规模养猪的上流社会人家。在战国时代,猪已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礼品。例如《论语·阳货》记日:“阳货预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到了汉代,牧猪成为一项热门产业。从《汉书》《后汉书》等文献记载看来,当时养猪成为人们谋生的一门职业。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养有“千足彘”的大户人家,其收入能与千户侯相当,足可富甲一方。据学者许倬云推算,当时“猪的价格可能与羊差不多,一只羊可以卖9D0至1000钱,相当于一个劳力一个月的法定工钱”,这个价格十分可观。

唐代经济繁荣,养猪业出现官家与私人均养。官养仅长安司农寺(相当农业部)就有“官豕三千”,私养遍地皆有,不计其数。

明、清两代养猪业不仅扩大,而且养猪经验及技术有很大提高,养猪文献也较多,如张宗法所著的《三农纪》,对猪的饲养、选种、医病及相猪等均有论述。当时还出现了治疗猪病的专著《猪经大全》。

最爱食猪肉

不论从历史上看,还是就世界范围来分析,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一直以猪肉为主。除一些民族禁食猪肉外,各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猪肉菜肴。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吃猪肉?

首先是受到远古食肉风俗的影响。古人肉食主要来源于马、牛、羊、鸡、犬、豕等“六畜”。但是狗肉“上不了宴席”,羊产量低,鸡太小。而马是重要的战备军需物资,牛是重要的农耕工具。秦代已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这一观点为此后官府所奉行,一直延续到明清。

与此同时,养猪却受到鼓励,从孟子每家“二母彘,五母鸡”,到汉代每家“一猪,雌鸡四头”,历代在劝课农桑时无不倡导养猪。在如此政策的长期引导下,吃猪肉便成了中国人的首选,久而久之也就最喜欢吃猪肉了。

吃猪肉吃了几千年,中国人对不同猪肉的品质也有独到观点。吃猪肉的经验之谈,数明清时期最认真,且上升到了理论高度。清代农学家杨双山在其《豳风广义》中总结道:南方之猪味酸冷而有小毒,食之生痰,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北方之猪,肉味甘,性平无毒,大能补肾气虚损,壮筋骨,健气血;而秦中之猪甲天下。

杨双山这段话堪称“食猪肉经”,他的观点不一定对,但北方猪肉受消费者欢迎的确是事实。如金元时期的金国,皇家就指定吃东北猪肉。据《金史·地理志上》,朝廷要求会宁府(今哈尔滨市境内)一带,“年贡猪二万”。

猪是财富、吉祥的象征

在民俗文化中,“猪象征财富”这一观念,基本上获得了普遍的认同。汉语言文化中,猪被称作“金猪” “乌金”。唐代笔记《朝野佥载》里记载:“洪州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

养猪致富之路在中国自古及今都为人称道,用“乌金”一名来称猪,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寄托。与此相关的民间故事甚至形成了一个门类,被学者命名为“逗金猪型故事”。如白族的民俗文化中,流传有“金母猪”的神话故事;在吉林前郭尔罗斯地区,流传着《五只小金猪》的民间传说;土家族则有着悠久的尚猪文化,自古以来就奉猪为神,至今流传着摔刀敬猪神的民间习俗……

因为象征财富和带有“神格”,在民俗文化中,猪常常被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宋人笔记的选录中,宋太祖赵匡胤曾亲自在宫中养有两头神猪,敬奉它们以祈求太平、厌胜避邪。到了宋神宗赵顼熙宁年间,因暂停敬养神猪,结果发生妖人闹宫的事件,最后不得不恢复赵匡胤开创的敬养神猪的祖制。

另外,古人认为,耳大有福,这是“猪”的典型体貌特征。小说《三国演义》的蜀主刘备也被描述为两耳垂肩两手过膝的“吉祥之相”。寺庙中的如来佛像也是耳厚广大修长,更添加了猪的神圣光环。

猜你喜欢
乌金养猪民俗文化
乌金
称金块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母与子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欧盟出现养猪热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胡显丰的“分散养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