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双乐
[摘要]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等数据资料,本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关键自变量,通过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城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地级市的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碩士)共计344所,其中314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147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同时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和硕士的院校共117所。这些院校集中分布在北京等直辖市和广州、南京等省会城市,集聚效应明显;年平均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的城市,社工高校数量也越多,但失业率越高的城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数量越少。这表明,社工高校分布总体上符合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与社会服务需求有些脱节。
[关 键 词]社会工作 经济发展 社会服务需求 地级市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9)03-0013-12
一、 引言
2017年,中山大学宣布停招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这一举动引起中大内部乃至整个社工界的强烈反应和讨论。虽然从本科人才培养的数量来讲,中大停办本科专业对全国的影响不大,但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改革开放以来,惟有社工是国家十余家部委两次发文,要大力发展的专业),开展社会建设,完善社会治理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决定显然是与之相悖的。①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史柏年所言“它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②近些年来,停招/取招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的院校不止中山大学,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广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数十所院校。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西安交通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增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此外,2017年共有43所高等院校增列社会工作硕士点。③民政部也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行业的发展:2016年,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达到1‰以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到1万家”;①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明确了社工职能、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问题;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社会工作推进会议上就“十三五”时期社会工作推进思路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支持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健全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相衔接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要加快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②
由此可见,发展社会工作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我国的政策引导。那么,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呢?本文将借助《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等数据,使用定量方法分析城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问题。
二、 文献回顾
(一) 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的历史并不很长。第一批社会工作学校是在20世纪头十年建立的。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在欧洲和北美获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仅有少数几所大学:全球29个国家的179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教育,但只有5所学校在欧洲和北美之外。③在20世纪中期,北美的社会工作教育继续缓慢发展,而东欧的社会工作专业却在共产主义政权下被关闭。20世纪最后几十年,拉丁美洲的社会工作教育则因席卷整个大陆的独裁统治而停滞不前。在21世纪头十年中,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迅速:国际社会工作高校协会(IASSW)2000年公布开设社会工作课程的高校(这些高校中至少开设了社会工作高等专科课程)有1384所,2010年则增长为2110所,比2000年增长了50%以上。④在此期间,社会工作教育最重要的增长是在亚太地区,这里的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很快,尤其是中国的社会工作院校呈指数级增长,自2010年以来又新增145所。⑤
社会工作教育的迅速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IASSW教育标准倡议、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以及欧美社会工作教育者对其他地区的支持与合作。⑥此外,一些社会力量和社会趋势正在显著影响着社会工作专业及教育发展:(1)经济不平等不断扩大。在过去几十年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导致住房隔离以及社会流动困难,这些因素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给社会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监禁人数持续保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在公共刑事司法系统监管下的美国人数并未减少,这就产生对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巨大需求。(3)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与此同时必须解决生理和心理方面长期且复杂的需求,这就要求社会必须适应新的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福利参与方式,这也产生了对老年社工和医务社工的巨大需求,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⑦
(二)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1. 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2年,燕京大学成立社会学系,用于培养社会服务专业人才。1925年,社会学系改称“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随后,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了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方面的课程或专业。①民国时期,社会工作被纳入高等专业教育和政府行政架构,实现了一个较完整的“生长期”。②
1952年全国高等教育院系调整,社会学系等院系专业被取消,依附于社会学系的社会工作专业也未能幸免。由此,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进入长达30年的中断期。1988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中断30多年的社会工作教育开始恢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社会转型、经济全球化等,2000年以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迅速发展。截止到2006年底,共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③
(二) 研究设计
1. 变量选取
本研究以中国大陆地区的地级市①有普通本科院校为前提,②确定截止到2018年5月31日,该城市开设社工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作为因变量(如表2所示),具体操作化为以下三个指标:(1)城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Bachelor of Social Work degree)或硕士(Master of Social Work degree)任何一种的高校数量,简称开设BSW/MSW的高校总数;(2)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的高校数量,简称开设BSW的高校数量;(3)同时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和硕士的高校数量,简称开设BSW&MSW的高校数量。①三个指标主要来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9号)《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以及2017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统计结果。②
本文的关键自变量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操作化为四个指标: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全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RP)比重(%)、全市年平均人口(十万人)以及失业率(%)。控制变量涉及城市基本因素和教育基础两方面,包括行政级别、地理位置、城市年龄、全市行政面积(平方千米)、全市教育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RP)比重(%)和2017年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数量。
其中,城市级别、地理位置参照国家相关文件和规定确定;城市年龄、全市行政面积、年平均人口、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教育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全市失业率(%)使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相关数据,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城市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数量来自2017年全国高等院校名单,具体的各城市数据通过整理完成(如表1所示)。
2. 研究假设
纵观世界范围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服务需要是其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验证我国目前社工专业的开设是否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出以下假设:
(1)城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数量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假设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的城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1a: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的城市,开设BSW/MSW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1b: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的城市,开设BSW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1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的城市,开设BSW&MSW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2: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越大的城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2a: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越大的城市,开设BSW/MSW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2b: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越大的城市,开设BSW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2c: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越大的城市,开设BSW&MSW的院校数量越多。
(2)城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数量与社会服务需求相适应
假设3:年平均人口越多的城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3a:年平均人口越多的城市,开设BSW/MSW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3b:年平均人口越多的城市,开设BSW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3c:年平均人口越多的城市,开设BSW &MSW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4:失业率越高的城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4a:失业率越高的城市,开设BSW/MSW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4b:失业率越高的城市,开设BSW的院校数量越多;
假设4c:失业率越高的城市,开设BSW&MSW的院校数量越多。
3. 模型选择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城市社工高校数量及其社会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如表2和图1-3所示,四个因变量取值均为计数型,且方差远大于均值,呈过度分散(over-dispersed),因此,本研究使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
四、 变量描述与结果分析
(一) 变量描述
1. 因变量描述统计
表3报告了因变量的基本情况。在240个有本科院校的城市中,47.50%的城市没有高校开设社工专业,共有126个城市的344所高校开设社工专业,平均每个城市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为1.43所,最大值为20所,地区分布差异很大;仅52.5%的城市中有高校开设BSW,全部314所BSW高校分布在126个城市中,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北京(16所);同时开设BSW&MSW高校数量为117所,且集中分布在约50个城市中,集聚效应特别明显。此外,无论是社工高校总数,还是BSW高校数量,抑或是BSW&MSW高校数量,均集中在某些城市,且开设最多的均为北京。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聚集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众多资源,同理,高等教育资源也将聚集在一个省份的省会城市抑或副省级城市。
表3 因变量统计描述(N=240)
2. 自变量描述统计
在进行模型分析前,笔者首先对纳入模型中的自變量进行描述统计,表4呈现了相应的统计结果。
如表4所示,在具有普通本科院校的240个城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值为55800元,第三产业占GRP比重平均为43.58%,不足50%,这表明我国服务业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市年平均人口均值将近490万人,人口最大的城市超过3000万,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存在大量潜在的案主,他们对各类社会服务需求潜力巨大;城市失业率平均为2.14%,相对较低,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失业率最高为11.23%,存在较多的失业人口,需要引起重视,妥善安排,及时满足他们的就业服务需求和社会保障需求,否则会影响社会的平稳运行。
普通地级市占85%,普通省会城市以及副省级城市或直辖市均占7%左右,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占比超过60%;在所有240个城市中,成为地级市最晚的是在2011年,教育支出占GRP比重平均为3.56%,最低的城市只有1.81%,低于国家提出的4%;①在240个城市中,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平均数量为5所,最多的为67所。这表明,无论是教育的总体投入,还是高等院校数量,我国城市之间均存在较大差距。
(二) 回归结果分析
考虑到因变量过度分散,本研究使用负二项模型,以2017年城市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数量为因变量,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4个指标为关键自变量,以行政级别等6个变量为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模型1为全国地级市社工高校总数,模型2为BSW高校数量,模型3为BSW&MSW高校数量。具体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结果分析如下:
(1)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3个模型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占GRP比重对开设社工专业的院校数量存在促进作用,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第三产业占GRP比重越大的城市,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越多,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BSW&MSW高校数量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性。这表明,经济越发达,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前景越广阔,开设社工专业的院校数量越多,假设1和假设2及其各自的分假设均得到支持。
年平均人口对城市开设社工专业的院校数量具有正向影响,即年平均人口越多的城市,开设社工专业的院校数量也越多,且在模型2和模型3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假设3及其分假设得到很好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失业率越高的城市,开设社工专业的院校数量越少,假设4及其分假设没有得到支持。这一发现令笔者感到诧异,一般而言,失业率越高,失业人口越多,对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的需求较多,这也就需要更多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社会服务,从而促使社工专业的建立与发展,社工高校数量也随之增多。现实却恰恰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服务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现有社工高校数量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匹配度较低甚至脱节,国家需要全面考察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再进一步考虑布局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
(2) 基本条件
位于西部地区的城市开设社工专业的数量多于东部地区,且在模型3中通过显著性检验;西部地区的BSW/MSW、BSW以及BSW&MSW高校均多于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或直辖市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数量均多于地级市,且省会城市在三个模型中以及副省级城市或直辖市在模型3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我国社工高校相对集中在省会城市等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一个城市年龄越大,其院校开设社工专业的可能性越高,数量也越多,在3个模型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全市行政区域面积的影响较为复杂:一个城市行政区域面积越大,开设社工专业(BSW/MSW)的院校越多,但开设BSW以及BSW&MSW的高校数量越少。
(3) 教育基础
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数量对社工高校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越多的城市,社工高校数量也越多;在3个模型中,教育支出占GRP比重的影响均是负向的,即教育支出占GRP比重越少的城市,社工高校数量越多,在这一定程度上和国家政策向教育、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倾斜有关。
五、 结论与讨论
经过笔者所在团队核对确认,截止到2018年5月31日,我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不含自治州、地区等)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共344所,其中314所开设BSW,147所开设MSW,同时开设BSW和MSW的院校共117所。①这些院校集中分布在北京等直辖市和广州、南京等省会城市,集聚效应明显,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分布情况一致。②
建市越早和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越多的城市,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数量越多。可见,城市历史和高等教育基础为社工专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年平均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RP比重越大)的城市,社工高校数量也越多。这表明,中国社工高校分布总体上符合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失业率越高的城市,开设社工专业的院校数量越少,这与社会服务需求脱节。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市(地级市层面)的社工高校数量呈现出从由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这与我国高校数量由东向西递减的总体趋势③相反;此外,教育支出占GRP比重越低以及失业率越低的城市,社工高校数量越多。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社会工作专业/高校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并且自恢复重建以来,社工专业的发展一直与政策规定紧密相连:政府相关部门会根据地区平衡发展、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对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服务业相对滞后的地区进行扶持和引导,有选择性地在一些地区设立高等院校,增设社会工作等专业,比如,在新增的43所MSW高校中,有25所位于中西部地区的16个城市,占比58.14%。而就当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有数据的)289个地级市而言,中西部城市占53.44%。由此,国家政策对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发展的影响可见一斑。
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设立或取消,不应只考虑某所院校专业调整或学校发展的需要,还必须考虑所在城市乃至所在省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此外,国家需要统筹全局,减少地区不平衡,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点:(1)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以定量方法分析开设社工专业的院校数量及其影響因素;(2)从社会服务需求,探讨目前我国社工院校分布的社会适应性。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文章可能存在以下不足:(1)数据主要来自201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可以代表社会服务需求的变量相对较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城市社工高校数量与社会服务需求匹配度的精确测量;(2)本文使用的是横向数据,仅展示出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社工高校数量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未能体现社工专业自上世纪80年代重建以来的时间变化。因此,笔者会继续完善:(1)构建纵贯数据库,了解城市社工高校数量的年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2)收集更多学校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数据,以学校为研究对象,探析院校开设社工专业与否,如何受到学校、城市以及所在省份三方面的影响。①
Social Work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ities
FU Shuangle
(School of Social and Behavior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in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7 and the like,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social economic environment on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offering at least a degree in social work. As a result, there are 344 institutions offering social work(undergraduate/master) at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China. The results present an obvious geographical accumulative effect, namely, most of the universities that provide the social education are located in independent municipalities (e.g. Beijing) and provincial capitals (e.g. Guangzhou and Nanjing). The distribution of such universities meets the dema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enerally, however, it does not match the needs of social services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 social work;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service demand; cities at prefecture level and above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