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敏 魏雯*
现代景观设计中,逗留景观设计作为空间造景的一大部分逐渐受到设计者关注,人群对于景观空间的使用停留时间也作为衡量景观空间造景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早期的逗留景观在古典园林中以“留”的形式出现,具体表现为将使用者对于景观空间的使用,如亭、台、楼、阁经其巧妙造景使得人们停留其中。现代园林逗留景观设计也充分借鉴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技法,尤其是寺观园林中的逗留造景技巧。寺观园林作为我国古典园林中一个特殊的园林类型,具有宗教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意义,所追求的是恬适宁静,讲究内部庭院绿化[1],将宗教文化融入园林景观,既提供了宗教活动环境,又丰富了逗留景观造景,因而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游览驻足之地。
1
2
1. 圆通寺逗留景观布局
2. 圆通寺空间布局
圆通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区东北部,五华区圆通山脚下,是昆明市内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云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唐朝,因昆明地处与东南亚接壤之地,寺内汉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交融,使其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极负盛名[2]。作为昆明市内为数不多的古佛寺,圆通寺的规模虽不大,但其空间清幽,宗教文化久远。虽地处闹市,却能闹中取静,以小见大,形成别具一格的山水园林环境[3]。了解其园林造景手法,洞悉其逗留景观营造特征,并总结其独到之处,可为现代寺观园林景观设计及保护提供案例及理论借鉴。
作为寺观园林,圆通寺保持了宗教空间的基本格局,维持了宗教景观空间中轴对称布局以及寺院的宗教氛围[4]。寺院整体以“一轴、两带、多节点”的景观布局形式(图1),规模虽小却布局紧凑。首先,“一轴”是指以圆通寺等主殿形成的景观轴线,并形成中轴对称的景观局部,景观轴上分布的景观节点以大殿建筑为主,也因此形成了沿景观轴线的主游览路线,简洁直观;“两带”是指以景观轴线为中轴对称的两条景观带,包含了入口处景观一直延伸到山脚下水体的区域,两条景观带由植物花卉、水体等要素组成,构成了主要的室外活动空间;“多节点”为圆通寺内分布的多个景观特色点,景观节点分布于景观轴线或景观带之上,由特色宗教建筑或室外景观较好的空间组成。
圆通寺因地处圆通山脚下,正门又临街,周边环境喧嚣,虽景观布局略紧凑,但各空间类型均有,数量适宜(图2),提供了良好的逗留景观。交通空间贯穿南北,南至寺院入口,北至圆通山脚下,将每个宗教建筑连接起来的同时也形成了寺内的各条游线;宗教活动空间主要依托宗教建筑内的纯室内空间,日常宗教活动及文化交流都在大殿内进行,寺内的宗教建筑成列分布于景观轴线上,轴线两侧的半室外长廊也承担了部分交流活动功能;正南方的入口处沿交通空间两侧为室外活动空间,常栽植观赏类植物。寺内各景观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根据整体景观布局走向均匀分布,多呈流畅的线型排布,使得处于闹市中的小寺院布局井井有条。
圆通寺的多文化交融是寺庙一大文化特色,也因此形成了特有的建筑逗留景观,寺庙内大多数建筑保持了唐朝建筑风格,尤其是圆通宝殿这一宏伟建筑(图3),朱红色的门窗成为唐建筑的代表色,梁柱上雕刻特色图案,多以山水云雾为主,象征内心洁净。
3
自正门进入,即为天王殿,大殿正面为广场,供香客上香祈福,广场上有一醒目的滇朴,十分壮观,树池高出地面约1 m并由自然形态的山石构成,做点景之用,屹立于殿外。位于寺院最北端倚靠圆通山的佛教建筑则属于典型的东南亚风格建筑,这一极具东南亚风格的建筑是寺院多文化融合的一大体现,区别于唐建筑的朱红色,采用了白墙加琉璃色瓦片的建筑色彩,带有尖塔形的建筑顶端设计展现浓郁的东南亚建筑风格。这一多元文化空间为游人提供了别致的逗留景观,不少游人坐在纯白色的寺庙休息廊,具有异域风情的雕窗与休息座椅自然构成框景,廊前栽植芭蕉置于框景一角,其后是寺内琉璃瓦顶建筑,远处是天空背景,景观视线由近及远,巧妙借鉴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位于圆通寺正殿之前的八角亭是寺内的古遗迹,位于院落最中央的放生池之上(图4),有南北两侧入口,入口均是由白石桥组成,北侧直通正殿前广场,往来之人络绎不绝,虽人来人往,但周边环境清幽毫无嘈杂感。八角亭是寺内逗留景观中视野最好的地方,两层琉璃瓦顶的亭阁周围筑有小的石岛,与长廊建筑物前的石假山互相呼应[5],亭子两侧有台阶延伸到水面,考虑到安全因素将其摆满盆栽花卉,形成临水的小型花坛,亭上八面凉风相送,亭下游鱼戏水,登临观景,交谈闲坐,无比闲适。
游憩空间多指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地理特色或文化含量突出且对远距离的游客产生一定吸引作用的场所[6],吸引游客并在一定时间内停留驻足的游憩空间,也是逗留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圆通寺除了本身的庙宇建筑具有观赏游憩功能外,更多的观赏游憩区域处于室外活动区。阳春三月,从正南门进入寺院,映入眼帘的便是两侧繁盛的樱花(图5),两侧的樱花压弯树枝向中间延伸,围合成樱花穹顶,遮挡了日晒,形成绝佳的赏花空间。初到圆通寺的游人都会停留拍照,小孩追逐飘落的樱花瓣,带来了别样童趣。树下规则式栽植杜鹃做边界植物造景,再设置矮小篱笆,营造自然田园之景。
穿过樱花林一直往北,有一处相对开阔的空间,两侧植成片的桂花,每逢九月,还未走到跟前就香气扑鼻。桂花的种植池成为人们的座椅,方便游人近距离观赏桂花,种植池微地形设计巧妙,从内向里逐渐升高,凉爽之秋,可在树下读书看报,空气中弥漫着桂花芬芳,安静舒适。圆通宝殿前的小型广场平时游人众多,广场三面临水,栽植山玉兰和鸡爪槭做遮阳植物(图6),香客在正殿参拜完可走到广场树荫下乘凉,鸡爪槭树叶为红色,山玉兰则是绿色,一红一绿形成颜色的鲜明对比,互相映衬,是绝佳的植物颜色搭配,广场最中央设置雕塑,一面与大殿相对,另一面与八角亭相对,巧妙运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对景手法将两处景点相连,景观虽简洁,却吸引许多人停留,观池中锦鲤,听寺院钟声。
4
5
6
3. 圆通宝殿
4. 放生池中八角亭
5. 樱花林
6. 圆通宝殿广场
个人休闲空间按空间构成来划分属于稍私密的空间类型,圆通寺内的个人休闲空间也是适宜的逗留景观之一。古人造园讲究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7],寺院最北边山脚下的小道旁一处历史景观不显眼却格外清幽,山石凹陷处乔木参天,树下水池紧靠石壁,池水清澈,正中央置一石龟,周边树木青翠,高大的石壁成为水池的天然屏风,此屏风为清康熙年间,云南总督范承勋题“衲霞屏”(图7),仿佛景到山脚还未止,屏风后似乎别有洞天,与古代造园的含蓄感不谋而合。翠绿的乔木叠加在暖黄色的石壁背景上,视觉感受舒适,游览到山下,面对石壁,观赏池鱼,听水滴落池之声,格外安静。
山下一角落设置休息亭,位置稍隐蔽,亭内摆放花卉,四周有树木遮挡,但从亭内向下看,山林中的小道隐约可见,俯视景观效果较好。寺内有水景便要有山石来配,假山点缀水景最合适不过,寺内放生池一角置假山(图8),假山一侧置于水中,一侧临路,遮挡住其后的部分建筑作为障景,假山形态奇异,一端有爬藤植物金银花长在其中,似画像中的龙头,仔细端详,仿佛一条龙从池中呼之欲出,佛家也将龙视为祥瑞之物,游人观赏“池中祥龙”,思绪却早已凌驾于云霄之上了。
7
8
交通空间是起到通行或是分隔空间的功能。人们在交通空间停留时间一般不长,交通空间也不常作为逗留景观出现,但圆通寺内临水的半室外长廊却自然地成为寺内逗留景观之一(图9)。并不是所有的交通空间都适宜营造逗留景观,如果区域选择不合适,反而影响使用功能。寺内的半室外长廊为了吸引人群且不影响正常通行,道路间隔几步有挑出水面的平台供人们休息观景,在空间紧凑的寺内将一种空间灵活多用,巧妙实现了小而精致的空间效果。长廊一侧为配殿或休息茶室,僧人香客在殿内谈佛经喝茶,环境安静适宜,另一侧为水景,不少游客在长廊挑出的平台上倚靠着扶手,晒着太阳,看着水中偶尔惊起的鱼,慵懒恬静。偏殿朱红色与水边佛手的纯白色搭配,与大殿两种颜色代表的文化建筑前后呼应,细微之处也展现了多文化融合的特征。
除了水边的长廊,正殿之后的偏僻小路也是寺内交通空间做逗留景观的体现,小路两侧高差大,因而自动形成了地形背景。为了丰富背景的观赏性,背景中央栽植小丛的竹,并置小型假山,竹以地形为大背景,假山以翠竹为小背景,走近细看,由假山至大背景,视线却不觉得狭窄,紧簇的造景虽小,却小中见大,香客游人常常在此散步,这不仅提供通行小路,也是独特的逗留景观。寺内地形起伏大,在高差较大的地方均设置台阶和缓坡两种,缓坡宽度大坡度小,满足无障碍通道功能;台阶两边通行,中间为小型花坛,装饰花坛中心的石雕画。
9
7. 衲霞屏
8. 放生池中假山
9. 观景长廊
圆通寺内的逗留景观在各景观空间都形成了具有寺院特色的空间景观,在满足各空间功能的前提下以景留人,营造了舒适的逗留景观,其中的造景手法具有借鉴性。
(1)寺院多处逗留景观有水景的参与,将水景作为点景之处,并非主景观,凸显出水景周边的景观效果。水体在寺内的简约造景方式对于大部分设计也适用,水景本身对人们的吸引就大,较容易形成逗留景观,因此并不需要太多点缀,水体搭配山石植物背景就是简单的逗留景观。
(2)巧用寺内植物造景也形成了效果极好的逗留景观。樱花林和桂花林的巧用,一方面丰富了室外景观,另一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遮蔽效果,满足人们在室外停留的基础所需,所以能够留住游人。植物景观的巧用是古代造园延续至今的一大造园特色,现代设计也多加入植物造景,只要植物选取得当,栽植位置适宜并满足人们观赏停留所需便形成了逗留景观。寺内将交通空间多以营造逗留景观的巧妙手法传承了我国古代造园小中见大的思想,在许多规模小、空间用地紧张的地方也可参考。
逗留景观的人群使用频率也是衡量景观设计效果的标准之一。圆通寺逗留景观的巧妙营造给这座小规模的寺观园林带来了大量的香客游人,各景观空间中的逗留景观也吸引了人们驻足。从唐朝至今悠久的历史使得寺院景观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建筑、植物、水景等景观要素的搭配都象征着寺院的勃勃生机,沉淀历史的同时融合时代发展,吸引了外来游客,提升了昆明市整体景观品质的同时,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