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9-09-18 08:07陈耀星王子旭董玉兰王继凤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解剖学标本动物

曹 静,陈耀星,王子旭,董玉兰,王继凤,王 铁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海淀100193)

德育教育是现代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2]。作为培养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高等农业院校,在实践教学中更应注重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动物解剖学作为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和生物类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3],教师在系统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4],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德育,这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德育渗透是动物解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其知识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寓德育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以中华智慧和科技前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在动物解剖学第一次课程对解剖学发展历程进行讲解时,我们引经据典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5]。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就曾记载“若夫八尺之上,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可见2 000 多年前,我国医学家已经有在尸体上进行解剖的工作记录,并告诉后人学习和研究解剖的方法-“度量循切”,还有一定的调查统计-“皆有大数”。因此,《黄帝内经》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解剖学著作,它体现了我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介绍经典著作的同时,我们也将解剖学的分支、各分支解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介绍给学生,如虚拟仿真技术[6]、增强现实技术、3D 打印技术、光遗传学技术等(见中插彩版图1)。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沉浸在科学的海洋,对未知科学产生新奇感,增强热爱祖国、奋发学习的责任感。

2 在懂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

动物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形象直观是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但其课程具有动物种类多、内容繁杂、结构特点各异,名词术语众多且抽象难记、易忘,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等特点,这让初学者们望而生畏。为此,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标本(骨骼标本、冻干标本、湿标本、塑化标本、纸浆标本、模型教具、3D 打印标本等)外,课后还利用业余时间亲自带领学生制作动物标本,获取3D 解剖数据,详细讲述不同动物、不同解剖结构下生理功能的异同,以此让学生加深对名词术语的记忆。同时,在解剖学的专业术语中大部分是专有名词,如骺(hóu)、跖(zhí)、距(jù)、髁(kē)、颏(kē)、岬(jiǎ)、髌(bìn)……等,学生对这类字的读音及其相关解剖结构的理解和记忆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将生僻字的读音写于黑板,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标本讲解解剖结构并正确发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此外,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增加,一些组织器官俗语也会被带到学习中来,如俗称的里脊、通脊、花油、黄喉等,在解剖学专用术语中分别为腰小肌、背腰最长肌、大网膜和主动脉等。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解剖名词术语,从而培养学生治学严谨的作风。

3 在能动手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动物解剖学是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课堂上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学会一种探索科学的手段,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7]。为此,在秋季的系统解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开始让学生临摹教材或图谱上的解剖图,让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内脏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解剖结构加以形态学的描述和说明;在春季局部解剖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事先将动物进行灌流,再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剖,在解剖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要求学生将自己亲自解剖的标本绘于纸上(见中插彩版图2);而在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中,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应考。通过理论课、实验课和期末考让学生强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图1 动物系统解剖学第一次课堂教学内容

图2 动物局部解剖学的课堂授课及学生绘图作业

4 以一颗感恩之心唤醒学生的感激情感

感恩心态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达,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是一种朴实的生活态度[8]。在雌性生殖系统和运动系统的授课内容中,我们会讲到受精卵形成于输卵管壶腹,生长于子宫内膜;胚胎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均由母体无私供给;随着胎儿的长大,母体对其空间的需求呈现主动适应,其骨内钙质被胎儿吸收,导致母畜骨质疏松易发生骨软症……以上教学内容的穿插渗入,使学生对“母爱伟大和母爱无私”的认识得以物化,让学生懂得创造一个生命仅仅是一个开始,而要把一个小生命培养长大还需要历尽千辛万苦,以此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从而有了“感激母亲孕育了我,感激父母给予了我生命”,进而“感激老师培育了我,感激社会给我创造的学习条件和机会”。由此可激发出学生的感激之情,使学生能更好地建立起健康的情感世界和树立报答父母、报效祖国的美好心愿。

5 注重小细节,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解剖学是一门枯燥的课程,尸体标本有强烈的尸臭、粪臭和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后者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标本外观难看、气味难闻,令人望而却步,极大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解剖动物前,我们通常采取全员为动物默哀1 分钟的方式来感谢动物为此次解剖课所献出的宝贵生命,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而经过精心解剖用于教学的尸体标本则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在观察标本的过程中,教育学生尊重尸体、爱惜标本、特别是对那些极易损坏的结构(如血管、神经的分支)则应更加小心呵护,旨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9]。

6 创建合作学习模式,加强学生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每年秋季的系统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而春季的局部解剖学则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加强对动物解剖结构的认知和理解。为此,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创建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首先我们在课前给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由组合,每组10 人,自主选择所要解剖的动物(犬、牛或羊),然后由组长负责指挥协调,分工协作(包括解剖操作、讲解、拍摄视频照片、合成视频资料等),从而把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要我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我想学”、“我要学”、“自主学”的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获取知识,而是通过团队的积极配合、发挥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以团队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激发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学习,并对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检验、批判和吸收,以构建学生自己的思维知识导图。当课程结束后,让学生以演讲、视频介绍等形式对某一动物的解剖结构进行展示和讲解,并相互提问、打分以评出优秀。此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了解剖知识框架;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接纳他人,强调学生个体与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赖,强化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7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追求真知的榜样

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触摸、感知、观察各种类型的标本来了解动物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相互位置关系。但由于解剖标本刺激气味大,一开始很多同学不敢动手,有的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在授课教师尊重生命的感召下,教师先动手,详细讲解各解剖结构,并带动学生主动观摩。学生由最开始的怕接触、不敢接触,到敢于接触、喜欢接触甚至爱不释手,这不仅仅是一种思维的转变和情感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磨炼了学生的意志,是人格完善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在每次课程结束之后,授课教师带领学生打扫教室卫生,不仅能培养学生善始善终的工作态度,强化其责任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教师的行为可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行为,榜样行为使人鼓舞、催人上进[10]。

综上所述,教师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传递社会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的责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引导学生掌握一门课程的知识是授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潭水”,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就要与时俱进不断进取,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今后,我们在“动物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还应加强:(1)对教材内容的深入钻研,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将专业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教学内容本身的体系选择结合点,正面引导学生进行哲理性的归纳,使学生在学习解剖学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2)应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教师应把教学实践的每一步都当做严格训练学生、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作风的过程;(3)为人师表,注重言传身教。

猜你喜欢
解剖学标本动物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解剖学”中文译名的由来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