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龙
摘 要:经济的发展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同时也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新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和推广,对解决预算管理和财产安全问题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新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同时分析了财务管理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1-0167-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1.1 缺乏财务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但是事业单位在发展中缺乏资金管理理念,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并且在进行财务监督和资金清算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事业单位开始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新会计制度[1]。
1.2 不重视财务预算和控制
事业单位的资金有一部分需要国家的支持,但是在事业单位财政管理过程中,存在不重视预算和控制的问题,或者预算不准确、不合理。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如果缺乏合理的预算和控制,将会使财务管理出现问题。
1.3 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在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只重视对资金收支过程的管理,忽视了对内部重要岗位的监督和控制,导致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资金被挪用和贪污的现象,一些事业单位甚至没有认识到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2]。
1.4 财政监督不到位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有的单位认为财务监督是事后检查,而不重视事前和事中监督。在监督过程中,监督的方式主要是突击检查和专项检查,不重视对日常工作情况的监督。而且缺乏全方位监督,通常只对单一环节进行监督[3]。一些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自身监督能力下降,财务管理存在弊端。
2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
2.1 重视预算管理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具有重要地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和执行非常重要。
(1)重视预算管理理念的建设,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保证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领导层要积极配合相关工作部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
(3)对预算管理部门进行检查,重视平时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
(4)建立奖罚机制,对在预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及时奖励,进而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如果预算编制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必须严厉惩罚。
2.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将新会计制度应用到财务管理中,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避免发生财务风险。因此,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建设和完善,重视对内部环节的监督及对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
2.3 加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加大,一些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因此会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新会计制度,同时解决原有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风险,有些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因而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针对出现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
2.4 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对财务管理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能促进财务管理的顺利发展。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给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人員的素质和能力也应不断提高,要加强自身的素养,避免出现影响财务发展的问题。此外,事业单位要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提升技能的同时加强应对财务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琳琳.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7(22):205-207.
[2]李超毅.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6(16):104.
[3]刘力萍.浅析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