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艳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河北区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以及今年年初视察天津重要指示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接、融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天津市河北区委书记刘志强。
记者:当前,全市正处于滚石上山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窗口期”。那么,河北区是如何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
刘志强:河北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协同发展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一是牵住牛鼻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按照市委提出的建立清单化、项目化推进机制和强化“一对一”、定制化服务的要求,河北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大意风区和自创区分园两个龙头增长极,主动对接,着力引进优质北京项目, 2017年以来累计落户来自北京的企业和项目31个,投资额118.3亿元。以意式风情区为核心,扩大范围到周边,打造“大意风区”,这个区域聚集了河北区最优质的楼宇资源,已经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桥头堡”。目前大意风区已经聚集了创业公社、丝路视觉、清控科创等一批北京优质企业,初步形成了集聚效应,下一步将继续巩固好的态势,充分利用2个驻京招商局和6个赴京招商组,广泛走访、精准招商。加快打造自创区河北分园,推进张兴庄地块与王串场24段捆绑出让,拟引进国内知名产业地产运营商启迪协信,打造科技园区,建设承接首都科技资源转移的重要平台。加强招商力量,加大赴北京走访的频次、力度,广泛走访企业、寻找招商线索,主动去争、去抢,力争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项目。
二是抓住关键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点在协同互补、互学互鉴、共建共享上。我们抓住这个宝贵机遇,推进各方面工作融合互动。坚持高点规划。深入学习、对标对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理念,对区域规划进行提升,体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借鉴“千年秀林”“城市绿心”等先进理念,完善绿化基础设施,推进大绿大美建设。坚持创新发展。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围绕人才放权、松绑、激励、服务和把更多社会资本引导到科技创新上,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强与北京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对接,加强产业项目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聚焦天津市发展智能科技的决策部署,在政策、帮扶上加大力度,形成以中国铁设、通卡、通号等为代表的智能科技产业。提速科技企业培育工作,抓好科技企业的“四育”工作。坚持绿色发展。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空气质量在全市领先优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铁腕治污、重拳惩处,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以河北区之进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大局作贡献。
三是拓展协同面。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在经济、社会等各方协同发展的意愿非常强烈。我们将拓展协同的领域,走出一条人文相融、共建共享的路子。要拓展人文交流力度,积极走出去,深化河北区与北京与河北相关市、区的联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和节庆推介活动。在传承、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上,河北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109处不可移动文物,我们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或团队,保护性利用意风区、觉悟社、大运河等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热点。在醫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对接首都资源,引入更多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和项目,提升河北区公共服务水平。
记者:2019年河北区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有什么举措?
刘志强:河北区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打开脑袋上的“津门”,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出台招商引资三年行动,加大力度引进一批支撑区域发展的好企业好项目,提高区域企业整体品质。在招商引资上,坚持四句话:抓大不放小,既抓大项目好项目,也抓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只要是符合河北区产业发展方向、能为河北区增加和涵养税源的企业,都放到视线范围;喜新不厌旧,在服务好新引进企业的同时,对区内老企业更要加大服务力度,让新老企业互相助力,增强在河北区投资兴业的信心;求远不舍近,不仅要放眼全国、全世界广撒网,更要坚决抓住北京这个最重要的招商引资目的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加大力度;重硬不轻软,不仅要大力引进实体经济,更要注重引进互联网、金融保险等软产业。优化招商政策,研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升政策的带动和吸附效应。提高招商能力,熟练掌握高质量发展、“三新经济”等知识,实施规划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等方式,聚焦精准招商,拓展招商效果。
二是把营商环境作为着力点。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强化重商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好中央、市委关于“减税降费”决策部署,按照“三个一律”要求,对行政性收费一降到底,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继续深入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利用好政商连心册、企业家俱乐部、政企互通平台、银企互助平台等沟通联络手段,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各类证照和审批时间“五减少”,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率先实现新设立企业24小时办结,全面启动“承诺制”审批办理、24小时预约服务;实行审批结果快递送达,力争实现简易审批事项“一次不用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管得住、管得好。落实好“津八条”“河北区八项优化举措”,依法保护产权,保障企业家各项权益,让企业得到充分尊重和高效服务,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