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的旋律在语文课堂中流淌

2019-09-17 06:17金立群
读写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自然段语文课堂文本

金立群

摘 要 如何让情感的旋律在语文课堂中流淌?首先教师要动情,以渲染课堂的感情基调;其次可以通过品评词句、展开想象、朗读和拓展训练等方式感悟情感,释放情感;在最后结语时,还可以通过写话等抒情的方式升华情感。

关键词 语文课堂;情感

中图分类号:A,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166-02

王崧舟老师说过,“语文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因此,构建语文课堂的情感地带,把情感作为联系教师、学生和文本的纽带,努力使学生带着情感体验,带着情感朗读,带着情感进行语言训练,让情感成为课堂中一曲动听的旋律。

基于以上出发点,我选择了《给予树》一课进行实践,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培养孩子们关爱他人的感情。

一、点燃情感——开篇动情情始生

正所谓情动而辞发,一篇课文,从动情入手,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下,在教师的情感带动下,去走入文本,才能为整篇课文的学习营造一种情感氛围。语文教学中融进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元素,那语文课堂就成为一场听觉的盛宴,语文学习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在课堂上,最能牵动学生情感体验的大多表现在导语上。在设计《给予树》时,我设计了以下课前游戏: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那,咱们来做一个看图猜节日的游戏好吗,比一比谁猜得又快又准。教师出示节日图片,让学生猜。

此环节就是为了凸显情感体验的效果,注重引导学生在角色转换中进行“移情体验”,在体验中产生对文本的浓厚兴趣,心动情生。有了对故事背景的情感体验,学生自然而然就在学课文之前开始动情,开始入境。

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师:请同学们抬起头,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

师:谁会读?

齐读课题

教师检查生字读音。

……

师:“援”还可以怎么组词?

生:支援、援助、救援、声援……

师:你们很注意积累呀。课文中还提到了援助中心,你了解援助中心吗?

生:是专门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慈善机构。

生:圣诞节的时候,援助中心在商场里设置给予树,挂上一些人的心愿,希望大家帮他们实现愿望。

师:这位同学说的这棵挂着愿望卡片的树就是“给予树”。(板书课题)

最后呈现课题,就是要借此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学生在了解了圣诞节与自己的渊源,又解疑了“援助中心”一词,心中已点燃了去认识金吉娅,去感受金吉娅内心的情感。

二、品位情感——品词入境情自悟

情感是不能靠传授灌输的,而应是学生自发生成,是学生通过和文本对话,品词感悟,从而产生的共鸣。那么如何在与文本对话中激发学生情感呢?“品”和“入”是两个不错的方法,即“品词”、“入境”。

品词不同于传统的词语分析。它不是机械的老师问学生答,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和文本对话;品词也不是随随便便地抓住几个词乱品,因为乱品不仅难以激发情感,反而会流于琐碎,破坏情感。真正的品词,应品“文眼”,也就是品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品能反映文章内涵、精神的关键词。

在释疑金吉亚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却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呢?我抓住了“沉默不语”一词进行设计。

教学片断:

师:对啊,金吉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金吉亚的内心世界。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亚吧,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划出描写金吉亚的句子。

师:你划了什么句子?

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亚沉默不语。

师:金吉亚现在什么样啊?

生:沉默不语。

师:知道什么是沉默不语吗?自己表演表演。

生:表演。

师:对,一句话也不说。那我明白了,文中的金吉亚沉默不语,就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我理解的对吧。

生:是什么也没说,可并不是什么也没想。

师:那沉默不语的金吉亚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读1—3自然段,想一想。

生:边读边体会。

师:我们透过沉默不语,联系着上文,体会到了金吉亚的内心,感到他是那样体贴家人,(板书)可是她却只买了棒棒糖给家人,而给陌生小女孩的则是洋娃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你看,同学们刚刚提出的问题确实值得思考,多有价值呀。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可以划出相关的句子。

生自读,划句子。

在学习本文时,我抓住重点词语“沉默不语”精心进行了理解训练。既引导学生理解了词语,又学习了理解词语的方法,还透过神情想象了人物内心,体会了情感。品词想象,让这些能撬起整篇课文的词语把学生引领到阅读文本中去,体会、感悟、入境朗读,用最简单的方式释放最真实的情感,这样的课堂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三、释放情感——朗读激情情更浓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蕴涵着丰富的色彩,通过读,教师、作者、学生之间的情感可以得到沟通;通过读,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和激发;通过读,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和启迪。因此,朗朗书声可以激起课堂浓浓的情意。但朗读不等于傻读,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才能让学生把课文的欣赏和感悟用抑扬顿挫的朗读表现出来,使文字的喜怒哀乐形于色、吐于口。

在第三自然段中“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一句,看似简简单单几字,但是蕴藏在里面的情感却层出不穷。于是在教学时我做了以下设计:

师:那沉默不语的金吉亚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读1—3自然段,想一想。

生:妈妈让我们每人至少买四份像样的礼物,可我只买了棒棒糖,多不好意思。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真会读书,他联系了文中具体的句子,体会到了金吉亚没完成妈妈任务时的难过心情。金吉亚的心里还会想什么?

生:妈妈好不容易攒了钱,我给小女孩买了礼物,我怕妈妈生气。

师:她的心里始终想着妈妈,很在乎妈妈的感受。

生:应该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可我只买了棒棒糖,怎么面对大家呢?

师:那是对家人,对妈妈的愧疚呀。多么体贴的孩子呀!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亚的内心,带着你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

师:如果和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亚沉默不语时的心情。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谁愿意读。

生:……

师:哥哥姐姐兴高采烈,那会是什么样呀,那金吉亚沉默不語呢,来,一边想象,一边来读,谁再试试。

生:……

“文章知冷暖,字字有温度”。在反复的朗读和感悟中,学生感受到文字的情感。通过自己的理解,产生共鸣后再迸发出来,在一次又一次朗读体会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素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情感的旋律在语文课堂中流淌,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融融乐趣。只有情感这条“根”扎深、扎牢了,才会有“枝繁叶茂”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的情怀、蓬勃的活力。

猜你喜欢
自然段语文课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秋天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