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勇
【摘 要】一部優秀的纪录片,除了精确的选题,精心的策划,精细的文案,还离不开精准的镜头,如何让镜头会说话,运用好镜头语言来表述主题,是每一位纪录片创作者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和素养。本文以鞍山广播电视台五集原创纪录片《铁西》为例,从事前谋划“心中有数”,事中拍摄“眼中有物”,事后剪辑“言之有序”等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笔者在《铁西》纪录片创作中作为撰稿、编导、摄像、剪辑等工作经历,简单谈谈镜头语言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镜头语言 铁西
鞍山广播电视台五集原创纪录片《铁西》,以“复活百年尘封档案,解读铁西人文密码”为主线,探寻鞍山铁西这个百年城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节目播出后,不仅电视收视率创下新高,网络点击量更是突破40万,并已荣获2018年辽宁新闻奖一等奖,成功入围国家广电总局2018年第四批推荐优秀国产纪录片目录。
具体到《铁西》在镜头语言方面的运用技巧,作为该片在调研、策划、撰稿、摄像、剪辑等工作的全程参与者,笔者认为,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总结为“心中有数,眼中有物,言之有序”这三个关键词。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真正进入拍摄环节之前的很多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包括选题的策划,整体框架的确定,分集主题的划分,历史资料的收集,人物故事的遴选,文案初稿的撰写,脚本分镜头的推敲等。而作为创作者的撰稿也好,编导也好,摄像也罢,都应该尽量多地参与到这些工作当中,并在前期工作过程中,就应该开始考虑后续的拍摄流程,要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初步的“画面感”,要充分考虑到某个故事或者人物,拍摄的难易程度。毕竟,作为电视纪录片,和一些纯文字性质的专题报道、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体裁不同,纪录片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更需要讲究声画同步,甚至很多时候,要完全依赖镜头来说话。在《铁西》的整个策划过程中,节目组通过调研,前期一共挑选出了将近100个故事或人物,最终在节目中展现的故事只有不到50个,之所以有将近一半的淘汰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拍摄难度太大,甚至无法实现拍摄,很难用镜头来表述清楚这个故事,只能忍痛割爱。比如,在一次调研中,我们在一个旧物市场上,无意中发现一本上世纪60年代的小红本,上面是中央对当时的《鞍钢宪法》以及铁西区工业技术革命的相关批示,这个发现,对于正在挖掘铁西工业历史基因的我们来说,是如获至宝,但经过更深入的调研,发现这部分内容已经很难找到具体的当事人或更多的历史资料,最终只能放弃这个颇具亮点的线索,这也许就是我们作为电视人经常所说,电视本身就是有着很多遗憾的艺术。
此外,作为纪录片的导演和摄像,还要善于根据文案初稿,来设计相关的分镜头脚本,在拍摄之前,要精读、吃透文案,要和撰稿紧密沟通,了解每一段文字背后的意义和目的所在,提前设计好具体的分镜头,在拍摄景别、时长、手法、角度、场景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把文字初步形成画面感,才能在正式拍摄时不至于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丢三落四,无的放矢。比如《铁西》纪录片中的多段延时摄影和航拍镜头,其实在节目组研讨文案的时候,就已经基本确定了相关的拍摄时间和地点,精选了多个极具铁西标志的拍摄点,进行不同天气、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多次拍摄,而这样的镜头,是无法在现场临机一动就能抓拍到的。
和一般的电视新闻和专题类节目镜头不同,电视纪录片的镜头更强调纪实性和真实性,纪录片的某些镜头虽然也可以通过前期策划设计出来,但更多是要还原真实,纪录当下。这就要求导演和摄像在吃透文案,完成事前设想好的“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要懂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拍摄思路和拍摄重点,真正做到“眼中有物”。这里的“物”包括拍摄现场的某个特别的场景,某件特殊的物件,某些不起眼的细节,也包括拍摄对象的某些表情、动作等。比如,在拍摄《铁西》第二集《兴盛之路》的时候,我们在采访一位铁西区的企业家代表时,在他的办公室聊天的时候,我们不经意间看到一个非常破旧的小板凳,就聊起了这个话题,才知道这个小板凳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历史,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和创业,也可以说是他几十年创业历程最好的见证者。而这个小板凳,无疑也就成了这位企业家创业故事最好的切入点,我们的镜头自然也就首先对准了这个非常破旧的板凳,并为此精心设计了一个场景:在一间非常豪华的办公室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坐在一个破旧的板凳上弹着吉他,他的创业故事和铁西情结也由此开始娓娓道来。在《铁西》的创作过程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张旧车票,一顶纺织帽,一辆自行车,一把旧扳手……很多小细节,都是在拍摄采访过程中偶然间发现的,当然,这种偶然也有着必然,因为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现成的文稿和条条框框,而是始终保持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关注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并能根据现场的变化,及时沟通和探讨,调整故事的切入点和表达思路,使整个故事显得更加丰满和生动。
在拍摄手法方面,无论是基于文案的“规定动作”,还是无意间发现的“灵光乍现”,对摄像人员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更应该在构图、景别、景深、细节等方面有着更为精致甚至是极致的追求。当然,纪录片的拍摄并不要求每一个镜头都尽善尽美,在真实感和唯美感之间,我们自然要优先考虑真实感,对一些突发的动作和细节,要善于抓拍,即便镜头缺乏一些美感,但也不会影响到镜头语言的表达。比如,我们在拍摄一位退休老纺织女工回到阔别多年的厂子时,在进门的时候,正好遇到原来的老同事,我们就及时跟拍了她们之间的聊天内容,由此也就抓住了这些老纺织女工对过去最美好的记忆。其实,在每一次拍摄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个镜头,对摄像来说,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务必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要拍这个镜头?拍这个镜头想要向受众表达些什么?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在拍摄的时候,由导演或自己来配合旁白,在追求文字画面感的同时,不妨也追求一下画面的文字感,通过这种方法来找到镜头拍摄时更多的灵感和情感。
再好的食材,也需要借助高超的厨师,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在纪录片创作中,后期的剪辑就如同一位厨艺高超的厨师,要对众多前期拍摄的素材进行甄选、组合,配以各种佐料,才能“烹制”出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就纪录片后期剪辑而言,笔者认为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言之有序”,这个“序”指的是整个片子的节奏感。和一般的新闻类节目大多平铺直叙不同,节奏感可以说是纪录片后期剪辑的灵魂所在。这种节奏,源于对整个片子和分集主题的把控,也源于对各个故事和人物轻重缓急的组合安排,更源于对每一帧镜头、每一处留白、每一段配乐、每一个特效的细节苛求。比如在镜头的选择方面,我们就不应该把所有感觉唯美的镜头堆砌在一起,而是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将其安排在恰当的位置,避免造成视觉疲劳。比如在故事的组合上,同样不能把所有最精彩的好故事放在一起,而是要保持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精心排列组合,前后呼应,形成有机整体。而在留白或者同期声、现场声应用方面,更要注意节奏的把控,多让镜头来说话,给受众留下恰如其分的想象空间。在《铁西》的后期剪辑中,火车的汽笛声,站台的报站声,市场的喧闹声,车间的轰鸣声,孩子的啼哭声,居民的欢笑声……都被我们巧妙地穿插在片子之中,而这种种声音背后的镜头语言就非常自然地流淌出来。在配音的剪辑方面,我们甚至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进行了细致的区别对待和恰当留白,用配乐和镜头极大缓解了“一气呵成”带来的紧迫感和压迫感。而在同期声剪辑方面,我们往往采取“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的方式来切换同期声,使得同期声显得更加自然,不至于太过突兀。
此外,在镜头的场景剪辑方面,纪录片剪辑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原则,就是同一个场景的画面尽量用在一起,即便是同一个故事或人物,不同场景的画面切忌来回切换,避免造成空间和时间的错乱。比如,我们在剪辑鞍山啤酒厂一家三代敬业爱岗故事的时候,前期主要拍摄了他们家里生活和工厂工作两个场景,虽然文稿方面在两个场景不时切换,但剪辑的时候,我是先从家庭生活入手,把家庭场景的画面和采访剪辑全部完成之后,才切换到工厂方面的镜头,从而使整个故事在镜头语言方面显得更加清晰、完整、流畅。像这样的剪辑原则,我们几乎贯穿了整个片子的始终,鞍山制药厂新旧厂区的场景,摄影爱好者家里家外的场景,棚户区动迁居民新房旧房的场景,现实画面与历史资料的切换等,都遵循了这个原则,使得整个片子拥有了更好的节奏感和完整性。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离不开每一个工种的通力合作、紧密配合,而作为影视作品独有的手段之一,镜头的重要性无需赘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细微处着手,从灵感中升华,从实践中总结,不断改进和提升镜头语言的运用技巧和潜能,真正让镜头说话,让画面发声。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安启余,安岚.纪录片创作中镜头的运用.新闻研究导刊,2017.5;
[2]胡俊.纪录片:用镜头语言讲好人物情感.新闻研究导刊,2017.1;[3]肖平.影视镜头语言的新认识.声屏世界,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