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旭
【摘 要】 舆论监督类广播节目,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平台。但其中存在的无效投诉,会产生负面效应。本文以鞍山综合广播的《百姓热线》节目为例,提出以“线上线下”并行推进及延伸报道等应对策略,消除或降低无效投诉的负面作用,优化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关键词】舆论监督 無效投诉 积极应对 化负为正
舆论监督,是现代媒体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应有责任。目前,以接听和处理热线投诉为“主打内容”的广播节目,已成为许多地方电台服务民生的重要平台。鞍山综合广播的《百姓热线》,就是一档以处理热线投诉为形式、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核心的舆论监督类广播节目。作为该节目的记者之一,笔者发现,在诸多的热线投诉中,无效投诉为数不少。而无效投诉的存在,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甚至损害涉事单位的社会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因此,积极有效地应对无效投诉,不仅能消除或降低其负面作用,还能化负为正,优化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而这正是《百姓热线》节目多年的实践与探求。
所谓有效投诉,往往是由于涉事单位违规或失误,损害了投诉者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给投诉者的生活造成困扰。投诉者希望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督,维护其合法权益,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相对于有效投诉,无效投诉在成因、表述与诉求目的等各方面都相对复杂:有的对当前某些政策制度存在认知误区,以致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或社会现象形成误判;有的因为个人原因造成生活无序混乱;有的出于自私心理,谋求不当利益;有的由于心态偏执,提出暂时无法满足的过分要求。为使传收双方平等高效地互动,《百姓热线》采取现场直播形式,具体程序为现场接听投诉电话,经导播审查过关后播出,记者调查处理,下期节目播发处理结果。由于顺应了受众话语权表达的需求,《百姓热线》长热不衰。但由于缺乏预先策划,不可预知因素较多,这种节目形式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无效投诉的存在,无疑会使风险性加大。对于无效投诉,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是在节目的导播环节进行阻断,不予播出。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加深投诉者对相关政策或媒体的误解,甚至引发更大的负面舆情。因此,针对无效投诉不同的成因、内容及诉求目的,《百姓热线》以民生视角和人文精神,采取“线上线下”并行推进及延伸报道等应对策略,变消极为积极,以求舆论监督作用的最大化。
节目运行中,很多无效投诉通过对表述内容的初步研判就能定性。但即便如此,也不宜强行阻断,而往往需要“线上”告知,“线下”释疑。《百姓热线》曾多次接到这样的投诉:某居民家屋顶渗水,报修后房产部门没有立即维修,而是让其等待,于是,该居民投诉房产部门推托怠工。其实,楼房防水层维修需要足够的温度和日照时间,若一时满足不了这些条件,就需要暂时等待。很明显,这是一个因误解造成的无效投诉。由于直播时间紧迫,节目工作人员在导播环节简略告知不予播出的原由,并留下投诉者的联系方式,在节目结束后做“线下”解释。如此一来,消除了误解,疏解了情绪,涉事单位的社会形象也得以维护。这种“线上线下”并行推进的应对方式,使节目呈现出无私无偏的公正性和体贴民情、体恤民意的民生精神,赢得了受众的认可与信赖。
通过上文不难发现,要想对无效投诉做出正确的研判处理,舆论监督节目的工作人员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交流技巧外,还要尽可能地掌握吃穿住行等诸多民生领域的制度和常识。曾有一市民向《百姓热线》投诉说:他住的是“两家一厨”的楼房,动迁时,自来水公司以室内只有一块水表为由,只给他的邻居做了水费的结算认证,而没有给他家盖章。笔者由于对所在城市住房的构成分布有所了解,当即指出投诉者所在区域并没有“两家一厨”的楼房,最后投诉者只得承认表述失实。此类投诉往往是投诉者为得到不当利益,只提供对其有利的信息,隐瞒对其不利的信息,或者编造信息。此时,相对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就成为去伪存真的辅助。这些投诉虽未播出,但节目工作人员凭借良好的知识素养在“线上线下”释疑纠偏,使节目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社会上传播开去,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公共服务。
此外,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利益日益分化,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无效投诉由于利益关系复杂,投诉者在表述时又“趋利避害”,以致在导播环节未被准确研判,“漏网”播出,而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投诉内容失实。这种无效投诉对媒体的公信力及涉事单位的社会形象“杀伤力”更大。笔者认为,对于“既成事实”的无效投诉,除了公布真相,以正视听,有时还要进行后续的深度报道,去挖掘剖析事件的因果关系、内在矛盾和社会影响。而这种延伸性的报道往往能别开生面,把无效投诉“反转”成具有指导价值和积极意义的“舆论现场”。《百姓热线》曾接到一投诉:某社区内有一企业,把位于大门附近的垃圾桶拆毁,导致居民区的垃圾无法集中存放清运。从表述内容看,投诉对象明确,是非明晰,予以播出。然而,笔者随后调查得知:那家企业为出入方便,只将垃圾桶稍作挪移,并未拆毁。有一居民对其不满,拆毁了垃圾桶。其他居民因不了解情况或有意为之,纷纷指责企业。实际上,居民们是担心企业生产扰民,想迫使企业搬迁或停产。根据调查结果,该投诉线索虚假,表述失实,属于无效投诉。但笔者觉得,该投诉已经播出,社会影响也已形成,而居民的诉求也具有普遍性的警示意义。因此,《百姓热线》在回应投诉时,除了澄清事实,还做了后续的深度报道,内容涉及如何合理合法表达诉求、如何处理企业与社区的关系等热点问题,社会反响很大。最后,当地的街道社区、居民代表、涉事企业及环卫部门一起协商,在各方均认可的位置重设垃圾桶,生态环境部门也积极介入,对企业生产进行指导监督。这种延伸报道化解了矛盾,平息了事态,实则是对“无效投诉”的“有效处理”。《百姓热线》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化负为正的应对方式,能以强大的“反弹力”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媒体的社会责任。
看来,舆论监督类广播节目以其亲民性和互动性,已成为社会和谐进步的助推器。当前,面对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百姓热线》节目也正努力搭建一个沟通政情与民意的平台,助力民生幸福。而其中对于无效投诉积极有效的应对,则是实现舆论监督功能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