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09-17 06:17陈月娇
读写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语文

陈月娇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G623.2,G356.7,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97-0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因而,笔者在教学中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读段写段以及写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进行有效合理的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综合活动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

一、注重阅读教学,丰富学生作文知识

如,让学生练写《校园的一角》,这个题目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但是有些学生笔下却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尤其是写景时描写树木平淡无奇,毫无文彩可言,然而通过要求学生把课文中凡是描写树的句子能运用到描写校园树木的全部摘录下来,进行仿写,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要多开展读书活动,学写读书笔记。注重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在课内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课外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读书知识进行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摘录下来,模仿习作,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通过读书活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和作文素材,并在读书中,凭借阅读材料,精心思维,使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得以提高,习得写作知识,如:文章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过渡自然等。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抛弃作文知识的积累和作文能力的训练,要把作文与阅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阅读是輸入,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了表达的方法。作文是输出,要运用所学的方法用语言表达,抓住语言这个共同点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重视学生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学生说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说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习作的具体规定,提高审题能力。二是说自己的准备材料,目的是检查他们习作前的选材情况。三是口头作文。该项训练相对应习作指导过程分为审题目、列提纲、写作文。通过写作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三、加强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谴词造句是习作的奠基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在平时加强以下两点谴词造句的训练。①句子结构要完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或造句时说出的句子不完整。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仅要能回答“谁在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更要能够回答“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怎样干什么”。如果教师在平时就坚持不懈地强调句子的完整性,相信学生写出不完整的句子的次数会大大下降;②内容要生动。文章是由句子构成,为了使文章句子生动具体,必须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如,教学“滋润”一词造句时,有学生说:“春雨滋润着大地”,就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什么样的春雨怎样滋润着大地,滋润着什么样的大地?”经过引导学生造出“绵绵的春雨,尽情地滋润着一望无垠的大地。”显然第二句要比第一句表达得更准确、更鲜明、更生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为习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加强学生作文范例的剖析

怎样才能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呢?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①展示学生优秀作文,明确好作文的标准。在指导课上,展示优秀作文范例,让学生讨论这篇文章是否符合这次习作的要求?认为哪里写得好?从分析中使学生明白好作文的标准和自己要努力的方向;②分析病例作文,明确病因。这比展示优秀作文更重要,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作文中的弊病,使他们认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怎样进行修改,同时反思自己作文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此坚持不懈,学生的作文质量一定会大大提高。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语文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