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琛 杨化国
一般而言,初中文言文教学比较注重“基础”内容,例如读准字音、掌握文言实虚词、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翻译文章、理解主旨等。可是时间一长,教师觉得教文言文枯燥,学生觉得学文言文单调。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让文言文教学在精彩的“言”的活动中走向“主题”的深层次认知,确实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文本变形”为突破口,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本设计活动,提高学生对文本的主题解读能力。具体地讲,所谓“文本变形”就是以语言为抓手,以文本形式为根本,通过加序、变层、断句、补白等不同形式的文本设计活动,推敲词语的语境义,在品析中体悟文本主题,言文贯通,进而积累言语经验,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下面是笔者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的实践思考。
一、加序
由于文言文创作距今时代久远,单凭作者简介、文本内容理解文本,往往会出现一叶障目等问题。《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至黄州。如果单从文本内容和作者的上述经历来看,人们往往得出这样的结论: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字里行间传达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生却常常感到疑惑:既然被贬谪,又何来闲与乐?
笔者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在文章开头加了这样一段序,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作鋪垫:
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苏轼惶惶若丧家之犬,拖男带女十余人离开京城,前往黄州贬所。由于得到众多好友的帮助,苏轼在黄州的日子是相对平静的:既寓身物中,又超然物外,对于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
结合补序,学生就会较好地理解文中作者之闲,更好地把握文中所流露出的“闲中之乐”,而不是一味读作者的忧伤、失落、愤懑之情。
二、变层
作为语言训练中重要的一环,精美的层次训练设计可以拓展教学思路,提供很好的文本理解视角,丰富文本的内涵,打开深度解读的大门。《记承天寺夜游》在写作上注重情景交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这一特点,感悟文章优美的意境,可以从文体转换的角度进行层次的变化设计:
庭下
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被贬黄州的苏轼在元丰六年写下的这篇文章,是即兴偶感的名作,那瞬息动人的描述,给人留下无穷的遐想。对文本进行变形,用诗歌的样式表现散文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层次的梳理厘清行文思路,进而理解诗人、走近诗人;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体验句读、节奏,打开一扇欣赏文中精致美景的窗户,更好地理解景之美、情之深。
三、断句
文言文教学必须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理解文意,在诵读中积累知识,在诵读中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在诵读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在读的训练中,断句是一项基本功,让学生依据文意进行初步的断句训练,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1.标点之去留
教师出示删除标点后的文章,让学生依据句意或虚词等进行断句,对文本进行初步感知。然后与教材中的断句进行比较,思考异同点,进而体会作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
2.标点之变化
笔者查找了多处资料,发现对课文最后一句的句读有不同的理解: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人教版教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东坡传》(林语堂著)
结合标点的变化,让学生体悟教材编者的意图,真切地感受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的心理。
四、补白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既有贬谪的悲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在文章的表层解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叙述思路:欣然起行一无与为乐一漫步中庭一感慨自嘲,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对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但是如果细细思考,会发现一个问题:前面谈的是无与为“乐”,后面谈的是“闲”,应该如何理解呢?作者转移话题了吗?还是原文中原本就包含着乐呢?
在此,可设计如下问题: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耳。请在括号内添加一字,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记承天寺夜游》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苏轼微妙的快乐,这种快乐极其隐秘,仅凭单纯的分析很难心领神会。此处的补白是对本句话的理解,更是对全文行文思路的梳理。文章前面有一句是“念无与为乐者”,很多教者把本文定位于“闲”,其实值得商榷。学生结合问题对此展开讨论,有的说应当填写“闲”,与“闲人”相对应;有的说应当填写“乐”,因为“闲”字与“闲人”重复,且不必要。在此,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本文行文的情感思路:欣然起行一与友同行一月下赏景一豁达思悟,“乐”字贯穿文章始终,因此此处填写“乐”字更合适。
文本变形的形式丰富多彩,加序丰富文本的内涵,变层拓展解读的视角,断句提升阅读的能力,补白挖掘文本的意蕴。总之,文本解读从工具性的角度上说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从人文性的角度上说是对文章内涵的深化。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变形思考,其实就是多层次解读文本,挖掘文本意蕴的过程,从更深层次讲,是对教材开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