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铮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妹岛和世在不确定性思潮的背景下,受老师伊东丰雄影响而发展出的属于她自己的不确定性思想;其次对妹岛和世所运用的个别材料以及建筑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解析;最后针对妹岛和世在建筑中大量运用的白色进行分析,总结出妹岛和世建筑艺术的特色。
关键词:妹岛和世;建筑艺术;不确定性;透明性
妹岛和世作为普利兹克奖少数的女性获奖者,以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她继承了伊东丰雄的轻建筑思想,还发展出了具有穿透性的建筑形式。对于开放流动的空间结构的着力营造、对于透明与半透明材料的运用发挥到极致、对于白色的钟爱,这些共同构成了她的设计语言。
一、流动空间的创造
(一)不确定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其具有多样性的文化,也就是说没有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每个特定时期的主导文化都是暂时性的。不确定性其实就是指这些主流文化不断变动的情况。在20世纪60年代,建筑界便感受到了来自信息社会的“不确定性”。建筑界对于信息社会“不确定性”特征的探索主要是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开始,直到伊东丰雄、妹岛和世以及西泽立卫的成功,建筑界才掌握了信息社会的“不确定性”并且将它视觉化。
(二)师承伊东丰雄
妹岛和世师从伊东丰雄,在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了伊东丰雄事务所。伊东丰雄早期受日本“新陈代谢派”的影响,他当时是从自然界中流动的风开始研究的。风是流动的、自由的,而风的本质其实也就是“不确定性”。
伊东丰雄的早期作品追求建筑形式上的轻盈以及建筑的短暂性。他在自用宅“银色小屋”中使用轻型拱形屋顶,在八代市立博物馆采用铝合金打孔幕墙的形式,甚至在东京游牧少女的蒙古包中采用半透明的皮膜。为了表现建筑的短暂性与移动性,伊东丰雄选择采用轻型材料与临时性材料,这些材料营造了半透明的空间,渲染了建筑轻盈飘渺的氛围。后期伊东丰雄又对材料质感层面进行研究。他对于“不确定性”的理解偏向半透明性。在他的设计中主要表现的是建筑形式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视觉上的不确定性,除此以外他还发展了方法的不确定性,即在过程中对方案的深化保持无法预料的态度。
(三)妹岛式“不确定性”
妹岛和世在1987年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建筑事务所。她受伊东丰雄的影响,继承了他的“不确定性”建筑思想,建筑作品给人感觉轻快飘逸。
在建筑形式上,伊东丰雄主要是使用轻型材料来营造建筑的轻盈感,而妹岛和世的建筑处理就有所不同。她的建筑形式一般是由简单的几何形组成,采用玻璃或者其他半透明材料作为建筑外围,以此来削弱形式上的笨拙,同时也会对建筑光线予以考虑。在金泽21世纪美术馆(图1)内部,建筑室内由于光的传递以及反射,给人一种纯净又朦胧的感觉,这弱化了建筑中各个平面以及各个空间的界限感,空间与空间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整个建筑内部仿佛流动地融为一体。巴伦西亚近代美术馆内部也是一个纯净、颇具诗意的空间,是一种具有写意倾向的“不确定性”。她将“不确定性”用自己的建筑语言表达出来。
在对建筑项目进行功能分析的时候,设计师一般会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建筑中可能发生的活动进行分类,创造出不同的功能分区然后再按照一定的规律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然而这些都是根据常规按照抽象的人性来进行的,属于一种具有确定性的思想,无法满足不同业主多元化的需要。妹岛和世在对建筑进行日常活动分析的同时还会与业主取得沟通,结合业主的日常生活以及自身经历,充分挖掘业主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并将之突出放大,尽量做到为业主量身定做,这是对“不确定性”思想的体现。妹岛和世于1995年与西泽立卫共同设立的事务所SANAA,位于东京品川一个改造的旧仓库中。这是一个没有分割的大空间,加上几张极其朴素同样尺寸的工作用桌子以及一些依姆斯(EAMS)的名椅,这样布置能够使桌子在进行不同项目方案时在一个单纯的大空间内自由组合,更好地适应事务所计划的进程。她的再春馆制药女子公寓项目中也是尽量不分割空间,着重强调员工的集体生活。在这个项目中,提供一个大的起居空间比增加个人使用面积更为重要,同时也反对刻板程序化,一切都是“不确定性”的。妹岛和世在设计美国纽约的曼哈顿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时候,为了避免美术馆的展示空间形成封闭内向的大体量,她设计了一个将建筑体量相互错开的场馆。这使得每个楼层的比例和日照条件都各不相同,错开的体量使建筑产生缝隙,提供了采光、观景平台与多样性,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建筑向外融入城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子林住宅的构建过程中,业主提出了上小学的女儿想要与弟弟在窗口对话的想法。于是妹岛和世在原本就降低了厚度的墙上开了很多四角窗,各空间之间相互连接彼此敞开,不仅强调了墙体的轻薄,还满足了小女孩内心对于交流的渴望。上述她的这类做法使得建筑功能获得了很大的流动性,空间也更加灵活,为建筑内的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自由,避免了呆板的感觉,也是“不确定性”的一种体现。
妹岛和世一直遵循着“不确定性”。无论是对于建筑形式还是功能分析,她都在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无论怎么变化,“不确定性”仍然是她的原始理念,所有工作都围绕这一点展开,方法的“不确定性”是唯一不变的。
二、建筑的透明性
“确实有很多人认为我的建筑和日本的传统建筑相去甚远。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透明性,而透明性并不等于玻璃。透明性是多样性的,它意味着许多。而这也是日本传统建筑的特质之一。”——妹岛和世
(一)形式的透明
妹岛和世在自己的作品中会大量使用透明性或半透明性材料,多采用玻璃和半透明的玻璃作為建筑围护。但是完全的透明也有可能会让人觉得没有层次,将透明玻璃与其他半透明材料相结合会创造出更加灵活以及更多层次的空间。
1.玻璃
“很多人用玻璃,这是种很普通的材料,但要思考的不仅是形式或形状,更多的是一种程式。所以玻璃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材料,在延续的同时也呈现差异。有时候,只有玻璃是不够的,玻璃是一种挺厚重的材料,重点是如何去用以及建筑本身的平面布置、结构以及形式,而不再是这种材料本身。”——妹岛和世[2]
玻璃作为一种在物理属性上透明的材料,运用在建筑外围能让人更好地了解建筑的内部空间,营造更加丰富的空间层次,同时还对建筑的光线产生影响。
于1996年建造的公园咖啡厅(图2)全部使用透明玻璃材料作为围护,整个建筑空间被一个25毫米厚的钢板屋顶覆盖,支撑屋顶的是直径约60毫米的钢管柱,建立了一个外部—半室外—内部的空间关系,整个建筑看起来十分的轻盈。建筑的两个长立面是可推拉的玻璃门,门被推开时就能够使室内空间变成半室外空间,在出入咖啡厅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种微妙的空间变化。人在室内可以享受到室外景色,在室外也能够了解室内的建筑结构,模糊了建筑的物理边界,削弱了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界限感,咖啡厅便融入环境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建筑,建筑的外立面与内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作为围合,还充分考虑了顶部照明、光的亮度以及建筑开放性。圆形的玻璃外壁能够反射出周围的环境,而内院的全玻璃样式则缓和了整个空间的节奏,光线穿过玻璃进入内部空间。当人身处美术馆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与他人之间的位置关系,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鬼石町多功能设施由行政办公室与多功能厅以及健身房组成,妹岛和世将它们安排在三个彼此独立的玻璃体量中。整个建筑本身体量较大,为了保持草坪的开阔以及连续的空间感,她将建筑的层高设置得比较低。再加上使用玻璃作为建筑围护,人们就算只是经过也能够了解建筑内部的活动,建筑内部与室外仿佛融为一体。
2.半透明材料
妹岛和世在进行巴伦西亚近代美术馆的扩建项目时面临的是强烈的日照问题,对于美术馆来说解决它是首要任务。她的构思从可供乘凉的“树”出发,将阳光过滤在室外,但是空气与风可以自由流动。这棵“树”最终在妹岛和世的设计中表现为巨大的立方体形状的金属罩网。在曼哈顿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中,妹岛和世也采用了金属网。建筑表皮由浅灰色的挤压铝衬板与金属网板共同构成,随着天气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质感,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除了建筑体量本身相互错开产生缝隙使得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这一点,金属网的使用其实也体现了建筑空间对外开放的意图。
在对迪奥表参道店进行空间细节和室内构建的时候,针对开发商的“必须要有迪奥的风格”这一要求,妹岛和世采用了一种双层设计的方案。她从迪奥产品资料中的带褶女装照片联想到了像布一样柔软的设计,于是采用了在高透明层压玻璃内侧装上裙褶一样的丙烯板的设计方案。为了让人能够从外面看到店内的情况,她在玻璃和丙烯板中间安装了光纤照明设备,还通过调整每个照明设备的角度,清晰地体现出裙褶状丙烯板的形状。
(二)视觉关系
除了利用玻璃和其他半透明材料,妹岛和世还会通过另外的手段在视觉关系上营造建筑的轻盈与通透感。
1.墙
在用实体墙作为建筑的外围结构时,妹岛和世会尽量降低墙的厚度,墙体在物理层面上的薄营造了视觉上的轻薄感。有时候还会在墙上随意开设多个洞口,以此来营造建筑的轻盈感。
通过妹岛和世的作品可以发现,不同厚度的墙体所形成的空间,给人的感受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在李子林住宅的设计中,钢板是主要的支撑结构,整个薄型夹层钢板墙体的厚度在5-6厘米,墙体所有的保温层不超过30毫米。这些钢板墙体在作为承重的同时也有划分空间的作用。建筑内房间的隔墙采用单层钢板,而这些钢板的厚度仅有16毫米。妹岛和世通过削减墙体的厚度,把住宅的体积做最小化处理,减弱了建筑整体的厚重感与体量感。
矿业同盟区管理与设计学校是一个35米高的立方体建筑,这个建筑体量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过于巨大,因此妹岛和世将层高设置在高于平常标准适合宽敞空间的水平,整个楼层没有任何的隔墙划分以确保功能的流动性。这座建筑的整体式混凝土外墙有300毫米厚,内部装有利用矿井地下水热能的热水管,这些水管的直径为25毫米,为建筑形成了隔热保温层。外墙上共有137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窗口,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的同时也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室外的风景,通过洞口贯穿的视线使得整个混凝土建筑看起来更加轻盈与透明。
2.建筑细部
妹岛和世在设计的过程中将空间表达作为最重要的部分,她对于空间构成要素的把握是非常有节制的。妹岛和世的作品看起来拥有完整的几何形态,给人感觉简约纯净,具有一种“极少”的特征,这背后其实都蕴含着她对于建筑构件的考虑。
细柱是妹岛和世多次使用过的材料,而且这些柱子的截面是圆形的,没有棱角,这样就模糊了它的边缘。在公园咖啡厅中,一共使用了100根直径为60毫米的细柱,这些柱子的长细比例甚至达到了50∶1。当建筑中作为承担重力的竖向结构被纤细化、弱化的时候,整个空间会给人一种轻盈甚至是无重力的感觉。妹岛和世还从以1.2米正方形形成的柱网中看似随机地抽走了几根钢柱,使得整个空间更加通透多变,强化了空间的不确定性。在金泽21世纪美术馆中,妹岛和世使用的是直径为110毫米的细柱,这些柱子以3米×3米的形式排列。在这种柱距的情况下,原本已经被弱化了的柱子在视觉上给人的感觉就更加轻盈了。当然,采用细柱的这种结构形式一般是与轻质结构屋面的设计相结合的。
妹岛和世还会通过隐藏建筑构件的方式来净化内部空间。李子林住宅中卫生间与厨房的给排水管道还有建筑的落水管都隐藏在外墙与楼地板里面,同时,一些光电源设备的路线也都尽量利用外墙来隐藏。在金泽21世纪美术馆中,除了大量运用玻璃,妹岛和世还对玻璃幕墙采取了隐框的处理方式。人们能够看到的是整片连续的玻璃墙面,而玻璃与地面的交接之处则隐藏在地面之下,室内外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公园咖啡厅由于结构上的设计在空间中设置了4片60毫米厚的墙,妹岛和世将这些墙面用镜面玻璃覆盖,弱化了这些墙体的存在感,而室内玻璃隔断的龙骨也都隐藏在屋顶与地板当中,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轻盈也更加融入环境。
(三)白色建筑
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明度最高,无色相,给人感觉纯净明亮,具有未来感。妹岛和世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运用白色,在李子林住宅、金泽21世纪美术馆以及岐阜北方住宅(妹岛栋)等其他经典代表作中,都有大量的白色。白色的包容性比较强,能够适当减轻建筑的体量感与压迫感,同时还能够反射、延伸环境中的各种光线,使建筑内部空间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削弱建筑中各个面之间的界限感。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处于不确定性中,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同样具有不确定性。妹岛和世一直保持着不确定性的设计理念,同时,她对于空间还有材料的思考成就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她注重人在建筑中的体验,着力营造开放流动的空间系统。她认为建筑没有固定的形式,着力构造有趣的空间构成。她的作品给人感觉轻盈、通透,有种浮游感,这些其实都显现出女性柔和的特征。在未来,妹岛和世对于“不确定性”的新的实践是非常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
参考文献:
[1]大師系列丛书编辑部.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王发堂.不确定性与当代建筑思潮[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陈鸣,卢郎.妹岛建筑作品的透明性特征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4]王汉.关系的可视化[D].中央美术学院,2016.
[5]王鑫星.SANAA作品特征的建构解析[D].南京大学,2013.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