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体现了鲜活生动的物型课程理念,学校教育应是教育家梅贻琦所描述的活泼泼的生命样态:学校犹水,师生犹鱼。为此,学校的物型课程建设应打开自然之窗,让环境如水;应注入教育力量,让文化如水;应畅通致知之路,让课程如水,同时师生之间应追求共生、共学、共进的“从游”模式。
【关键词】学校犹水;师生犹鱼;苏州博物馆;物型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0-0063-04
【作者简介】张忠艳,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教学研究室(江苏苏州,215163)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改造环境,但人的成长亦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它影响人、造就人。贝聿铭,是一位从苏州走向世界的建筑设计大师。在孩童时期他曾居住于苏州狮子林,他和苏州狮子林的关系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其晚年的“封刀之作”,落成之后艳惊四座。现代的几何造型、传统苏州园林的精巧与贝氏“用光线做设计”的理念完美地融为一体,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散发着独特的文化底蕴,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观者的精神情结,体现出高屋建瓴的人文精神。让人驻足流连的,不仅仅是馆内粉墙、黛瓦、灰砖、花窗等元素的交织,还有品赏历代珍藏时与古人先贤展开的一场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万物相连而相生,从苏州博物馆,笔者想到了物型课程,想到了教育。物型课程是通过物态设计情境而育人求道的教育文创。它秉承“万物即教材、自然即课堂”的教育理念,遵循“物道—教道—学道—人道”的发展进阶原则,重视学校空间的“境教”功能,倡导构建有思想、有智慧、有创意、有个性的特色文化体系。物型课程自2013年提出以来,许多学校都在积极地践行。什么是教育?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鱼儿在水中自在畅游,学校和师生,亦如水和鱼;教师和学生,宛若大鱼和小鱼,师生在平等、友好、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地游向无限的大海。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更为重要的是它描述了一种心之向往的活泼的教育样态:学校是一个和谐的生命场,它尊重和成就每一个生命,它回荡着和谐的主旋律,指向师生与环境、教师与学生、人的外在与心灵的和谐。美好的教育和教育的美好在这里发生。
一、打开自然之窗:环境如水,师生犹鱼
在苏州博物馆,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贝聿铭的匠心独具和建筑美学思想——“建筑应该和它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他用现代科技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飞檐翘角,将屋顶巧妙地变成了一种现代设计的几何效果,同时注入了一些苏州园林的元素:灰瓦粉墙、片石水岸、悠悠翠竹、栅格棂窗、禅石桌凳,让博物馆以更为美妙含蓄的姿态立于众人面前。在贝聿铭的建筑思维中,“人”的作用是最明显的,他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从人的尺度去思考和设计。建筑如水,观者才能如鱼儿一般自由自在。
美好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由内而外都会散发出美的气质。笔者认为,学校的环境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开自然之窗,秉承“师法自然”的美学思想,将自然之美进行到底,让学校形成山水气象。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萧红笔下祖父的大园子,不仅仅是动物的世界,植物的家园,更是作者心灵的栖息地和精神的大花园。它充满了情趣、承载了自由和梦想。校园不应该也是这般模样吗?
打开自然之窗,师生面对的是如万花筒般神奇的自然奥秘,可以感受的是四季的变幻,春来野芳发而幽香,秋至草木摇落萧瑟。天地浩然之气的熏陶会让人心生敬畏、增长智慧,深切地体会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更高的层面认识到万物都是平等的。
若要让师生在这方小天地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学校的物型建设还要讲究造境,即“以器为体,以道为用”,让校园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形象造型充满由“远”至“灵”的悠远意蕴,使人置身咫尺方寸间却能产生放怀山林的奇妙感受。
物型环境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师生的行为。故校园里的学习空间还应追求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开放、通透、灵动,因为每一寸空间,都将是一个潜在的学习场所,要服务于师生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交往和互动。在塑造、创设和雕琢这些空间时,既要考虑生态需要和美学目标,也要考虑学校文脉和师生需求的内在平衡。不难想象,花前树下零散摆放的椅凳,楼梯拐角处放置的沙发和圆桌,看似不经意的放置实乃匠心独运,或许就是师生单独谈心、学生三五成群探討问题的绝佳场所。
二、注入教育力量:文化如水,师生犹鱼
文化育人是“客体在主体潜移默化下自我体会和领悟的渐变过程”。这其中有环境的影响、制度的教化,也有行为的感化、精神的潜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都能说话。”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环境仅仅有自然的元素是不够的,还应注入教育的力量。力求每一处草木山石、每一处走廊门厅,都能赋予其独特的教育意蕴,都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都能给师生以深厚绵长的文化熏染和滋养。当这些有形或无形的空间能对师生的身心与行为、品德与价值观产生浸润性的影响时,物型课程的教育价值就实现了。
以此审视游览苏州博物馆的过程,为什么我们会有一种鱼儿在水中自在悠游的感觉呢?我想这源自一种如水般柔软、深沉的教育形态:顺其自然,自然而然。顺应人的需求,自然而适切地注入教育的力量。比如,它的每一件馆藏展品均是量体裁衣,被置放在大大小小不同的多宝阁内,以便实现最佳的展陈效果。观赏时你若对哪件珍品情有独钟,就可以立刻用手机扫码听语音导览,或者登录网站进行专题研究。这里没有强化,也没有遏制,只是为你创设了一个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场域,然后,静待花开。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学校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是进行知识活动、文化传承和育人成才的重要场所,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力。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是有力量的?一定是从脚下的这片土地中“长出来”的文化,每一所学校都应寻求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这样的文化更容易让师生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学校的精神、是学校的灵魂,远非拿来主义可以比拟。为此,校园的环境建设在融入文化要素时,要有意挖掘富有育人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尤其是能够彰显学校厚重文化底蕴的重要物证和关键事件,它们能带给师生以精神的启迪和思想的感召。
校园文化若要有力量,一定要学会给师生留白,让师生能与环境互动,这样教育的意义才得以发生和建构。比如,现在的中小学校都会把墙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什么效果却大相径庭呢?考量一面墙壁是否能够真正“说话”,关键是这面墙壁有没有很好地回答三个问题,即说什么,怎么说,对谁说。有些学校的墙壁到处张贴着标语口号、名言警句、名人画像,貌似关注了说什么,实则可能什么也没有说。如果张贴的东西没有主旨、没有关联,也没有传递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那么,这种生硬的“表白”与“告诉”肯定收效甚微。有想法的学校会将墙壁变成师生作品的展示区域,或者在学校里留有一面任其自由涂鸦的白墙。事实证明,后者的墙壁是最受师生欢迎的。因为这样的墙壁是活的,因为常常更新而活,因为师生的参与互动而活,因为师生能够找到存在感而活,因为它建立了师生与文化的生命联接,这不就是教育的本质吗?
一面墙壁的背后,引发的是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和理解。场所有了精神,建筑有了灵魂,师生才会有深刻的体验感。一所流淌着奶和蜜的学校,它的文化会持久地发挥育人功能。
三、畅通致知之路:课程如水,师生犹鱼
学校的产品是课程。课程是什么?课程是学校组织成员共同创生的、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
一提到流觞曲水,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曲水是一种自然风貌,流觞则是一种人文活动,二者相融,便有了文化的意蕴,成为人们喜爱的雅俗。我们既可以纵情山水感受自然之美,又可以与文人雅士饮酒赏景、切磋诗文。这不就是一种课程吗?
苏州博物馆创设的文化体验活动也是一种别样的课程。观者走进苏州博物馆可以感受花道、香道、茶道、书道等传统雅致的生活场景,还可以参与投壶射箭、烫花书签等传统游戏活动。清风相伴,明月相随,这种与古人闲适雅致的生活相拥的体验可以直抵人的心灵。
这两个小例子似乎都在启示我们:课程的学习是完整而丰富的,没有学科边界,人们乐于在真实的情境里学习,体验与探究是最好的方式。课程若想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就要与自然、与生活相连,課程如水了,教育的过程才会悠然自得,学习的过程才会悠闲舒适。
北京十一学校用行动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理想状态。学校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与众不同的课程表。在调查中,90.3%的学生认为“学校所学的课程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94.8%的同学认为“我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开放的课程,让师生如鱼戏水,也让生命的成长有了更为适切的时空。
学校里的课程建设还应秉承“万物启蒙,格物致知”的思想理念。“一花一世界,一物一课程”。学习,来自深度的体验。物型课程的图景就是要以物化人、以人化物,构建看得见、摸得着、能探索、有意义的物化教育平台,引领学生走进一个广阔的学习世界,开启“听、看、学、做、悟、创”的体验学习模式,建立自然、科学、人文的完整认知。
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感受物我相融的思维过程。为此,师生要敢于走出有形的教室,要大胆拥抱无形教室。万物在哪里,课堂就在哪里;世界在哪里,教室就在哪里。当人站在了教育的中央,站在了课程的中央,课程才有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与自然亲密的接触中,学生受到的不再是纯粹、单一的知识教育,而是一段融合完整生命感知的旅程,是深度参与的体验与成长。
综上所述,如水的学校环境、文化和课程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和谐活跃、宽松自由既指向外在的条件,同时还指向师生之间这种共生、共学、共进的“从游”关系,而平等相处、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鱼要用师者的魅力来吸引小鱼的尾随,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引发学生的探究和体验,在游学情境中有意识地传授其知识技能、濡染其学习兴致、涵养其精神人格。小鱼尾随游弋、从师求学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承接智慧、修身悟道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渐实现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