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梦得对贺铸旷达词的接受

2019-09-17 01:40彭国怡杨宁宁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词词风旷达

彭国怡,杨宁宁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530006)

叶梦得(公元1077—1148),北宋中后期词人,字少蕴,自号石林居士。他诗文词皆通,其中词的价值较高,著有《石林词》《避暑录话》等十余种,部分作品散佚。宋人有“叶公以经术文章,为世宗儒,翰墨之余,作为歌词,亦妙天下”[1]之誉。在叶梦得众多文学作品中,《石林词》是目前在学界讨论热度最高的作品,但研究多针对叶词南渡前后的转变、叶词的艺术风格等,尚未有学者探究叶梦得与贺铸间的交游,及二人在词创作上的共通之处。据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贺方回年谱》与王兆鹏《两宋词人年谱·叶梦得年谱》对照,发现晚年贺铸与盛年叶梦得相识,二人交游众多,是一对忘年好友。此外,叶梦得深受贺铸旷达词风的影响,形成了他自身独特的旷达词风。

一、叶贺二人的旷达词风

明代张綖《诗馀图谱》指出:“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2]世人据此将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且普遍认为苏轼开创了豪放之风。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解释“旷达”之风:“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3]司空图所描绘酒酣行歌的利落之感,更符合苏轼词中的宽广心境,与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4]280的达观不谋而合。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5]此评价精准,即苏轼词风以旷达见长,辛弃疾词风则为豪放正宗。而苏辛的心境迥异,正是与他们生活的历史环境息息相关:苏轼在南渡前26年便已逝世,未见到国破山河的满目苍凉;而辛弃疾出生于公元1140年,正是靖康之难后第13年,他身处战乱艰难之境,自幼便胸怀壮志,誓忠为国。两人词境因此迥异。

贺铸与苏轼情况相仿,在公元1125年去世,早于靖康事变2年。贺铸一生中,既有为顺应“词为艳科”潮流所作的丽密婉深之词;也有抒发自身壮志,所作的旷达高远之词。贺铸的旷达词,是对苏轼旷达词风的继承发展。同时,由于时代局限,贺铸的旷达词未达到辛弃疾豪放词的高度,相当于在苏轼与辛弃疾之间,承担着过渡的角色。龙榆生曾以贺铸旷达词的翘楚《六州歌头》为例,“在东坡、美成间,特能自开户牖,有两派之长而无其短”[6]334,肯定贺铸旷达词风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叶梦得晚生于贺铸25年,于50岁知天命之际,遭遇国家破碎,被迫南渡。这直接影响了叶词的创作风格和题材变化。叶梦得自中年起,因官场境遇,其词便体现志向通达、淡泊人生世事的特点,接近苏轼的旷达风骨。叶梦得中年词有“一笑陶彭泽,千载贺知章”[7]21,晚年词又有“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7]13,可看出叶梦得的晚年创作,是对其中年词风的拓展。宋代文人品评叶梦得的晚年词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岂近世乐府之流哉?”[7]207肯定了晚年叶词浑然相生的旷达之风,与苏轼风骨接近。蒋哲伦先生也指出叶词旷达,与贺词旷达的承前启后类似,“人们通常把张元幹以及稍后的张孝祥视作沟通苏、辛的桥梁,自然是不错的,而对于早于张元幹十几年登上词坛的叶梦得,却缺乏足够的重视”[7]12。

因此,贺铸、叶梦得旷达的词风,相近于苏轼的通透,却不似辛弃疾的豪迈疏狂。叶、贺二人旷达词风,又存在共通之处。

(一)用典丰富

贺铸擅长用典,李清照《词论》曾言:“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贺苦少典重。”[8]李清照所提及的词人,都是她认为是当时词坛上的大家,这足见她对贺铸的看重。她惋惜贺铸词“苦少典重”,佐证了贺铸词善于用典的特点。

如《东山词》所录贺铸《避少年》《续渔歌》《阳羡歌》《频载酒》四首,均为贺铸晚年旷达抒怀之作,其用典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贺铸旷达词四首用典分析

表1所选贺铸4首旷达词中,用典字句占全词比例都达到50%以上,且用典次数均为6次以上,可见用典之普遍。其中用典字句占全词比例最高的《频载酒》达到了69%,超过全词字数的2/3,用典次数达到6次。而《阳羡歌》用典字句占全词比例55%,为所选样本中最低;但其用典8次,为四首样本中最高。以用典次数最多的《阳羡歌》为例,分析如下: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一作千载犹横跨)。

解组(一作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一作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一作洗尽)功名话[9]75。

此词作于公元1109年,正是贺铸休官隐逸之后。全词抒发贺铸壮志未酬的忧郁之感。上片“山秀芙蓉”化用李白诗《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一句“秀出九芙蓉”[10]1751,写阳羡山的秀美;“溪明罨画”则言溪水明净,映照周围之景,如罨画生色艳丽,其中“罨画”化用高似孙《纬略》卷七《罨画条》赞“余常谓五采彰施于五服,此固生色之始也”[11]129;“真游洞穴沧波下”一句,则化用李峤诗“真游下大千”[10]694与方干诗“步步势穿江底去”[10]7513,既描写阳羡山水的地貌,也自比仙人游览美景时的闲适心情;而“斩蛟灵”“长桥”两句,用典自《初学记》及《太平寰宇记》。上片词人借用少年周游长桥挥剑斩蛟的旧事,抒怀自身虽年老、但仍向往少年剑斩蛟灵之志,也是对周游一事的伤今感怀。下片“解组投簪”化用南朝梁萧纶《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明年遂拜表解职,抽簪东都之外,解组北山之阳”[12],暗示当下休官后的生活;而“求田问舍”则化用《三国志》中,陈登鄙弃许汜求田问舍一事,与“黄鸡白酒”化用李白诗《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10]1792的意思相结合,再次叙述休官后的日常生活,同时借陈登与许汜之典,自嘲生活闲适,与心中壮志形成反差;最后一句“元龙非复少时豪”,元龙是陈登之字,贺铸再借陈登典故,抒放自己妥协现实、选择隐逸的无奈。全词共58字,用典8次,其中不乏诗典、文典与史典,形式丰富,是贺词用典富赡的范例。

贺铸用典丰富,形式多样,叶梦得也不遑多让。如《石林词》中收录其4首《八声甘州》词,具体用典情况,见表2。

表2 叶梦得旷达词4首用典分析

表2中4首《八声甘州》词,每词字数均为97字,其中用典最少的是《八声甘州·寄知还倦鸟》,为4次,用典字句占总词字数的比例为34%;用典最多的是《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为11次,用典字句占总词字数的比例为56%。与上述贺铸4首旷达词相比,叶梦得的旷达词,虽在用典字数比例上有所下降,但从用典频次来看,则更胜一筹。以用典次数最多的《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为例,分析如下: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7]32。

此词作于叶梦得晚年,表面似在怀古,实际是词人年迈却不减报国壮志的情感写照。“故都”化用《史记·楚世家》楚王迁都寿春一事;“望长淮、依然绕孤城”一句,来源于苏轼《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中的“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13]33,是词人年迈怅望的感受;“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3处,来自《晋书》《世说新语》当中谢石、谢玄的故事;“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用典于《晋书》,即淝水之战,此战乃史上以少胜多的案例,其中谢玄出力不少。叶梦得正是将对靖康之耻的不甘,寄托在此。而“奔鲸”一词,出自谢眺《和王著作融八公山》的2句诗:“长蛇固能剪,奔鲸此自曝。”[14]“千载”三句,出自《晋书》苻坚“草木皆兵”的典故。叶梦得以“草木皆兵”比喻自己南渡的艰难,可见他忠君爱国的情怀。“信劳生”典出《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15]100“怆遗情”则出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0]899,并结合曹植《洛神赋》“遗情想像”[16],鲜活重现了叶梦得当年被迫南渡的悲怆心境。“东山老”典指谢安,“独听桓筝”则典出《晋书》桓伊借扶筝向帝王诉苦一事,叶梦得在此借桓筝之诉,暗示他为臣的艰辛,也表达他的志向高远。

纵览全词,叶梦得的用典来源广泛,史实有《晋书》,笔记小说有《世说新语》,辞赋有《洛神赋》,还有苏轼、陈子昂的诗词。毋庸置疑,叶词比贺铸词中诗、文、史三典的运用,种类更多,更胜一筹。

(二)词境高远

北宋之末、南宋之初的大部分词人,均以“词为艳科”为词正统,借词描写闺房情怨、伤春悲秋之事。贺铸以“贺梅子”而闻名,清人谭宗浚有诗赞:“词忆杏花虞学士,句传梅子贺方回。”[17]但实际上,贺铸的旷达词作也十分优秀。他的旷达词,与叶梦得旷达词中所体现的词境高远、格局广大,又有相似之处。

如贺铸词《行路难·小梅花》: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9]103。

贺铸作这首词时,已逾不惑,正在泗州、太平州等地任通判一职。《宋史》说他“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18],可见他仕途不顺,心中苦闷。但看他的词《行路难》,先自嘲口若悬河,如曹操缚吕布之虎手,却位低言轻,正是“车如鸡栖马如狗”的尴尬处境。但这卑微小官,却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10]1792的爽朗,借李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10]4416之口,表达自己对于命运的担忧。王铚《默记》有云:“贺方回遍读唐人遗集,取其意以为诗词。……方回妙在得词人遗意。”[9]557可见贺铸词风高旷,有唐人风骨。处于艰难处境,寻常人可能会长久沉浸于哀怨之中,贺铸却仅伤心一瞬,话锋一转,借东汉的雷颠忠义,“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尽显洒脱本色。下片中,更是豪爽“酌大斗”为寿,看那酒垆秦女嫣然笑语,慨叹时光流逝,恨不得“揽流光,系扶桑”把握每寸光阴。特别是终语“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足见贺铸达观的思考。贺铸词一咏三叹,多用唐人妙语,可见他境界远大,不为俗世官职束缚,倜傥潇洒。此词在当时主流的艳丽词风中,可谓清流。

再看叶梦得词《水调歌头·江海渺千里》: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

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余响落尊前。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7]16。

此作约作于公元1126年,正是北宋王朝风雨欲来之际。当时朝中朋党形势复杂,王兆鹏言“以言者论梦得为吴敏之党,而亢宗又因梦得以进,故黜之”[19]。叶梦得便在天命之年,遭遇仕途不顺。叶梦得心中苦闷,与贺铸《行路难·小梅花》的作词心境相仿。但观叶词,虽有仕途不顺的忧愁流露,如“飘荡叹流年”“十载悲欢如梦”,但更多表现的是词人的空阔坦荡。所以他有“江海渺千里”的广袤视野,也有借《晋书》王徽之之口,道出“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的自然超逸之境。叶梦得此境界,可谓超脱了世俗官职,不逊色贺铸。此外,叶梦得同贺铸一样,借酒疏放,借歌憧憬,所以有“此醉且留连”“酒方半”的醉眼朦胧,也有“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的自由放纵。末语二句“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借唐人武元衡之诗《秋灯对雨寄史近崔积》“空庭绿草闲行处,细雨黄花独对时”[10]3561,更是道出叶梦得对旷达闲适生活的向往。这与贺铸感慨时光,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词中,叶梦得也是多次咏叹,多处用典,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这与贺铸的旷达词有相似之感。

二、叶贺旷达词相似缘由

(一)叶贺二人交游

看叶梦得早年词《贺新郎》:“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7]1可见叶梦得此时词风,颇为婉转,以雕琢取胜。黄昇《中兴词话》说此词 :“人人能道之,集中未有胜此者,盖得意之作也。”[7]7证明叶梦得在早期极擅长写婉约之词。

据夏承焘先生考证,贺铸、叶梦得两人最早交往是在公元1113年(政和三年),“(贺铸)居苏州,与程俱、叶梦得往来”[20]308。此时贺铸63岁,已是耳顺之年;叶梦得38岁,正值壮年。二人成为一对忘年之交。而在中年之后,叶梦得词风却明显一变,与贺铸旷达词风有诸多类似,如上文所提及用典、词境。此变化明显与贺铸交往有联系。

以二人交游词为例,叶梦得词《临江仙·自笑天涯无定准》序言:“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全词如下:

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兴阑却上五湖舟。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

台上微凉初过雨,一尊聊记同游。寄声时为到沧洲。遥知敧枕处,万壑看交流[7]122。

此词是叶梦得为送别贺铸等人而作。叶梦得此时在苏州居住,而贺铸也寓居苏州,借共同好友程俱的牵线,两人得以相识相知。词中所用词句,仍有前期精巧之感,如“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两句,借用张翰归隐之事,表达叶梦得对田园闲适生活的欣赏,清新自然。此典故叶梦得在早于《临江仙·自笑天涯无定准》的前期词作《应天长·松陵秋已老》也化用过。此时的叶词词风,尚未完全转变,还处于过渡期。但词中已有其达观词风的印记,如“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一句,有送别友人的不舍,也有面对现实的洒脱态度。“遥知攲枕处,万壑看交流”中所用“万壑”意象,充满叶梦得对再会朋友的期待感,心胸开阔。叶梦得与贺铸相识未久,一见如故,词中便习得贺铸些许旷达风范。但此时的叶词,并未完全脱离早期的精巧风格。叶梦得将其词前期的精巧与中晚期的旷达相融合,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叶梦得一生交游甚广,如张耒、李弥逊、李岗等人,都和叶梦得有诗文唱和。众多文人中,却唯独贺铸的旷达词作,对叶梦得中后期的词作影响深远,这可能与二人性格、抱负相仿有关。叶梦得曾为贺铸作《贺铸传》,其中写贺铸“喜剧谈天下事,可否不略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无遗词,故人以为近侠”[6]334。可见贺铸由于武将出身,一身忠勇,在众多词人中别具一格,才能写出“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9]421的洒脱坚决。而这正是叶梦得所欣赏的,因为叶梦得与贺铸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建炎中上疏论金贼利害,凡数万言”[7]257,写出“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7]29之言。两人性格相近,交往投缘,贺铸又是叶梦得所尊重的前辈,因此在叶词中,便不难发现贺铸旷达之风的踪迹。

此外,两人都出身不凡。贺铸是宋太祖孝惠皇后之后,唐人贺知章后裔,所娶的妻子为宗室之女,自小见识不凡。叶梦得为宋代名臣叶逵之后,族内有多人出仕,自己又从小随父亲游宦,见多识广。由于家学渊源、见识广泛的原因,两人兴趣相似,都喜欢赏玩藏书字画。叶梦得曾得卢鸿《草堂图》,在《避暑录话》中感慨:“余往有庆历中摹本,亦名手精妙。……当时余方从许昌得请洞霄,思卜筑于此山之下,视图中草堂、樾馆、桃烟、蹬幕、翠亭等,渺然若不可及。”[7]263可见他对此珍宝的喜爱之情。但是,叶梦得却舍得把这个珍宝送给贺铸,足见叶梦得对贺铸的敬重。此外,唐玄宗曾赞赏唐人卢鸿“鸿有泰一之道,中庸之德,钩深诣微,确乎其高”[21]。卢鸿正是一位超脱旷达的隐逸之士。叶梦得选择送卢鸿的《草堂图》给贺铸,正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相近。这也从侧面看出两人交情之深。因此,在叶词中看到与贺词相仿的旷达风范,便不奇怪了。

(二)叶贺二人的苏门情结

此外,叶贺两人的词作中,常出现一个踪影。他便是旷达词的先锋者——苏轼。

贺铸于元丰五年(公元1028年)在彭城(今徐州)任职之时,正值而立之年。他曾写诗怀念苏轼,诗云:“伤心泽畔客,憔悴楚兰秋。”[22]“伤心”“憔悴”二词,流露出贺铸对苏轼被贬谪黄州的同情。这也是苏轼与贺铸最早的神交记录。可见贺铸对苏轼仰慕已久。而且,当年逾不惑的贺铸被任命为承事郎时,他的推荐人正是苏轼。据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贺方回年谱》:“元祐七年,学士清臣、百禄、轼荐于朝,改承事郎,请监北岳庙。”[20]290由此便开启了贺铸与苏轼的词情渊源。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世语》言:……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23]。道出苏轼词作“以诗为词”的特点。但实际上,当时苏轼“以诗为词”的变革,并未得到词坛大部分词人的推崇。“花间遗风”仍是主流,如温庭筠等人的词作,备受追捧。而与苏轼相交匪浅的秦观,词情细腻委婉,也与苏轼的旷达词风相去甚远。贺铸大部分词作也是婉约之风,黄庭坚就赞赏他的婉约词“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24]。但就在这种情境下,贺铸由欣赏苏轼进而学习苏词,所以贺铸的旷达词中,有多处景仰苏轼的踪迹。如贺铸词《醉中真·减字浣溪沙》中,“物情惟有醉中真”[9]86化用苏轼诗《和陶饮酒二十首(十二)》“惟有醉时真”[13]593,表达其物外之趣。全词心境旷达,乐观闲适,颇像苏轼词《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所洋溢的豁达之情。《词洁》曾比对二人多首《浣溪沙》词:“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觉不凡。……赵令畤、贺方回之亚,毛泽民亦‘三影郎中’之次也。清超绝俗,词中故自难。”[25]贺铸此篇《减字浣溪沙》,虽然采用了减字偷声之法,词中却有苏轼的旷达风味,“贺方回之亚”,不虚其名。

叶梦得则晚生于苏轼三十余年,无缘结识苏轼。但他与苏轼门人渊源颇深,如晁补之、张耒等人,都与叶梦得来往密切。叶梦得的母亲,正是晁补之的妹妹。叶梦得旷达词作中,也有多处景仰苏轼的体现。如《念奴娇·云峰横起》一首,词序为“次东坡赤壁怀古韵”[7]49,可知是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推崇之作,全词仿照苏轼词韵,大江怀古,浑然相成。词中之语“追寻如梦,谩语诗句犹杰”[7]49,有苏轼“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282的倜傥疏狂之感,与苏轼的旷达之风非常相似。不外乎王灼《碧鸡漫志》说叶梦得之词:“后来学东坡者,叶少蕴、蒲大受亦得六七。”[26]果真得七分苏轼的旷达风骨。

三、叶词对贺铸旷达词的发展

贺铸于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卒于常州,并未遭遇靖康巨变。所以贺铸旷达词的内容,更多的是人生际遇的抒发、不羁性格的释放。而遭遇国难巨变的叶梦得,词中就比贺铸多了沉淀的沧桑、格局的广袤。

如叶梦得《水调歌头·渺渺楚天阔》:

渺渺楚天阔,秋水去无穷。两淮不辨牛马,轻浪舞回风。独倚高台一笑,圉圉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危栏对千里,落日照晴空。

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鹏飞鲲化何有,沧海漫冲融。堪笑磻溪遣老,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7]10。

这首词的词序为“濠州观鱼台作”,作于叶梦得任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期间。此时的叶梦得已逾花甲,被皇帝重新重用,操劳政务。明明是观鱼之作,只需静心体会“圉圉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的悠游之趣,叶梦得却心有骇浪,借鱼自问,化用《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15]279,道出心声真谛“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意在鱼台之外,戈戟之间。故他有庄子“鹏飞鲲化”的宏伟理想,渴望收复家国失地;也有老骥壮心,如姜太公“白首直钩溪畔”,求贤若渴,为国出谋划策。终语更是将全词推上高潮,“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词人早已超脱时下的小小鱼塘,进入天下纷争的畅想。全词由小见大,一气呵成,节奏由缓慢进而铿锵,词调宏伟,格局广大,是贺铸“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9]421的个人浩气所不能比的。毛晋《石林词跋》:“石林词一卷,与苏、柳并传,绰有林下风,不作柔语殢人,真词家逸品也。”[7]207正是叶梦得晚年词风气旷山河的此中真谛。

此观鱼之作,只是叶梦得晚年词作的沧海一粟。另一首《水调歌头·河汉下平野》,也体现出叶词晚年的雄浑天然、旷达乐观。词如下: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

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7]26-27。

这首词也是叶梦得南渡之后的作品。明明是中秋佳节,美酒佳肴相伴,叶梦得却只有“醉倒歌呼谁和”“容易感梧桐”的心中悲痛,只能借酒疏放,对月诉说亡国之苦,“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但他也不是狭隘之人,疏放之后,又恢复了壮心不已的自信明朗,才有“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的报国之心。全词以小见大,格局壮伟,家国情怀融于小小明月,是借月抒情的一篇佳作。与他的观鱼词有异曲同工之处。

南渡巨变,使得叶梦得的词作内容更加多变、丰富。他的词境也更加广袤、达观,将贺铸旷达词中的放纵胸襟,发展出一个新的境界。

四、结语

在宋代词坛中,叶梦得算不上大家,却也有旷达风华;贺铸算得上词坛重笔,却总被“贺梅子”的美名掩盖了其旷达风范。贺铸与叶梦得,共同以苏轼为楷模,旷达词都展现出擅长用典、心境高远的特点。两人是“词为艳科”正统当中的两股清流。

贺铸身处北宋末年,并未遭遇国破山河碎的悲痛,所以他的词被局限在个人英雄气息疏放的高度;叶梦得身不由己,却也使得他的词由中年时候的旷达明朗之风,格局逐步增长,最终形成独特的旷放之气,为两宋之交的词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贺、叶二人均是南宋放恣之词的探路者,亦是未来张元幹、张孝祥、辛弃疾等人豪放词风的启蒙人。

猜你喜欢
全词词风旷达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旷达者
旷达者
旷达者
不吹不黑
探索姜夔词的幽冷词风
张鎡词论
乐观旷达 进取人生
梅花引•荆溪阻雪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