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多甫拉托夫作品

2019-09-16 03:31张馨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解构

张馨

摘  要:多甫拉托夫作为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第三浪潮代表人物,一直将自己乔装成风趣的笔者出现在读者面前。对着荒诞无序的社会,他的流亡文学慢慢变成了生活的调味剂,用最轻松的笔触渗透出最真实的生活。他笔下对于苏联时期真实生活的解构,在游戏中找到曾经最难忘的痛楚。本文旨以作家的短篇小说《手提箱》以及多甫拉托夫—叶菲莫夫书信体小说为文本,分析揭示其游戏精神叙事创作解构中的荒诞写作,还原作者笔下最本真的面目。

关键词:多甫拉托夫;解构;书信体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1

20世纪俄罗斯第三次侨民浪潮的掀起是在苏共“二十大”之后。在作家们满怀期待的结束个人迷信之后苏联又迎来了“解冻”时期。“解冻”给侨民们撑起了“坚硬”的创作骨架。“流亡文学”变成了这个时期文学最有历史烙印的代言词,他们用自己带血滴的笔在异国他乡书写着让人悚然历史的全貌,期望着历史不再发生。1978 年流亡美国的侨民作家谢尔盖·多甫拉托夫的創作奏出不同的旋律,作家用着不可一世的“小人物”解构着人间生活中最平凡痛苦的生活。他的创作不再是生活的教科书,而是用游戏一般的态度,用充满阳光的叙事,就在言语把读者们的心填的暖洋洋的时候,一不留神把读者拉近黑暗,后知后觉,方知这欢乐文字的背后戏谑着的便是眼泪的哽咽。

一、《手提箱》中后现代主义下的解构叙事

“床下重重的一直未被开封的手提箱中,珍藏着各式各样的在俄罗斯故土的老物件。投机失败一直攒下来的一批绿色芬兰制短丝袜,在参加的与市长的欢庆酒会上公然偷来的短皮靴,通过在编辑部一波三折的努力换来的体面的双排扣西服以及冬天里我与兄长轮流穿戴的帽子,每一个物件存着一段回忆,但这回忆可称不上是什么美好的回忆,它们都鲜活地堆放存在离境时只带走的唯一的一只行李箱中”。荒谬的叙述是基于每一个物件背后的真实生活的荒诞,多甫拉托夫隐藏了自己所想表达的言语,用一本正经正面的手法去描述的日常生活中故事,轻松的言语诉说的却是一件件让人匪夷所思、矛盾的事情。甚至将他自己与小说中的“我”相结合起来,让读者不自觉地认为小说中的“我”便是作家本人。

解构主义这一概念缘起 60 年代法国德里达。对于解构主义这一说法在德里达的观点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破除二元对立。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解构主义的体现,同时也是皆不能脱离游戏精神的。维特根斯坦曾经对“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密切联系下过定义。一系列惹人发笑、质疑、甚至嗤之以鼻的画面,是后现代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一幅幅真实地图画。表面的荒诞以及黑色的幽默之下暗藏着生活形式的扭曲。作家并没有迎合当时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创作典型,对于小人物所经历的生活情景文本中的“我”与多甫拉托夫完美地合二为一,这就像是一篇日记一般徐徐展开而谈。但其中的反讽气息十分浓重。宏大的叙事的俄罗斯文学时代早已经走得远远的了,现在剩下的就是作家笔下最真实、最细腻的小人物的生活。

二、多甫拉托夫—叶菲莫夫往来的书信体小说

多甫拉托夫—菲耶莫夫的书信体小说是与以往不一样的体裁,这大大的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从体裁形式上看,这属于多甫拉托夫的生平史、回忆录,补充了多甫拉托夫的创作生涯。在多次的侨民浪潮中,侨民作家与苏联作家的书信往来频繁。侨民的压力不得不依赖精神寄与的书信,最后被叶菲莫夫编辑出书。

从 1978 年开始多甫拉托夫与叶菲莫夫十年有余的书信来往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历程。写作、小说、移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全部在这一本小说中体现出来。它是关于多甫拉托夫十年来侨民生活的心理战的速记。作家的侨民生活并不是完全舒服,是一个可以用荒谬的、酗酒的、病态的很多诸如此类的消极词汇来概括。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他是一个“比他自己更大”的作家。书信体小说中曾有一处多甫拉托夫自述说:“当逃离苏联的时候,如同从泥浆搅拌之中脱身而出,苏联的压迫实际上是一种更坚固的东西。这种环境让自己觉得非常恶的心,他亲自评价苏联的制度是一种‘堕落的社交”。书信往往是文学研究者、文学爱好者的珍贵读物。尤其是在侨民作家远走他乡的时候,离开了生活的故土,他们的所思所想总会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去表达。

三、结束语

多甫拉托夫在侨民文学的成就显得并不是耀眼夺目,但后现代主义的光辉在多甫拉托夫身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多甫拉托夫的作品和大多的后现代主义作品一样,拥有着游戏精神的态度,但语言的逻辑尚在,但他想要展现给读者们的社会秩序早已不复存在。

多甫拉托夫的这种游戏的心态在创作中不失为一种乐趣,带给读者们的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曲调。他从来不会考虑现实和虚构,甚至觉得将自己有目的性地代入是对文学的一种最大的致敬。多甫拉托夫用忍着痛的心,滴滴的血书写着轻松、幽默的言语,表达出无所谓、不值一提的态度。在给人心灵人道主义慰藉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到了巨大的讽刺。

参考文献:

[1]阿格诺索夫著,刘文飞;陈方译.俄罗斯侨民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美]谢尔盖·多甫拉托夫 著,刘宪平译.手提箱[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郑永旺 著.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解构
解构者的颠覆与深邃——探索后摇音乐的艺术精神
还原
解构“剧本杀”
解构与建构——张曼君导演美学研究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高校大学生网贷需求解构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论高兹对经济理性的批判和解构
张爱玲的逆“不及物”叙述以及对群体意识的解构
巴金家庭小说对“家”的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