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研究

2019-09-16 09:35:52周宝刚张丽凤
水道港口 2019年4期
关键词:沿海港口吞吐量辽宁

周宝刚,江 珊,张丽凤,潘 超

(1.渤海大学 管理学院,锦州 121013;2.中国石油 大连石化公司,大连 116031)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沿海港口建设创造了全新的机遇和利好条件,东北地区沿海港口全部集中在辽宁沿海区域,2016年4月《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辽宁沿海各港口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贸易节点,对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区位地理条件优越、沿边沿海优势明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重要的工业与农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对辽宁沿海港口的资源整合与可持续性发展亦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对拉动辽宁以及东北区域经济全面振兴和增强辽宁沿海港口整体性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国外学者对港口和区域经济关系研究较早,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1953年,美国特拉华河港口局发表了第一篇港口与区域经济关系的论文,第一次研究了港口经济作用机理与港口对地区经济的直接影响[1]。标志着港口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的开始。国外相关学者研究发现港口经济增加可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收入和就业增长等各个方面[2-4]。Heijman等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对港口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而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即港口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5]。Chan等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港口产业对南非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前向、后向关联作用相关的生产效应、价格变化效应和就业效应等因素共同决定了港口产业的影响[6]。国内学者主要从实证视角进行了港口与区域(或城市)经济互动发展关系的研究,匡海波较早地应用关联度模型研究了大连港的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以及区域经济之间互动发展关系[7]。丁井国等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格兰杰方法研究了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与宁波、杭州和温州三个城市之间综合工业产值之间的关系[8]。许峥嵘等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我国13个港口的港口经济与临港城市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9]。赵黎明等以天津港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港口经济贡献模型,研究了港口、临港产业、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0]。宋丽丽等以上海港、市为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研究了港口固定资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与长期因果关系[11]。赵亚鹏等以宁波港、市的26年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为样本探究了港口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效应[12]。司增绰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实证研究了连云港和日照港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的互动发展程度[13]。综上可知,国内港口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关联度模型、系统动力学、面板数据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和灰色关联模型,研究内容主要是探讨了综合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港口基础设施与投资等港口因素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主要以大连港、宁波港和上海港等物流能力发达港口为研究对象。

本文在辽宁沿海港口代际分类与港口经济效率评价研究基础上[14-15],以辽宁沿海港口为研究对象,应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与互动发展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对辽宁沿海港口良性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以及港口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辽宁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1 辽宁沿海港口发展现状

表1 2017年辽宁沿海各港口吞吐量和直接腹地经济情况Tab.1 The throughput of Liaoning coastal ports in 2017

注:数据来源为辽宁沿海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

目前,辽宁沿海港口主要包括以大连港、营口港为国际性港口,锦州港、丹东港为区域性港口,盘锦港、葫芦岛港为地方性港口的三层梯队格局港口系统,主要服务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2017年,辽宁省港口实现了货物吞吐量11.2亿t,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 950万TEU。辽宁省沿海各市基本为“一市一港”,各港口港区集中且基本为港口集团公共码头,对于本地货物控制力较强。各港口直接腹地分别为其港区所在地大连市、营口市、锦州市、丹东市、盘锦市和葫芦岛市,其中葫芦岛港和盘锦港建设较晚、港口配套基础设施较差,故葫芦岛市和盘锦市仍将长期分别作为锦州港和营口港的直接腹地。2017年辽宁沿海各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和直接腹地GDP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

辽宁沿海港口的货物吞吐种类主要以油品、金属矿石、钢铁、煤炭、粮食等为主,其中油品占据除丹东港外其他各港口吞吐量排名第一位。大连港凭借其航线及产业优势,占据东北地区外贸集装箱及汽车滚装的绝大部分份额,而营口港凭借陆路距离优势已超越大连港成为辽宁省干散货第一大港。

1.2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省份,装备制造业、钢铁和石油化工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辽宁省经济具有国有经济和重工业占比较高的重要特征。辽宁省下辖14个地级市,按照城市空间布局及产业特征,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地区三大经济发展区域,其中沿海经济带以大连为枢纽城市,以沿海港口和资源优势作为发展支撑;沈阳经济地区以沈阳为核心,着重发展传统优势工业产业。随着产业规模盲目扩张、资源优势快速消耗以及重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2010年起辽宁省经济增速持续下降,2016年全省GDP呈现出-2.5%的负增长,区域生产总值2.20万亿元,经济总量已跌至全国第14位,至2017年GDP开始缓慢回升。从各港口直接腹地经济规模来看,大连市经济基础雄厚,地区生产总值位于辽宁省首位,营口市、锦州市和盘锦市经济规模相近,丹东市和葫芦岛市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处于省内较低水平。2017年各港口直接腹地经济情况如表1所示。

1.3 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影响因素

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区域经济的GDP、进出口总额、外商投资、三大产业产值等指标是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货物吞吐量即可以反映港口的规模,也可以反映港口的经济效益。GDP、进出口总额、外商投资和三大产业产值是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数据表明:2010~2017年辽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一致,而2016年货物吞吐量却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悖;2017年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GDP逐渐回升。因此,本文需要进一步探究辽宁沿海港口经济与辽宁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达到港口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促进港口稳步发展的目的。2016年,辽宁省进出口总额减少到865.21亿美元,同比下降9.8%,外商投资跌至29.99亿美元,同比下降42.2%。进出口总额减少可能源于省内进出口产品结构有待重新组合优化,进口国需求不足以及出口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进而使得省内整体经济状况变差,进一步导致外商投资明显下降;2017年进出口总额和外商投资大幅度增长,是推动2017年货物吞吐量和GDP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2016年,第三产业产值首次高于第二产业,究其原因可能是电商与物流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产值逐渐超越第二产业,但辽宁第三产业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较仍发展滞后。可以预见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将对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货种比例产生一定影响;2017年由于辽宁着力培养新兴产业,如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产业迅速发展,致使辽宁第二产业产值逐步回升;第三产业产值也稳步增长。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2010~2017年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影响因素数值Tab.2 Interaction factors between Liaoning coastal ports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2010-2017

注:数据来源为辽宁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17)。

2 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相关分析与互动发展影响

在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本部分首先提炼2017年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影响指标,沿海港口经济指标主要包括货物吞吐总量、集装箱吞吐总量,区域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区域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进出口总额。然后,应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关系(correlation)方法来测量港口与区域经济指标间的线性关系与关系强度。最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港口与区域经济各指标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

2.1 港口与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相关分析

变量之间存在不确定的数量关系,称为相关关系。相关分析的目的在于测度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通过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统计量来表示。使用EXCEL软件的CORREL函数对辽宁沿海各港口与区域经济各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获得各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根据混合腹地中的主要地市与辽宁省各港口的距离并结合实际情况,辽东南地区距离营口港、丹东港和盘锦港较近而为以上三港的混合腹地;辽西北地区距离锦州港、盘锦港及葫芦岛港较近而为以上三港的混合腹地。

根据辽宁沿海各港口和区域经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可以获得以下四项基本结论:①大连市GDP指标与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两项指标相关系数较大(大于0.8);丹东市、葫芦岛市的GDP指标与港口两项经济指标相关系数均较小(小于0.5),部分相关系数达到负值。②除丹东市以外,其他城市区域经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港口经济的至少一项指标相关系数较大(大于0.8)。③除营口港两项经济指标与区域经济的进出口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8),其他各港口经济指标与区域经济的进出口总额相关系数都较小(小于0.7)。④辽西北地区各港口与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同比低于辽东南地区各港口与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辽西北地区的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带动发展情况较差,两者未能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综观辽宁沿海港口整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来看:沿海港口经济发展对区域范围内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对区域经济的进出口总额带动作用较小,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GDP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一般。

表3 辽宁沿海各港口与区域经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Tab.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coastal ports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Liaoning

2.2 辽宁沿海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港口经济是辽宁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经济发展将直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根据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以区域生产总值GDP(G1)为因变量、以货物吞吐量(C1)和集装箱吞吐量(C2)为自变量构建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回归方程为

G1=12 818.77+7.149C2

(1)

表4 货物吞吐量(C1)、集装箱吞吐量(C2)与GDP(G1)回归分析数据Tab.4 Cargo throughput (C1), container throughput (C2) and GDP (G1) regression analysis data

港口经济发展也能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如表3所示,辽宁区域经济指标中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沿海港口经济指标中的货物吞吐总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98。因此,进一步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1) 为因变量、以货物吞吐总量(C1)为自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回归方程为

T1=-4 628.61+0.162C1

(2)

表5 货物吞吐总量(C1)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1)回归分析数据Tab.5 Total volume of cargo throughput (C1) and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T1) regression analysis data

2.3 辽宁区域经济对港口经济发展影响

港口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拉动作用;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对港口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增长越快、对外贸易越多对港口的基本中转运输功能需求也就越大,进而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因此,为探究辽宁区域经济对港口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C2)为因变量、以区域经济生产总值(G1)为自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

C2=-113.575+0.071G1

(3)

表6 集装箱吞吐量(C2)与GDP(G1)回归分析数据Tab.6 Container throughput (C2) and GDP (G1) regression analysis data

3 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通过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之间相关分析与互动发展影响研究,可以发现港口经济的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对区域经济的进出口总额带动作用较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没有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生产总值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促进作用较小等问题。针对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问题,提出以下三项互动发展对策。

(1)调整港口发展战略,协调港口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从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程度来看,目前辽宁沿海港口和区域经济之间互动发展作用较弱。因此,港口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应将港口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首要发展目标。首先,辽宁沿海各港口企业在制定港口发展的战略与运营规划时,应考虑与区域经济发展与趋势相协调,不要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港口相关管理部门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处理好区域经济与港口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才能稳步提升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其次,为可持续实现东北振兴战略,不仅要有效促进港口快速发展,还需保护区域整体资源环境。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港口发展过程要考虑到区域环境中可利用资源的再生性和区域环境的绿色发展问题,才能最终实现港口、区域与资源环境的多方共赢协调发展。

(2)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拉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通过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各经济指标之间相关分析和互动影响研究发现:辽宁沿海港口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不强,辽宁地区外贸出口业务未能充分利用港口现有生产能力,港口货物吞吐与集装箱吞吐能力也未能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增长。2016年以来,辽宁省正积极筹备《辽宁沿海港口整合方案》。辽宁沿海港口整合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各港口之间形成整体、达到港口群系统优化,完善辽宁沿海“组合港”的系统集疏运网络。因此,辽宁沿海各港口在形成港口系统整体性的基础上,还应继续建立港口与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之间的有机联结,努力建设无缝、高效的海陆空多式联运体系,进而充分带动辽宁以及东北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3)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港口经济发展。

目前,辽宁地区经济主要面临国有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动力衰退、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足、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从辽宁三次产业发展态势来看,辽宁一直以来第二产业为主、2014~2015年产值明显下降,2017年开始稳步回升;第一产业发展平稳、2010~2017年产值变化不大;第三产业发展稳步增长,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2016年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但从2017年又呈现上升趋势。因此,辽宁省经济规划与指导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传统国有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进而有效促进辽宁港口经济的发展与壮大。而辽宁沿海各港口相关企业也要努力完善临港关联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配套,形成交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4 结论

本文首先探究了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的现状与互动发展影响因素。然后,运用相关分析计算出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各指标之间相关关系系数,结果显示辽宁沿海港口经济发展对区域内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港口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进出口总额带动作用较小。依据相关分析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港口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发展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未能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生产总值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促进作用较小。最后,根据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之间交互发展所存在问题,提出了调整港口发展战略、协调港口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拉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港口经济发展三项互动发展对策。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期望能够为辽宁沿海港口企业、港口与区域经济规划部门起到一定的咨政建议与管理对策作用。

猜你喜欢
沿海港口吞吐量辽宁
辽宁之光
新少年(2022年3期)2022-03-17 07:06:38
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对山东沿海港口的影响
海洋通报(2021年3期)2021-08-14 02:20:54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8
沿海港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探究
消费导刊(2018年22期)2018-07-12 08:54:13
沿海港口发展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及管理问题的探讨
中国市场(2017年36期)2017-12-15 21:19:12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集装箱化(2016年11期)2017-03-29 16:15:48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集装箱化(2016年12期)2017-03-20 08:32:27
01海上辽宁
今日辽宁(2015年11期)2015-04-13 05:35:46
河北170亿推进沿海港口建设
水道港口(2014年1期)2014-04-27 14: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