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生产技术规程

2019-09-15 12:55黄光昱李卫东陈永波胡百顺刘淑琴秦邦张朝阳向班贵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藤茶栽培环境

黄光昱 李卫东 陈永波 胡百顺 刘淑琴 秦邦 张朝阳 向班贵

摘要:系统研究和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藤茶生产技术规程,为规范藤茶的生产、保证藤茶原料的质量、推进藤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藤茶;生产规程;环境;栽培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5-0084-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5.01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UANG Guang-yu1,LI Wei-dong1,CHEN Yong-bo1,HU Bai-shun1,LIU Shu-qin1,

QIN Bang1,ZHANG Chao-yang1,XIANG Ban-gui2

(1.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Enshi Selenium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and Product Development,Enshi 445000,Hubei,China;2.Laifeng Development Bureau of Ampelopsis gressedentata Industry,Laifeng 445700,Hubei,China)

Abstract: The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Ampelopsis gressedentata, a standard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and formulated, which provided a basis for standardizing the practice of A. gressedentata,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A. gressedentata raw material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gressedentata industry.

Key words: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environment; cultivation

藤茶俗稱端午茶、龙须茶、藤婆茶、茅岩莓茶等,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种(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在广西、湖南、江西、湖北、贵州等地广有分布[1]。此茶色泽绿,起白霜,入口微苦,回甘快而持久,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消炎、保肝护肝、降脂降压、抗癌防癌、解酒醒酒等作用,对三高人群、亚健康人群具有较好的保健和预防功效[2-4]。

藤茶市场前景广阔,但企业和农民对野生藤茶资源缺乏保护意识,人工藤茶繁育基地面积跟不上需求,种植示范技术也没有形成标准进行推广应用,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质量依据,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藤茶产业的发展。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13年第16号),批准显齿蛇葡萄叶为新食品原料。因此,为规范藤茶的生产,保证藤茶原料的质量,推进藤茶产业的发展,在相关研究[5-11]的基础上,针对藤茶产业发展现状,经研究制定本规程。本规程规定了藤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收与储运。

1  藤茶生产技术规程研制经过

标准制定项目任务下达后,成立标准制定工作组,在广泛收集与调研的基础上,以显齿蛇葡萄为研究材料,在湖北省恩施州内藤茶主要适栽区设计试验,开展系统研究。在恩施市龙凤镇进行直插方式试验,在来凤县绿水乡进行扦插密度和肥力试验,在来凤县百福司镇进行覆膜和搭架试验,在来凤县绿水乡进行大面积种植示范,根据试验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和提升,同时结合调查研究[12-15],制定出藤茶生产技术规程。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藤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收与储运。本标准适用于藤茶的生产。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 525有机肥料。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藤茶: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种,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湖北等地,适应性强,通常以茎叶为加工原料,俗称莓茶、藤婆茶(又称神仙草、长寿茶)。

5  产地环境

5.1  土壤环境

园地宜选择耕作层≥20 cm、有机质含量≥1.5%、偏酸性的壤土类型,坡度不宜超过25°。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5.2  水环境

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5.3  大气环境

应符合GB 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

5.4  气候环境

以满足以下条件为宜:栽植海拔高度300~1 200 m;年平均气温15~17 ℃,最低气温-3 ℃;年平均降水量1 300~1 500 mm,年相对湿度60%~80%;年日照时数1 300~1 500 h。

6  栽培管理

6.1  枝条准备

6.1.1  规格与质量  采2~3年生枝条为宜。Ⅰ级枝,茎粗≥0.5 cm;Ⅱ级枝,茎粗≥0.3 cm。枝条应色泽正常,无断枝、干枝、杂枝。

6.1.2  剪枝  秋季落完叶后剪枝,枝条长度≥30 cm,上端离芽0.5 cm剪成45°斜口,下端剪成平口。

6.1.3  假植  土地厢宽100~120 cm,厢高20~30 cm,厢面平整,浇水后将剪好的枝条按5 cm×5 cm株行距假植冬贮,枝条入土深度15~20 cm,搭棚覆膜保温。

6.2  建园

6.2.1  整地  翻耕土地20~30 cm,表土内翻、底土外翻。有机肥按7 500 kg/hm2作为基肥施用,行距按110 cm划线施基肥起垄,垄高25~30 cm。有机肥应符合NY 525的规定。

6.2.2  覆膜  起垄后浇水坐实厢面,用0.12 mm以上厚度的黑色膜或雙色膜覆垄,覆膜时做到实、紧、严。

6.3  扦插

6.3.1  时间  立春后,连续5 d以上气温不低于10 ℃时开始扦插,连续5 d以上日最高气温超过22 ℃时不宜扦插。

6.3.2  浸枝  选取萌芽枝条打捆,枝条下端为500 mg/L的生根粉溶液中浸泡5 min。

6.3.3  方法  厢面居中单行打孔,株距40 cm,扦插入土深度15~20 cm,地上部分留1~2节,扦插后压实孔穴。

6.4  田间管理

6.4.1  搭架  扦插后及时搭架,以棚架式搭架为主。搭架材料宜选择楠竹等,削成长2 m、宽2 cm、两端钝齐的竹条,间距1 m,架两侧离地20 cm和正中处用木质或竹制材料固定,固定处用塑料扎线带绑实,如图1所示。

6.4.2  打顶  幼苗新梢20~30 cm时打顶1次。

6.4.3  浇水  保持土壤在整个生长期湿润,注意防涝抗旱。

6.4.4  除草  适时人工除草,7—8月停止除草。

6.4.5  施肥  冬季开条状沟深施基肥,沟深20 cm,有机肥按7 500 kg/hm2施入沟内,及时覆土。

6.4.6  修剪  翌年早春,适时轻修剪,修理移除多余枝条。每株藤茶留3~4个向上生长、长势良好的主枝条,长度40~50 cm。

6.4.7  病虫害防治  藤茶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强,如有发生按照NY/T 393的规定进行防治。

7  采收及储运

7.1  采摘时间

4—8月采摘嫩茎叶,9—10月叶片普采。

7.2  采摘方法

采摘嫩茎叶时采用提手采,采摘长度3~8 cm,每隔10~12 d采摘1次,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剔除整梗和杂叶。

7.3  储运

鲜叶采摘后应放置在干净、透气、无异味的容器中,并及时收青。贮青时应做好薄摊、控温、保湿等管理措施,堆放时不可重压。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补编(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2] 梁  婷.二氢杨梅素抗炎及抗过敏作用的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7.

[3] 潘人琦,郁建平.二氢杨梅素解酒作用的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31(3):247-249.

[4] ZHANG Q,LIU J,LIU B,et al. Dihydromyricetin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gression via a p53 activation-dependent mechanism[J].Sci Rep,2014,4(4):4628.

[5] 易  城.藤茶栽培与开发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6] 周防震,郑小江.中国良种——藤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7] 迟  平.武陵奇茗——藤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8] 郑小江,向班贵,刘美安,等.藤茶种植技术规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93,710.

[9] 郁建平,郁浩翔,伍贵祥,等.武陵藤茶种植技术规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4,33(1):65-68.

[10] 郁建平,郁浩翔,范家佑,等.武陵藤茶育苗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3(24):49-51.

[11] 张学娟.藤茶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12] DB42/T 289-2014,地理标志产品 来凤藤茶[S].

[13] DB45/T 1178-2015,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S].

[14] DB52/T 1032-2015,藤茶[S].

[15] DB52/T 1033-2015,藤茶种植技术规程[S].

猜你喜欢
藤茶栽培环境
油麦菜栽培要点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高温煮熟鱼肉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自然栽培的味道
藤茶不同繁殖方式有效成分测定及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藤茶抑制N-亚硝胺的生成及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作用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