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芸芸,张利平
(1.陕西省安康市妇幼保健院高新院区 新生儿科,陕西 安康,725000;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产科二病区,陕西 延安,7160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重度并发症,是危害新生儿身体健康,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相关调查[2]发现,发展中国家每千名活产婴儿中有26名婴儿发生HIE,HIE在中国发病率为0.3%~0.6%,30%患儿死于围生期。目前,临床尚无规范、有序治疗,主要以营养神经、减轻脑损伤、改善脑血流常规治疗为主[3]。但新生儿窒息并发HIE起病急、发展迅速、预后差,多数存活患儿遗留神经功能障碍,且该病病理过程是由多因素、多环节造成,任何单一神经保护方法均不能阻断神经元死亡级联反应[4-5]。本研究对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采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亚低温治疗,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在2013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胎龄37~41周,平均(39.05±0.72)周;出生1 min Apgar评分为1~4分,平均(2.50±0.53)分。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胎龄37~41周,平均(39.12±0.71)周;出生1 min Apgar评分1~4分,平均(2.46±0.51)分。2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纳入标准:入组患儿经临床表现、头颅CT综合检查,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6]中HIE诊断标准;胎龄≥37周;患儿家长及法定监护人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宫内感染、先天性肝肾疾病及心脏病者;凝血异常、免疫系统障碍者;新生儿筛查畸形;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2组患儿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予以常规吸氧,持续心电监护,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控制液体出入量,维持血流灌注,适当予以镇静、降颅内压、防感染等综合治疗。对照组行亚低温治疗。采用HGT -200型亚低温治疗仪(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于患儿出生4 h内行头部亚低温治疗,冰帽置于头部,监测鼻咽部温度调控冰帽温度,维持72 h,亚低温结束后行自然复温,6 h后无复温者以温床复温。观察组采用GM1联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患者采用GM1(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84,生产批号20161229)20 mg+0.9%氯化钠溶液50 mL静脉滴注治疗,1次/d,连续10 d停用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末行神经功能评价,采用20项行为神经行为测定(NBNA)[7]评分评价新生儿行为能力(6项)、被动肌张力(4项)、主动肌张力(4项)、原始反射(3项)及一般反应(3项),每项标准赋值0~2分,≥37分即为正常;2组患儿于入院1 d及治疗10 d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加入肝素抗凝后离心10 min,取上清血浆保存,测量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硝基络氨酸(NT)及血浆亚硝酸盐(NO2-)水平;比较2组患儿吸吮能力、意识、原始反射及肌张力恢复时间;随访12个月,观察2组智力障碍、脑瘫、癫痫等后遗症发生情况。
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NBN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NBNA评分有所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BNA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组治疗前氧化应激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氧化应激反应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吸吮能力、意识、原始反射及肌张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
SOD: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NO2-:血浆亚硝酸盐;NT:血浆硝基络氨酸。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d
与对照组比较,*P<0.05。
随访12个月,观察组共济失调、癫痫、智力障碍各1例;对照组脑瘫、共济失调、癫痫、智力障碍分别为2、3、3、2例。观察组后遗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IE是指围产期窒息,造成机体组织器官发生缺氧缺血性损害,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其发病机制是机体缺氧缺血,造成脑组织有氧代谢衰竭及脑组织内葡萄糖无氧代谢增加,使大量酸性物质堆积,造成新生儿脑细胞酸中毒。同时,导致大量钙离子与钠离子内流,脑细胞水肿[8]。当前,临床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时,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多进行氧疗、控制血糖及血压浓度,降颅内压、控制抽搐,促使脑组织代谢及修复受损神经元等基础治疗,以此降低病死率。
亚低温是新生儿窒息并发HIE的常用手段,可保护机体神经元,减少脑组织氧耗以及缓解铁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9]。通常轻中度HIE足月儿在出生后6 h内给予亚低温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及神经功能损伤率[10]。但亚低温无法改善中重度早产HIE患儿脑损伤,且有超过40%患儿伴严重后遗症,如脑瘫、智力障碍、癫痫等。亚低温治疗狭窄时间也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11]。贾雯等[12]将HIE患儿分为轻中度重组,根据治疗的时间窗分为6 h内和6~12 h组,轻度组与6 h内及6~12 h亚低温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重度HIE患儿仅在6 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尚有效,因此联合其他药物成为临床重点研究课题。
GM1属于一种鞘糖脂,广泛存在脊椎动物细胞膜内,在神经系统中有丰富含量,具有离子转运、神经元生长分化及分泌等作用[13]。在动物实验[14]中,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采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神经节苷脂GM1组脑梗死体积比低于模型组。研究表明,对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采取GM1治疗可降低机体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减轻机体神经毒性及脑水肿症状。GM1能轻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细胞膜发挥各种酶活性的稳定,保护脑细胞膜[15],同时能增加受损脑组织血流量,促进轴突生长及神经细胞活性,有效调节突触信号传导过程,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及脑电活动,增强神经营养活性及神经重构,以此恢复受损脑组织[16]。另外,GM1作为脑细胞保护剂,轻易透过血脑屏障,预防细胞内钙超载、钠离子内流现象,缓解脑水肿症状,并有效拮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以此恢复受损神经组织[17]。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吸吮能力、意识、原始反射及肌张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陈茜娜等[18]报道GM1联合亚低温治疗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及亚低温组。结合多研究得出,GM1联合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HIE可获得显著效果。同时,观察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后遗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GM1联合亚低温能逆转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过程,减少氧自由基产生,促使神经元损伤修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改善患儿神经功能,降低后遗症发生率,临床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