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树人(弥勒市文化馆)
弥勒彝族阿细人,自称阿细泼,居住于弥勒城西北部的西山(西一镇、西二镇、西三镇统称)。西山方圆923平方公里。境内群山环抱,万木葱茏,山岳起伏,地势险要,这里是朱家璧将军领导的云南反蒋武装斗争著名的革命老区,是阿细先基的发祥地,阿细祭火的原生地,还是名扬中外的阿细跳月的发源地。弥勒西山居住着彝、汉、苗等民族同胞,其中彝族阿细人有7 万余人。
阿细人居住地(西山)属横断山脉中云岭分支的绛云露山脉,山与山纵横交错,海拔高差大,最低海拔1522米,最高海拔2212米。平均气温14.2℃。最高气温19.8℃,最低气温-7℃,年降雨量900~1000毫米。气候温凉,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历来都是重要的产林区,森林覆盖率达87% 以上。山林中还有许多贵重药材,如党参、贝母、木耳、野生菌等和各种珍禽异兽。
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聚居的地区道路纵横交错,在国家扶贫攻坚惠民政策的全力支持下,现已实现了干线进寨、支线进村,目前开通村公路97 条232公里,连乡公路自北向南横贯全境,境内全长59公里,石蒙高速公路及云桂铁路从西三至西一、弥阳、新哨等乡镇翻山越岭而过。村村寨寨电话网络方便快捷,科学发展生产,阿细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阿细人民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昔日的村庄,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弥勒是一个历史文化大县,人才辈出。西汉以来,彝、傣、壮、苗等民族于此生息繁衍;两汉时东北部属牂牁郡同并县,西南部属益州郡律高县;三国蜀汉属益州建宁郡同并县;西晋属宁州建宁郡修云县;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剑南道戎州,唐大理国属拓东节度弥勒部;宋大理国时属石城郡弥勒部(实自立为自杞国),为滇东“三十七蛮部”之一,距今已有2210年之久。弥勒西山的阿细先民的历史来源,在《广西府志》 卷十一《诸彝考》 载:“可喜倮罗,其俗及衣袍等俱同白倮罗,但语言稍异”。道光《云南通志》 载“阿细居山凹……广西州属有之”。弥勒是当时广西府辖地之一,南昭大理时期,阿细人为东爨乌蛮的一部分,隶属白罗之些么人。主要分布在滇池地区之东南部;元代以后一部南迁融合于其他彝语支系,一部分迁徙到弥勒。明正德十五年虹溪十八寨起义失败后,阿细人逐步迁徙西山,以西山为家,形成了今天的彝族阿细人聚集在西山的局面。云南在彩云之南,阿细的故乡在彩云的最南边,弥勒西山是阿细人的故乡。西山之美,不仅仅是有落日的照耀,而是因为,这里是太阳的故乡,月亮的故乡,群山的故乡。勤劳勇敢的阿细人,就在这方土地上生息、繁衍、劳动、创造,古老而伟大的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已在这里传唱了几千年,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阿细人成了世界瞩目的古老民族。从弥勒西山产生的世界著名民族舞曲——《阿细跳月》,当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大厅里响起这支粗犷豪放的乐曲时,不仅仅只是弥勒人、云南人,每个炎黄子孙、华夏民族,都无不为之鼓舞,为之动情。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世界各国人民,都被阿细跳月的音乐魅力所吸引。
1942年著名作家光未然在路南教书期间,先后随同在路南读书的毕荣亮来磨香井村住下,专门从事阿细先基和阿细跳月的搜集整理工作,并于1944 年正式出版。之后,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袁家骅先生也用国际音标记下了毕荣亮所唱的“先基”,进而使阿细先基成为彝族史诗、艺术宝库,并被译成各种外国文字在世界传播,阿细跳月也随之在昆明跳响。
“阿细跳月”的来源众说不一,彝族学者常汉林著的《阿细迁徙史》 一书中记载: 《阿细跳月》 起源于原始的刀耕火种,发展形成于南诏时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开始时称《跳乐》,后来男女青年常在月亮出来的时候跳,抗战时期改称为“阿细跳月”。阿细跳月的传说众说不一,一说来源于古代刀耕火种时,烧过的树桩明火和鹅卵石烧伤脚而单脚跳演化而来的。二说来源于民间故事:阿细的先辈为了扑灭一场火灾造成的森林大火,族人的青年领袖“阿娥和阿者”带领全族的男女老少,纷纷赤足上阵扑灭大火。这里不是沟沟坝坝就是火桩刺尖,不得以不断地跳闪着身子进行扑打,这即是《跳乐》 弹跳动作的最初来源。为了追忆那些曾因灭火而献身的故人,每当月白风轻之夜,人们就燃点篝火,高举扑火的树枝,口中高喊着“啊娥!阿者!”边打边跳,在“跳”的观乐中不慎碰响了背在身上的弓弦,即引起了人们的联想,于是即造出了最初的跳乐器——三弦(当时的三弦很小,而且是用葫芦而不是用木质制做),后来人们起舞时,就改用了小三弦和竹笛而不再用树枝。从此,阿细人摹仿弓弦的声音,砍来水冬瓜树做三弦把,伐刺桐树做三弦筒,蒙上羊皮拴上弦线,边弹边跳,这就是“阿细跳月”的来历。
《阿细跳月》 属自娱性集体舞蹈,很少见两三人跳,重偶数,多数都在几十人以上的男女青年对舞。此舞有圈跳、排跳、推进跳等多种多样形式。群舞多在各种节日庆典中跳,平时劳动一天后的月夜中,村中男女青年只要有约也跳,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尽兴为散。阿细跳月分青年舞和老年舞,“青年舞”以大三弦和笛子为主要乐器,男女对跳,节奏强劲,欢快热烈,其势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是群众性最强的一种广场舞蹈。老年舞以小三弦,竹笛、三胡、四弦等为主要乐器,节奏舒缓,曲调优美,舞步悠雅,是老年人娱乐健身的极好形式,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其音乐为宫调式大三度五拍节,粗犷豪放,欢快热烈,舞步似踏火弹跳,先用一只脚跳三下成三拍,双脚落地成四拍,再换另一只脚起跳,如此不断反复,在腰的微闪,胯的扭摆,手的拍击挥跃和脚的踩弹跺跳中,展示了一个民族无限丰富的生命力。
“阿细跳月”的形式,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早期的《跳乐》,老幼男女皆宜,均可同场起舞。那时的音乐为2/4拍节,舞步简单原始,即每跨一步同时双手在自己胸前拍一下掌,腰微弯,当跨步拍掌的同时均适度地颤蹲一下。如此一步一拍掌的舞步贯穿于边唱边舞的始终,逆时针跳完一圈又顺时针跳一圈,无限反复,此为第一阶段。
发展到第二阶段时,男女均一只脚颠跳,跳完一圈又换另一只脚。拍掌,队形等均与一阶段那种形式无异,但此时的音乐已发展成5/4节拍,突出了阿细音乐中特有的135的核心音律为主体结构。此时出现了排跳与圈跳并存的形式。跳时两排或成圈,男的持乐器(多属二胡、竹笛及小三弦)边跳边奏乐而舞,女的则双手于腹前每拍一跳一拍掌。男女均微弯腰,主力腿屈膝微弯,按节拍每拍颠跳一次,另一腿则大腿前斜平抬,小腿自然下垂,跷脚尖,随身体的跳动略为左右摆而上下起伏蹬曳。女舞者每二十拍的后四拍则自然垂于曳腿转身(男舞者可转可不转),照此无限反复,此即今日的老人舞。
“阿细跳月青年舞”的历史要比老人舞晚得多,至今约70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40年代,大三弦青年舞已基本普及西山阿细地区。跳乐的节奏和曲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音乐以1、3、5三音为主干音,男子排成半圆形,和女子对跳。女子以拍三掌旋一转(360度)为基本舞姿。节奏欢快,动作简洁明快,坦荡潇洒,富有活力,很有气势,深得男女青年的喜爱。1949年7月,第一支西山文艺队对阿细跳乐进行了改编,增加了16 个不同的动作,进行了10多次队形变化,使原来单一的队形和重复的动作,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矫健优美,奔放热烈。
1946年,阿细青年在张冲将军的支持下首次到省府昆明公演,费孝通教授观后撰文《让艺术在人民中成长》 的时评褒赞,闻一多教授为阿细跳乐定名“阿细跳月”。1950年国庆,一批阿细青年进京献演,毛主席观看后还与演员们合影留念。1953 年10月西山北五区农会主席石国强,随贺龙元帅参加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第一次把“阿细跳月”带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把阿细跳月推向世界。1954年西山阿细人龙介仁和段培芝随中央领导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参加了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第二次把“阿细跳月”推向世界。粗犷的大三弦,热烈奔放的舞姿,欢畅悦耳的旋律,响彻了美丽的多瑙河畔,震撼了100多个国家的青年朋友们。
如今的“阿细跳月”已经完全打破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全面走出山村,走进县城,走上舞台,走出国外,成了许多重大晚会的压轴节目和各族人民高雅的艺术享受。1986年美国音坛把《阿细跳月》 乐曲列为最受欢迎的十大乐曲之一。1991 年阿细跳月艺术团赴京参加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以后部份演员先后到上海、深圳、新加坡、随中央代表团到西欧演出,把欢乐和友谊带到世界各地。1999年昆明世博会,阿细跳月三进会场。阿细跳月音乐为节奏演绎的健身舞走进大众广场和校园,以阿细跳月音乐为编演的杂技在国际上夺魁,阿细跳月音乐交响曲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2003年又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12频道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2015 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少数民族文艺展演获银奖,2018 年参加由央视在弥勒锦屏后海现场录制的跨年文艺晚会和《相约》。
目前,“阿细跳月”已成为西山阿细人全民性娱乐健身的一种广场舞蹈。如今整个西山阿细地区,村村寨寨都在跳,最小年龄五六岁,最大年龄80多岁,跳月骨干1000多人。在石钟鸣、毕华、李正德、杨文忠、武连顺、石光兰、梅志宏、毕刚等艺人的带动下,西山的阿细跳月日益精湛。各种文艺舞台因为有了“阿细跳月”而火一样的热烈奔放。彝族阿细人也因有了“阿细跳月”而豪情激荡。
彝族阿细文字失传已久至今不存,风情风俗与周边支系同胞和其他民族差异鲜明,自成文化独具特色。特色文化有大众歌舞阿细跳月、追祖遗风阿细祭火、创世纪史诗阿细先基、阿细摔跤、阿细杂耍(霸王鞭、刀叉舞、耍狮子、溜猴子)等。如今,阿细跳月、阿细先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细人所跳的舞蹈是“大三弦舞”,是由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讲阿细音乐文化,必谈阿细跳月舞蹈,因为它是阿细人的骄傲,彝族的自豪。一方面,以阿细跳月为领军的阿细跳月文化越来越受到外界青睐、钟爱。然而,另一方面,在阿细跳月的原生态地,精通阿细文化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市场经济的涌入,价值观的异化使年轻后生们走向城市后渐渐对祖传文化传承失去了兴趣。阿细彝区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保护和传承发展阿细跳月显然成为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1.发掘收集整理阿细跳月民间音乐舞蹈,着力培养一批“阿细跳月”的文艺骨干,推动阿细跳月的发展,使阿细跳月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阿细跳月音乐口耳相传,阿细先基调、嫁女调、指路经、哭丧调等多种曲调均由毕摩一代代的师徒相传承袭。面对如今阿细跳月“乐师”的渐行渐少,文化职能部门迫在眉睫的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发掘收集与保护。做好阿细民间音乐的普查,搞清音乐精髓,创作出群众喜欢并能够流传的歌曲。要分门别类进行录音、音意注释、彝汉翻译,制作光碟或印刷成书等。把阿细的音乐作品在各种重大节日节庆对外进行宣传推广,培养彝族阿细音乐的自尊感和自豪感,让优秀的阿细音乐享誉中外,树立在民族音乐中的崇高威信。我们要抓住优秀的音乐能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引导听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独白来体验。音乐能够直接打动观众的感情,这就等于在舞蹈与观众之间增加了一条感情的桥梁,使观众同舞蹈更加接近,从而打动观众的心灵,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民族大团结,大融合。
2.积极探索,做好非遗保护工作,鼓励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带好徒弟,对阿细跳月进行适当的创编,丰富其舞蹈动作,增加其艺术表现力。
阿细跳月口耳相传,所以师者愿授其艺,习者要心有灵犀,脑要灵活,用心唱记方能熟练运用。文化工作者要把传承和弘扬阿细跳月提升到理性战略高度来审视思考。努力争取政府文化职能部门把阿细音乐的发掘开发与弘扬作为建设弥勒旅游城市的重要内容作为突破口。在收集整理民间文化的基础上,趁年长毕摩、先基长者尚还健在,文化馆应牵头组织青年培训班,学习三弦、月琴、三胡、笛子、响篾的演奏、制作等。乡镇、村等基层组织要热心阿细音乐的传承与弘扬,动员一大批有志者、爱好者向老艺人学艺,续传文脉,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从而让阿细跳月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向着更高的艺术性迈进。
3.引进大批文艺工作者和媒体记者采风、体验,让阿细跳月走好走远。
经过几年的宣传,阿细跳月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在中国文化大繁荣的5G 时代,阿细跳月再也不能墨守“酒香不怕巷子深”,而要主动出击,聘请有威望的歌唱家来演唱阿细歌曲,通过拍摄M V,电影电视剧,微视频宣传片等方式大力宣传,使之能更好地发展。鼓励弥勒本土歌手录音出版专辑,举办各种彝族阿细音乐为主的音乐晚会及活动,避免在弥勒村寨红白喜事活动上视听到的总是外来的音乐舞蹈,让我们这些文化工作者内心感到揪心的担忧和不安。所以,只有通过主流媒体的宣传,才能改变阿细跳月在人们心里的认识和品位。
4.最大努力地普及演绎和弘扬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是阿细文化的灵魂。在原生态阿细跳月的基础上,必须让学有所好所专的艺术人才传承阿细文化,发挥好原生态的文化生机活力。弥勒西三镇希望小学1200名师生的阿细跳月课间操就是一个好样板;这种做法让孩子们对自己民族的服饰、乐器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我们必须要组织精干人员将阿细跳月传播到弥勒的每一所校园,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阿细跳月的种子。进一步把阿细跳月演绎成大众化的健身康体舞走上广场,走进社区,要因势利导编成简约的舞蹈进入百姓文化生活。
5.组织力量对阿细跳月进行艺术研讨,建立较为完整的彝族阿细文化艺术档案。
彝族阿细艺术档案的建立工作是弥勒彝族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记录彝族阿细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痕迹,也是艺术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数据库,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认识彝族阿细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方法上、内容上,深刻认识彝族阿细文化艺术档案的紧迫性,保障实现彝族阿细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要把能够体现彝族阿细的文化素材挖掘整理出来,做好科学的建档立卡收藏,为提高弥勒彝族阿细文化在艺术领域的知名度,做实基础工作。致力促进阿细跳月与全国各地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史料的需求利用。彝族阿细文化艺术档案体现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更是档案工作和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阿细文化艺术档案的建立完善,能够全面系统详细地反映出彝族阿细人一段时期内的生产、发展、教育的艺术成果,能够全面记录艺术家、艺术教育工作者对于彝族阿细文化艺术留下的足迹,是弥勒艺术发展的研究创作、教育交流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来源。
6.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使阿细跳月形成文化产业,带动地方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阿细跳月在弥勒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阿细跳月是祖先留下的文化产物,它是广大群众在现实社会中的一种精神寄托,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对于旅游而言,艺术创意是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而旅游是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平台,这就需要对阿细跳月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树立文化旅游品牌意识,以弥勒太平湖森林公园、东风韵旅游小镇、红河水乡小镇、可邑旅游小镇的发展为载体。在文化旅游项目中把阿细跳月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结合在一起,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对艺术本身进行打造创意与真实的立体艺术表演,达到艺术的创新发展与改革突破。要想实现阿细跳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价值,更需要深度挖掘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巨大潜力,使阿细跳月成为弥勒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最终实现艺术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总之,阿细跳月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弥勒打造山水康体运动休闲城市重要的推动力量。
在党的十九大春风的吹拂下,各级党委政府及民间组织要高度重视阿细跳月的保护、挖掘、传承、发展,这是一件大好事,它让我们看到了彝族阿细跳月及音乐传承发展下去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该在尊重民俗的基础上去传承和发展阿细跳月,才能准确地把握阿细跳月的特点,从根本上传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并且才能够真正在传承阿细跳月的过程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