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霞
摘 要 记得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确,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感觉数学对学生来说,就像一杯“苦涩的咖啡”,没有“一勺糖”的搅拌,就品尝不到香甜。若想在他们的心里撒播下兴趣,就必须去寻找那“一勺糖”。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联系生活去教學、去授课,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数学的乐趣 “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因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做到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研读文本,钻研教材,潜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树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这样,符合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才能有兴趣去学习,才能快乐地学好数学。
1引领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更是兴趣的发源地;数学就是用抽象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故事,让数学在生活的大舞台中大放光彩。因而,教师教学时,要时时刻刻地引领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做引线,一点点地去发现、去认识、去掌握、去理解。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设计了一个情境教学,让学生充当超市的售货员和顾客,让他们在买东西和卖东西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并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就这样,我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品尝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2创设美好的生活情境,让课堂有“灵活”性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们会学得主动,会在这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流程中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能通过实际问题感知、操作等活动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我在教学《面积》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了解1平方米有多大,我事先准备了1平方米的纸盒,让学生尽量多地站到盒子里,数一数看看最多能站进去多少人,使学生体会出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就这样,我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熟悉的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享受到了数学的乐趣,课堂也就有了活力,也充满了灵动性。
3组织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与其说课堂上学习是有乐趣的,倒不如说,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里尽情地感知,会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去进行100米赛跑实际验证,再体会1千米里面有多少个100米,使学生深刻理解了1千米=1000米。同学们在你争我抢的研讨中结束了这堂课,这样的教学安排真正融入了生活,从课堂上学不到的在生活中弥补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更抓住了学生们的心,让学生们从心底里爱数学,这种富有活力的生态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动手实践能力,更是体验到了生活真有趣,学习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4让数学融于生活,让知识情趣化
数学是学生在探索、思考、解析、交流中逐步完成的,这是一个抽象的没有色彩的过程,易产生厌恶感、恐惧感,有时还会感到无能为力。为消除这种现象,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移植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启发、引导中产生无拘无束的学生活动,设计一些情趣性的教学活动。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时,新课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了解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用顺口溜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印象(两数比多少,先把大数找,去掉同样多,多几少几就知道)。这样的情境化教学活动,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实际难题,让学生们记忆犹新,突破重难点,消除恐惧感,反而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唤醒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更可以引发学生们成为生活中的发现者、探索者,品尝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寻找到数学在生活中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许庆.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J].新校园(中旬),2017(05):140.
[2] 徐守均.让生活走进课堂,感受数学乐趣[J].新课程(上),2018(07):97.
[3] 黄爱勤.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3(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