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探索

2019-09-12 06:08郝丹
文教资料 2019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协同育人

郝丹

摘    要: 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解协同育人的内涵,从时代发展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增强协同育人的紧迫感,从组织建设上系统设计协同育人机制,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协同育人工作,更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协同育人成效。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协同育人    应用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推进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作为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上的重要延伸,协同育人不应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而应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更广泛意义上把握其内涵、目标和机制。

一、从系统论视角理解协同育人内涵

从概念上讲,协同是系统中的各方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采取的相互配合和合作行为。系统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属性不同,但处于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作为一个系统,高等教育通过高深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这一重要的社会遗传和进化的机制融入社会整体系统和宏观结构之中,并将高等教育的变革发展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发展紧密地联系一起。从这个角度看,协同育人就是要求全社会必须树立起人才培养的系统观念,高等教育及内部要素与经济社会大系统在人才培养中相互协作、形成合力、职责共担,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从宏观上,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源自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系统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量需求和结构性需求,统筹规划高校的区域布局、学科专业、层次类型,政府和社会要积极给予高校办学的必要支持,提高高等教育宏观质量。

从中观上,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术、经济与知识紧密结合,推动着现代大学不断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會的中心,加强产学研结合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高校探索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机制,通过学科共建、平台共建、项目共建、队伍共建及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全方位合作与共同发展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

从微观上,高校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新要求,通过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机制与平台,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形成联合培养人才的工作体系与格局,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与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建立政产学研合作育人全社会支持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为此,从系统论角度,立德树人这个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全社会夫才培养共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需要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为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宏观层面是国家制度方面,为协同育人提供政策指导和外部支持;中观层面是办学体制层面,为协同育人提供实施平台和工作机制;微观层面是人才培养层面,是协同育人的核心和落脚点。

二、系统化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职能的不断演化和对外扩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大学治理结构必须与时俱进,从象牙塔走出来,主动建立高等教育与行业产业互动的机制、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机制,从本源上为协同育人搭建战略合作平台,提供组织保障。

(一)在宏观上,建立高等教育与产业行业的互动机制。

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功能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结构。

1.做好教育规划的顶层设计。国家要推进宏观政策研究,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和层次结构的规划,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析和预测,科学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同步规划制度,建立高校学科专业信息公开制度,引导高校主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类型层次结构,提高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与社会经济需求结构的一致性。

2.构建教育与行业互动机制。高校主管部门要积极发挥行业在教育与产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积极推进高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上的对话与协商,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行业学院或产业学院,做好各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健全专业预警机制,对专业点设置过多、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预警,引导高校做好学科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确保高校这一人才培养供给侧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侧的全方位融合。另一方面,在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高校主管部门要主导构建有高校教师、行业企业人士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或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在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搭建“桥接组织”,并充分发挥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这些桥接组织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需求预测、就业准入标准等重大政策方面的指导、评估和监督作用,保证教育与产业的全方位合作与同步发展。

(二)在中观上,建立协同创新的高校办学体制。

目前,地方高校对“大学展示出市场化的行为特别是对外部资金的竞争”及“将企业家精神引入大学内部的经营管理”等大学发展新理念和新态势缺乏敏感,往往将以往的学术研究型大学视之为组织发展的基准和模子,组织结构相对传统,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校向外拓展与协同创新的组织及制度支撑。现代大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地方高校的组织结构和办学体制更需要“突破原有的自成一体、相对封闭性,主动构建一个基于知识应用的开放性组织体系”[1]。与此同时,作为地方政府投资和管理的高校,其成长和发展必然受到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加强与地方政府、本区域的行业组织和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形成开放性的办学体制,对于地方高校尤为重要。

1.推进校地协同组织。改变高校内部相对封闭的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内在必然。在措施上,地方高校要主动与政府、企业共建研究基地、项目开放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实践,推进资源与成果共享;在组织上,通过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积极构建行业企业直接参与高校治理的办学体制,“英国各大学理事会成员的1/3至2/3是政界商界知名人士,这就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大学与社会的广泛联系”[2]。

2.探索校校协同组织。通过建立高校联合会、高校教学联盟、大学校长协会等高校间常设性协调机构,积极推进高校在规范人才培养标准、联合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与专业认证等方面工作,推动同类型或同区域内的高校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资源互补,促进互利共赢。

3.创建开放性高校组织。除了有外部的教育与行业互动机制与系列“桥接组织”的支持外,高校更应主动建立与社会对接的系列开放性组织。比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要,可以建立符合学科专业发展实际要求的‘前摄性的新职能与新机构,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发展战略联盟等若干官产学战略合作联盟”[3];又如以服务区域经济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组建学科间和跨学科组织,形成协同创新的研发中心;或者与行业企业共建行业特色学院,系统化推进人才培养培训与科技服务。通过一系列开放性合作平台或行业特学学院的建设,为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集聚和奠定坚实的组织、资金、资源和人脉基础。

(三)在微观上,建立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必须改变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和实施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1.改革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学科专业结构是高校的基本架构,决定着大学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甚至校园文化特色,决定着学校的整体布局结构和长远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发展的协调与适应,地方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积极对应产业集聚群与行业结构链,打造学科专业积聚群;要把学科专业对产业链价值的提升能力作为学科专业设置的标准,通过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学科专业集中度,增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度和应用性。

2.改革培养目标定位机制。长期以来,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制定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话语权和決定权完全属于高校自身,企业行业等人才需求侧的参与感极弱,势必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程度滞后或失误。为更好地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前瞻性,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程中,不仅要走进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类型、业务规格和综合能力的内涵要求,更要创新组织形式,在人才培养上给予企业行业等人才需求侧足够的话语权,比如:吸纳一定比例的企业行业专家健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由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行业专家等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等类似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的议事决策作用,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与社会发展、企业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3.改革课程体系设计机制。课程是专业的基本单元和载体。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形成可操作性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和关键。为此,高校要聘请一线熟知人才需求、职业准入标准的行业协会成员、企业专家等组建开放式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或课程教学指导委员,参与学校的课程设计,确定相关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岗位需求的有机衔接。

4.改革课程教学组织机制。高校以往的课程教学传授的主要是学科性知识,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经验性知识与学科性知识同样重要,经验性知识更多的是要在生产现场等实践场所直接获取。目前,一些地方高校探索形成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企业+学校的“双课堂”,共同组织实施了诸如项目化教学、企业现场教学等,课程教学组织机制和形式的创新有助于经验性知识的获得,推进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构建系统化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保障

当前,虽然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双方主动性、积极性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4],还没有产生集成效应,特别是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上还缺乏历史的积淀和相对成熟的运作机制,也缺乏社会知名度和认同感,在探索实施协同育人机制上存在一定难度,特别需要破解制约协同育人体制和机制的障碍,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要准确把握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追求利益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和目标。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有着各自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技术创新需要多学科、专业协力研究,而高校恰有良好的育人传统和学科门类齐全等优势。高等学校能不能走出去,企业愿不愿合作,关键是高校能不能提供企业所需的技术创新支持。学校有义务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问题将成为校企双方共同攻关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任务。

(二)要统筹构建各方资源共享机制。

在产学研合作中,涉及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协同各方的职责、权利、义务。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为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放实验室、研究项目和生产基地提供政策支持,如:江苏省政府先后与教育部、财政部、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家部委和行业企业共建13所高校。

(三)要探索建立配套的管理工作机制。

高校不仅要在学生遴选、学籍学位、奖励资助等重要环节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加强沟通配合,高校内部也要整合各院系、专业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共同支撑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人员协同管理机制,进一步改革人事聘用制度及考评方式。一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行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人员的实质性互聘,高校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一线人员到高校任教;二是明确互派人员的工作职责,共同研究制订人事考评、职称评聘及薪酬办法,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参考文献:

[1][3]徐立清.我国应用型大学的组织特征与体系设计[J].江苏高教,2013(9):25-27.

[2]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2-135.

[4]刘震,江珩.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8(07):50-54.

本文为“十三五”宁波市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于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混合型办学机制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应用型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