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媚千红总是“花”

2019-09-12 06:08岳文燕杨玮玮
文教资料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古诗初中语文

岳文燕 杨玮玮

摘    要: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花情有独钟。古诗中“花”常以百媚千红的姿态出现,本文针对初中古诗中“花”的意象试作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    花的意象

“花”常常被古代文人当作感情寄托运用到诗词当中,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气质,可以给予作者创作思路及灵感,不同的咏花佳句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陶渊明爱菊,陆游爱梅,周敦颐爱莲,黄庭坚爱水仙,我们在学习关于花的古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古人敏锐的生活触觉及丰富的内心世界,领略花的意象之美。古人对于主观情感不能或不愿借用正常客观语言表述时,就会从身边的环境中找出某种客观的事物当做载体,达到立象尽意的目的。

一、初中古诗中关于花的意象传达

花的外部刻画,对于古代文人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个时节不同,人对花的意象表述也不同。春天万物复苏,百花满园,会让人心生欢喜,就有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感慨。夏天花海繁盛,使人沉醉,就有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印象。秋天风淡云清,秋高气爽,就有了“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的即视感。冬天万物凋零,冰天雪地,就有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傲骨英姿。花更多是体现古人的性格。古诗中对于“花”的理解不仅存在于花朵娇艳欲滴的外表,更对于花的内涵所象征的本质进行描写。李清照曾经以桂花比喻自己具有诗书才情、风流才气,词句中用暗香、性柔、标榜自己品性异常柔和,有独特的风韵,读起来令人爱慕不已。引用梅花和菊花强调性情淡雅,不似牡丹、月季等这类花争奇斗艳,其香气深远,清新脱俗表示自身内敛含蓄,明眸善睐[1]。

自古文人就喜欢亲近自然,对于自然的崇尚是祖先的生活自发和情感自发。这种自然界的物象,在艺术创作上都不是随意出现的,大多肩负着比兴、喻托之意,这种承载着某种借物比意的方法,就称为“意象”。古诗中对于花的意象描写数不胜数,大多以表达作者遭遇和心境。常常在诗词中以花明志,因为花朵的外表娇美和内在品格总能激发人们的创作欲望,不同的花在不同花期有着别样的灵气。

二、以花烘托喜悅闲适的心情,表达对生活赞美和热爱

在自然界中,花草树木随着春夏秋冬不断更迭交织。花作为其中最美的一员,它的蓬勃生长、绚烂幽香使古人趋之若鹜,所以世人对花情有独钟。通过对花的描写和引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即使诗人处在人生的谷底,也能以花明志,从中找到乐趣,给予自己心灵的慰藉。

卢梅坡《雪梅》中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傲骨的敬佩。诗圣杜甫一生命运多舛,生活穷困潦倒,却始终心系天下,关心百姓,他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作者安逸休闲的田园生活,反映出了内心的豁达与爽朗[2]。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是诗仙李白的著名诗句。诗仙的诗向来以放荡不羁、洒脱飘逸为主。这样的诗以花为意象,寄托了他放松悠闲的心境。诗人孟郊潦倒一生,人到中年晚期才中进士。当他进士登科后创作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以此形容他那时那刻兴高采烈的心情,如沐春风[3]。

三、以花比喻美人和美好事物,感叹岁月和时光的流逝

花是自然界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古人经常将美好的事物、美人和花相提并论,相互旁引。但是再美好的事物,也经不住岁月的流转。人们看到年复一年花开花落,禁不住感叹岁月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在这类诗词当中花的意象经常是表达美人迟暮、韶华易逝,具有岁月的沧桑感。

例如著名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将人与花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红颜和美好时光的眷恋,又反映了时光如水一去不回的伤感心情。王国维的《蝶恋花》“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也是千古流传,上半句是说花迟早会凋谢,下半句指人青春也会逝去,读起来有一种凄凉之气[4]。

桃花在古诗词当中,经常用来形容美人及美好的事物。如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表面上看似描写桃花盛开的景象,实则是借物起兴,描写在二八年华的女子,娇媚可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的诗句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前两句描写佳人和桃花是何等的艳丽,给人以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后两句表达了佳人已不在,只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心头,眼前却充满了惆怅与寂寞。

四、伤感国破家亡的凋零,江山易主的沧桑感

花本身代表着繁华茂盛,但是在国破家亡、江山易主的情况下,作者又赋予了花沧桑的质感。文字中表达芳华飘零的景象,会让人不禁联想到破败山河、国势衰微的现状。此时花的意象具有普世情怀和伤逝情怀。

宋代著名词人蒋捷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他的《一剪梅·舟过吴江》中“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渡 一作:度。桥 一作: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浸透着深刻的国破家亡独特体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这首词中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谓千古名句,一代代传颂,作者借樱桃和芭蕉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体现时光的飞逝,更表达出了韶华易逝,年华不再的悲叹。

李煜作为唐后主,他的身世可悲可叹,其中《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中将“落花”和“流水”比喻时代变迁和世事无常,读上去凄美异常,看着文字就能让人体会亡国之君的那种落寞感[5]。

五、渲染离别的气氛,表达对情人故土的怀念

我国古代历经无数个王朝。古人或因谋生,或因战乱,不得不出走远游。诗人与亲人、朋友、爱人总有离别和相遇的情景发生。借助花草树木为意象,抒发离别之苦、相思之泪、故土情深等感情。花因为花期不同,展现芳华的时间较短,常被诗人引用比喻人们的聚散匆匆。

范云《别诗》的“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说的是春天初放的花一般是白色。“昔去雪如花”指的是当年离开的时候,雪就像是花一样飘落,“今来花如雪”就是指现在我回来了,花开得就像是雪一样白艳。表示作者感叹自己离开太久,已经过去了一年[6]。

又如元代张鸣善的《普天乐·咏世》:“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表达了作者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读起来充满伤感情绪[7]。

六、感慨花败凋零的落寞,叹息人才变质和人生意义

古代诗人经常将花朵指向个体,花开花落本是花朵的自然规律。当花开时,繁盛叶茂,欣欣向荣,诗人常以此比喻年少时光或得意的人生阶段,诗词中透露着意气风发、风头正劲。但是当花期要结束的时候,花败凋零的落寞景象跃然纸上,常用来指人才的衰落和人生的落寞。

如屈原的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感叹人才的变质,不再忠心为国,而是寻求私利,所以诗中发出感慨,愤怒指责昔日忧国忧民的人才变得苟徇私利起来,如同芳草变成了茅草,哀叹世风日下的气象[8]。

苏轼一直都是一个乐观豁达的词人,在他的诗词中花儿凋零萎谢,常用来比喻人的自然衰老,虽然伤感,但是词语中透露着通透奋进的意味。他的《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其一》中写道:“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久旱复遭雨,纷披乱泥沙。不折亦安用,折去还可嗟。弃掷亮未能,送与谪仙家。还将一枝春,插向两髻丫。”讲述“不折”放任不管的状态,但是又有无用的遗憾,心中也是感叹不已,暗喻指人虽不能在位高权重的位置施展抱负,但是不能自暴自弃,依然要活出自己。苏轼不仅是讲述花的命运,更是参透了人生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花”这一文学意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大放异彩。古诗当中咏花的佳句数不胜数,教师应多引导学生阅读古诗,深究诗词中“花”的特征和运用,古人通过花的各种表达,向我们传递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变迁、情感变化、忧愁喜悦等生活画面,很多古诗都以花推动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和品质,抒发情感。总而言之,花在古诗中给我们带来诸多方面的感受,“花”作为具有多样性的文学意象,值得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焦杰强,孟苛,吴丽萍.浅谈中国传统诗词花意象的现代激活[J].青年文學家,2018(33):76-77.

[2]张瑜.古代诗词中“花”意象的美学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8):38-39.

[3]王子和.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J].速读(中旬),2019(1):214.

[4]王丹.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18(12):156.

[5]刘霞.李清照的“花花世界”——李清照词中“花”意象浅析[J].赤子,2018(3):138-139.

[6]孙佳楠.浅析古典诗词中的梅花意象[J].文存阅刊,2017(4):173.

[7]焦杰强,孟苛,吴丽萍.浅谈中国传统诗词花意象的现代激活[J].青年文学家,2018(33):76-77.

[8]孙晓艳.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的诗歌意象探析——以花意象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8(4):44-47.

猜你喜欢
古诗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古诗中的鸟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