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波
星期一,曹老师的“最后一节课”结束了,她双眼红红的,我可以想象师生挥泪告别的场面。课间休息同学们都没有出教室,女孩子们还在抽抽嗒嗒地哭。
记得很清楚,那天早上学校公布,由于工作需要,初二一班的英语教师曹老师将调到别的年组任教,另一位老师周二正式接替她的课。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对于十几岁学生们来说,一时很难接受,我们知道,他们是那么喜欢曹老师,这么突然要换老师,我能想象他们会怎样,分别总是痛苦的,无论新来的老师有多好,他们接受起来也需要时间。这是人之常情。
铃声又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
我说:“同学们,我知道大家此时心里很难过,我和你们一样,都舍不得曹老师。”孩子们的情绪稳定了一些。于是,我就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来自《卡耐基的成功之道》一书,名字是: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有一天,学生们在科学实验室上卫生学,任教的波尔·希朗得韦因博士在讲桌上摆上一只牛奶瓶。学生们不明白:他们的课程与牛奶有何关系呢?正在迟疑时,博士突然起身将牛奶瓶拿到洗手槽边,有意无意地重重放下。牛奶瓶一下子破了,博士大声说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懊悔!”
接着,博士把我们叫到洗手台边,指着那只已破损的瓶子说道:“请你们仔细看!我希望诸位在以后的岁月中始终铭记这个教训——牛奶已流到下水道去了,任你如何顿足懊悔,也无法收回一滴来。假如事先稍加小心,也许不会把瓶子弄破,但现在谈'假如'为时已晚了,我们所能做的乃是:把这件事完全忘记,将自己的精力转移到下一件事情。”
“同学们,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了,学校给你们换了新英语老师这是事实,我们无法改变,你们明白吗?学生们的表情舒展了,有的还微笑地看着我,我知道他们明白了我的意思。
接下来,我尽我所能地介绍了新老师的一切优点,然后郑重严肃地问:“这么优秀的老师给你们上课,大家更该想一想,怎么做才能更快的提高成绩呢?上课不回答问题行不行?作业不认真完成行不行?如果谁想故意难为新老师,那老师告诉你们,他是最愚蠢的人,因为学习好坏是自己的事,和谁教无关。”
“老师要看看谁的适应能力最强,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把英语提高上来。适者生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哪?”
“有!”听到这一声响亮的回答,我的心也沉静了。
首先,我教他们学会接受。
我先运用同理心技术,这种方法要求老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感同身受的方式,体验学生的主观想法和情绪,他们就会在痛苦不堪之时发现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人如此理解他,使他们感到温暖。我们一定要理解他们因换老师而带来的困惑与不安,明白他们的心里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让他们痛快地哭一场,发泄一下心中的负面情绪,告诉他们自己也一样难过,也刚刚流过泪,他们的痛苦有人分担。
在用讲故事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听懂故事,从中达到“自助”的目的。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会接受是一种智慧,如果做不到,就马上投入到另一件事情上去,因为摆脱痛苦的办法除了时间,还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我想我们也可以根據自身特点,讲自己人生中,学会接受现实的例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效果会更好。让他们自己领悟:换老师是现实,痛苦无济于事。接受它,适应它。
其次,学会适应。人生活在世界中,经常面对各种变化。心理健康的人能建立积极的适应机制,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变化,当环境、社会发生变化时,个体能做出相应的变化,使个性与环境相协调。
在学会接受现实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进行这一步,就是学会适应。否则,效果不会好。
首先,我们可以尽最大所能介绍新老师的优点,但也要抓住有些学生欺生的心里,先给他们以警告,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学生们会不自觉的想到要给新老师以难看,他们觉得这样做才对得起以前那位老师,我想我们也许都有这方面的个人经历,所以一定要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其次,运用学生好胜,争上游的心里,比比谁适应能力强?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适应能力是一个人与客观环境快速融合的过程,无论在动物中,还是在人群中,“适者生存”永远是真理。
反思:上面的道理看起来简单,但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大有裨益,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当他们遇到挫折,面对自己无力改变的现实之时,也许他们会想起那个“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的故事,学会接受现实。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运用了讲故事的方法,让他们听懂故事,从中达到“自助”的目的。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讲自己人生中,学会接受现实的例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效果会更好。
在学会接受现实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进行第二步,否则效果不会好。在处理第二个问题时,我抓住有些学生欺生的心里,先给他们以警告,又运用了学生好胜,争上游的心里,比比谁适应能力强?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事实证明,我的学生在这次换教师的风波中,过渡得很好,很快接受了新教师,并用多种方式表达了对以前老师的爱。这也是我想达到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