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政建设中的时代性意义

2019-09-12 12:19上官晴天
大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艺思政时代

上官晴天

【摘 要】 红色电影是时代的产物,红色电影蕴含着“红色的”时代性精神,符合新时代的中国精神的前进方向。在高校思政建设视阈下,利用红色电影进行三全育人,发挥红色电影的意识形态价值、教育价值、文艺价值,把握红色电影的时代性以及高校思政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时代性意义。

【关键词】 红色电影 思政 时代 文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性特征,为新时代我国文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红色电影是时代的产物,见证且影响着时代,在高校思政建设视阈下,把握红色电影的时代性以及高校思政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电影的“红色精神”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红色电影时间跨度广,从广义上说,它的生成是与中国共产党开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领导文艺事业的过程相伴随的。红色电影的“红色”具有政治性,在新时代,“红色”的意义在延伸,包括了革命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强起来”的时代性精神。有人认为,“作为大众艺术,电影在,传承民族精神、传播主流文化价值的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影实现感性层面共同认同的文化价值远比权威式的教育更加深刻、更富成效。”[1] 这里体现了电影在中国传承民族精神、主流思想的重要作用,红色电影恰好就是中国精神的“活的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新时代青年提出了“六点希望”,呼吁青年要与时代同行,要“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为身处高校的青年大学生指明了方向。而红色电影的传承的时代性精神恰好与新时代青年的前进发展方向是契合的且相互联结的,红色电影中一直传承着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而新时代青年传承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两者有着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内核。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去把握红色电影与高校思政的关系,这有助于大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体悟时代性精神,以文化认同、价值观塑造的方式提升自我的理想信念。

二、利用红色电影进行“三全”育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这表明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所要秉持的原则和方式,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

红色电影中的政治性和审美性与高校思政工作的育人性有着相同的时代指向性,利用红色电影进行“三全”育人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拓宽了思政建设的可能性和丰富性,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的规律。红色电影作为思政建设的载体,它具有意识形态价值,教育价值以及文艺价值等多种价值,立足于此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具有可行性。

1.发挥红色电影的意识形态价值。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围绕“立德树人”,坚持的是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努力培养的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共和国是红色的”,红色电影是“红色”的,红色电影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发挥红色电影的意识形态价值意味着要结合高校的办学实际以及思政工作的针对性进行红色电影的播放,可结合国家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高校主题教育活动,全方位弘扬社会主旋律。

2.发挥红色电影的教育价值。做好高校的思政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尤其是利用好思政课这一平台。思政课是每个高校的必修课,近代史纲要、思想品德、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育价值极高,但时有出现传授形式枯燥陈旧的缺憾,而红色电影则弥补了这一缺点,将理论与具体的时代画面有机结合,凸显思政教育的形象感、体验感,有助于学生领会其中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发挥红色电影的文艺价值。红色电影作为中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递中国精神和思想、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文艺创作者对时代的艺术记录,有着提升学生美育、德育以及文艺审美等作用。高校思政中的三全育人与学生的通识教育是相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红色电影能够发挥“文以化人”的作用,增強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深化家国情怀。

一直以来,红色电影是文艺创作者紧扣时代主题而创作的作品,是立足于人民群众而回答了时代课题的产物。与此同时,新时代的高校思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准确把握红色电影与思政工作的时代性意义有利于两者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卫华.中国电影中的“红色文化”研究[J].电影文学,2018(15):31-33.

[2] 舒能.谈红色电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引导作用[J].大舞台,2015(10):189-190.

[3] 沈洊,陈燕,德纯.论借力经典红色电影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大学教育,2016(06):67-68+71.

猜你喜欢
文艺思政时代
1942,文艺之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