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

2019-09-12 12:19俞春勇
大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

俞春勇

【摘 要】 互联金融时代下,多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冲击,不仅流失了大量的客户与资金,还失去了传统优势,被迫转型。基于此,商业银行有必要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储备互联网人才,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出全新的金融产品,进而才能与互联网金融相抗衡,抢占市场份额,获得长远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冲击 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产生了多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第一,第三方支付模式。该模式最初设计是面向电子商务平台,为交易双方提供担保的系统,该系统由第三方机构组建,以实现资金暂时存储等功能。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也在加速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为线上交易服务,而是将业务发展到线下。第二,互联网理财模式。这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型金融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理财公司借助网络平台,诸如建立相关网站等,推广其理财产品;其二,互联网企业与理财公司开展合作项目,理财公司借助互联网企业的力量和平台推广其自身理财产品,或者,二者合作开发全新的理财产品。第三,网络银行模式。传统银行的网络平台,不仅承担了银行的日常业务,还承担了诸如融资、理财等金融服务项目。网络银行的出现,不仅给用户提供了诸多便捷,更提升了银行效率。第四,P2P模式。资金提供方和资金需求方可以利用网络发布和搜寻相关信息,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进行交易,其特点在于双方均为个人。第五,众筹模式。众筹是面向大众的一项集资活动,可以将大量的小额资金聚集在一起,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相应的,投资人也可以获得与投资金额对应的项目分红。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用户数量暴增。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第二,业务种类不断增加。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提供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项目,诸如理财产品、线上交易、面向个人和企业的小额贷款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客户群体来讲,改变了其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理财理念,为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全面掌握客户相关征信信息和资产信息,在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规避潜在风险。第三,交易成本降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线下业务转移至线上,一方面,诸如线下客户需支付的工本费、咨询费等相关费用、银行维持物理网点运营所需的相关费用等,都得到节省;另一方面,线上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业务的申请审批流程,大大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获得政策支持。随着国家政策逐渐放宽,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今非昔比,而互联网金融借此契机,凭借其独特优势吸引了大批用户,迅速抢占市场。第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网络平台基础之上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推动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三,目前金融市场的失衡。传统金融市场中,客户群是弱势方,市场由银行主导,导致了严重的供需不平衡,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互联网金融以客户为先,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需求,进而使其拥有了广泛、忠实的客户群。互联网金融凭借其独特优势迅速发展扩张,强烈冲击到了商业银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冲击银行业务,抢夺银行客户。互联网金融秉持客户第一的理念,借助大数据,进行海量的客户信息收集与分析,进行客户侧写,分析客户特点和需求,借助网络平台,有针对性的向客户群体推送不同的金融服务产品。这导致商业银行损失大量客户,伴随大量资金的流失,不仅弱化了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角色,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正常运营、盈利、乃至生存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互联网金融以其方便快捷等特性,吸引客户将资金从商业银行转移至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户的资金存取便捷,方便购买理财,利率更高;又如,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其网络优势,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和个人选择互联网金融平台申请贷款等业务,相比于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降低了融资难度,更降低了放贷风险。大量的客户和资金从传统商业银行流失,影响商业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使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二)减少银行优势,降低银行手续费。传统商业银行由于拥有政策支持,在金融市场中,一直拥有绝对优势,在客户群体面前,更是绝对强势方。商业银行凭借自身的先天优势,收取名目纷繁复杂的手续费,作为弱势方的客户只能被动接受。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客户拥有了更多选择,无论是在线支付、转账成本、还是贷款审批、理财产品等多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秉持客户第一的理念,为客户带来更为优质的用户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了留住客户,不得已要降低甚至取消各类额外费用,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以此换取发展的机会与空间。

(三)迫使银行转型,发展互联网业务。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国家的金融监管政策逐渐放宽,由此导致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由严格监管状态逐渐走向市场化。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势必会造成一定损失,由于利率市场化,导致负债成本上升,商行已经无法单纯的依靠存款实现盈利,同样,也是由于利率市场化,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会受到影响,因而,依赖利差业务维持商业银行的运转困难重重。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盈利的方式更多样,而且对于用户来讲,业务流程更为便捷,相关手续费用更低。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是极具威胁性的存在,因而,商业银行必须摒弃以往依赖于利差业务的单一模式,只有推出全新的金融服务才能与互联网金融相抗衡。

三、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网点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面对互联网金融所带的挑战和冲击,商业银行要做的,首先就是轉变自身理念,向互联网金融学习,以客户为第一位,尽可能的满足客户需求、满足市场需求,商业银行再也不是传统金融市场里的龙头老大,想要在当下的金融市场中生存,必须做出质的改变。其中一项重点内容,就是网点转型。首先,网点转型的思想要传达到每位网点工作人员,在保证日常工作稳定进行的同时,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转型工作,促进转型成功;第二,加快流程整合,完善网点服务,将更多业务下放到基层网点开展,同时完善基层网点软件操作系统、提升人员素质,提升基层网点的整体实力;第三,深化公私联动,带动业务转型,通过客户互相介绍,为理财、贷款等业务带来新客户,同时,商业银行也应将借贷项目拓宽到个人和中小企业,不能局限于大型企业,尽量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向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服务质量看齐。

(二)开展业务创新,简化业务流程。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单一、手续繁琐,无力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基于此,商业银行应从两方面着手。其一,简化业务流程,降低融资成本与难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其二,推出新的金融服务,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找寻市场切入点,积极研究推广新产品,例如针对在校学生,可以与学校开展合作,推广校园卡金融服务,针对电商平台,可以积极开展合作,收取相关手续费用。同时,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利率逐渐市场化,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利率变化,注意其对金融产品的影响,不断对本行推出的金融服务进行调整,最大限度保证客户的权益。此外,商业银行还应积极开展电子银行建设以及自助渠道建設,增加客户黏性、拓展业务渠道,进而保证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三)加强数据分析与挖掘,培养互联网人才。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客户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进行用户侧写,明确用户需求,进行相关服务推广,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借助用户数据分析,全面评估用户的信用情况和资产情况,将信贷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相比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传统商业银行在该方面有所欠缺,但商业银行应针对此,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凭借自身的客户群、资金、人员组织等优势,积极建设相关的互联网业务平台,挖掘分析客户信息,一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客户群,推广不同类型金融服务,吸引更多用户的同时增加用户黏性,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降低双方的信贷风险,保护双方利益。这一切的实现,都是建立在有充分的互联网人才储备基础之上的,因此,商业银行内部需要抓紧培养互联网人才,可以与相关院校签订人才输送协议,或者聘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员工网络技能和专业素质。

(四)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以考虑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合作。商业银行可以与第三方支付公司接洽,开展合作,进行用户数据挖掘与分析,有效推广自己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用户信息共享,尤其在贷款业务方面,最大程度地规避信贷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互联网金融尚处在发展初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可能带来一定的市场风险,因而商业银行要加强自身的监管,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尽可能满足市场要求,实现长远发展。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保证商业银行的良好运转,保持其在金融市场的地位,商业银行必须适时做出改变,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推出全新金融产品,着重培养人才,积极开展互联网领域合作项目,最大程度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进而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美佳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2):173—175.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