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琳
廊坊,一座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的新兴之城,一座“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的要塞之城,一座“贯穿人类历史印记”的历久弥新之城。廊坊,总面积6429平方公里,全市下辖10个县(市、区),常住人口483.7万人。近年来,廊坊市全力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京津走廊的区位优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基调,按照“把廊坊打造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体验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书法城”、“中国合唱基地”、“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在城市的成长历程中,公共文化场馆的建设发展,对于打造京津走廊宜居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名片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廊坊市公共文化场馆分布概况
廊坊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1个:廊坊市图书馆、广阳区图书馆、安次区图书馆、大厂县图书馆、香河县图书馆、三河市图书馆、固安县图书馆、永清县图书馆、霸州市图书馆、文安县图书馆、大城县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11个:廊坊市群众艺术馆、广阳区群众艺术馆、安次区文化馆、三河市文化馆、大厂县文化馆、香河县文化馆、固安县文化馆、永清县文化馆、霸州市文化馆、文安县文化馆、大城县文化馆。博物馆10个:廊坊博物馆、霸州市博物馆、霸州市自行车博物馆、李少春纪念馆、固安文博馆、香河文博馆、三河博物馆、胜芳民俗博物馆、中国棋院国安棋牌博物馆、中国管道博物馆;美术馆3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廊坊文联美术馆、壹佰美术馆、刘凌沧郭慕熙艺术馆;展演中心10个:壹佰剧院、明珠影剧院、管道影剧院、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香河文化艺术中心、李少春大剧院、固安大剧院、三河影剧院、大厂民族宫、霸州中华戏曲大观园。
近年来,廊坊加大城市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使用工作力度,让公共文化场馆成为一张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打造“京津冀文化体验名城”、“京津走廊明珠,生态宜居廊坊”。
二、公共文化场馆是建设宜居城市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廊坊市紧抓发展机遇,经济社会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大幅提高,主要指标实现增比进位,发展速度领跑全省。同时,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6.22%,绿地率达42.9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3平方米,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目共睹。在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都有长足进步的基础上,人们会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获得与满足。就目前全国营商环境评测工作中增设“文化开放与包容”指标便可见一斑,此项指标的重点考核内容便是公共文化场馆建设运行情况。不难看出,城市经济要发展,绝对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发展,宜居城市不仅强调生态宜居,更应注重文化宜居。
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场馆为什么能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市民对于城市的宜居感受呢?
首先,这是由公共文化场馆的属性决定的,所谓公共文化场馆,它的服务对象面对的就是全体市民及往来游客,文化场馆功能的完善,群众参加参与到公共文化场馆的活动中的活跃度和占有量,直接体现了整个城市的综合市民素质。尤其是目前整个社会对于文化的关注度在逐年提升,如果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能够很好的满足市民对于文化的学习交流与需求,那么势必会提高整体城市品位。
其次,随着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和前瞻性,众多公共文化场馆的设计、建设都特色鲜明,极具区域文化特色。如市区文化艺术公园中,围绕梦幻湖建立了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和市博物馆,三座建筑既有现代感十足的群艺馆、文化气息浓郁的图书馆、也有古朴庄重的博物馆,公共文化群落的规划,对于市民在文化的享受中做到了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再如大厂的民族宫,汲取了当地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把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手法结合起来,建筑外型独具民族特色,成为当地的一到靓丽风景线。另外,文博类公共文化场馆,在城市建筑文化中具有示范作用,因为博物馆是收藏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所以在现代的城市规划中,我们往往会保护和保留这些建筑物和艺术文化,或者通过复原、重建或仿制,形成具有城市历史特有文化风格的文博类公共文化场馆。
三、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助力宜居城市建设
文化设施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阵地,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要件。要建成市县乡四级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完成公共文化覆盖的“最后一公里”。一是按照政府《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已建成3000个以上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20年完成全域内的建设工作。廊坊各地应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统筹整合宣传文化、科学普及、农技推广、卫生计生、便民服务、体育健身等设施,做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二是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类主体在城市文化场馆提升工作的作用。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场馆建设运营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采取投资建馆、社会运营、捐资捐物、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备等形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三是以公共文化场馆为基地,不断培育和擦亮文化活動品牌。组织和培育一批“叫的响,质量优,受欢迎”的文化品牌活动,如组织开展“大美廊坊”文化艺术节、“梦想如歌”合唱艺术节、“月来月有戏”精品演出年、“双百·三梦”优秀美术摄影作品巡展、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文化消费季”、“廊博伴我成长”、“书香廊坊”读书会、“和声廊坊”京津冀合唱音乐会、京津冀京东大鼓书会等品牌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场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文化标志,是人们阅读城市、体验城市的首选场,是城市宜居指数的重要体现之一,既能彰显城市的特色和魅力,也能揭示每个城市的地方精神与文化特质,为京津走廊宜居城市的建设推进留下浓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