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守全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基于爱的教育才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照亮他们人生的道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因此,教师要把爱的金种子无私地撒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让他们都能享受到班主任爱的阳光雨露,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案例背景
李×,高二(3)班的女生。在我们心中,高中的女生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朝气,给人纯净、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陪我一起去看流星雨》中清纯可爱的楚雨荨。李×则恰恰相反,她的出现足以让你大跌眼镜。邋里邋遢的穿着、毛糙的头发、不苟言笑的表情,打破你对高中女生所有美好的幻想。此外,教室里最安静的角落永远是她的“专属座位”,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丑小鸭”一样。再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班里很多学生都忽略她的存在。她永远躲在没人注意的角落里自顾自怜。她是高二这学期转到我们班的,听说在原来的学校经常被欺负才转到这里。刚开始,我也找她谈过几次,可是效果却不明显。她这样的性格不仅不利于学习,还会影响她今后的生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改变她呢?通过调查,同学对她的了解也非常少。就连她的同桌也只知道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其他一无所知。我觉得她形成今天的性格一定与她的家庭环境有关。于是,我决定对李×家进行家访,在家访中我终于找到李×性格形成的一些原因。
二、案例分析
1.家庭因素
儿童教育家多萝茜·洛·诺尔特在她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道:“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李×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常年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虽然老人也爱孙女,但由于教育思想的落后,他们的这种爱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对她的爱。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更需要情感的呵护和慰藉。可远离父母的她只能在父母过年回家时寻求短暂的情感需要。长期生活在缺少父母关爱的家庭中,李×产生了自卑心理。由此可见,小时候错失的安全感,长大后那种自卑就像骨髓中的虫蚁般吞噬她的内心。
2.自身因素
李×本身性格比较内向,有什么事情喜欢藏在心里。不喜欢向别人倾吐,并且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即便说给老人听,他们也听不懂,更不用说开导、劝解她。李×有什么心事时,总是找不到可倾诉的对象。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可隔着冰冷的手机,父母再多的言语安慰也不如陪伴传递的感情浓烈。再加上,由于生活缺乏必要的照顾和指导,李×不知道该怎样更好地照顾自己,不注重个人卫生。正因为这样,从小学到初中同学都不喜欢跟她玩,嫌她身上有味。同学的嘲讽、冷落,让她本就内向的性格更内向、更自卑,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天长日久,造就了现在的李×。
三、案例措施
用爱开启她的心扉。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也是化解学生心中坚冰的有效手段。为了改变李×,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用自己无私的爱融化她、感化她,唤醒她沉睡的心灵。于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时时刻刻关注着她。一次,下雨放学回家,我看见李×一人抱头回家,我把自己手里的雨伞硬塞给她,自己冒雨跑回家。课余时间,我向她推荐《简·爱》,并要求她看完后写出读后感。在平时的学习中,我让她试着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且鼓励她只要能大声地说出来你就从自卑的阴影中迈出了第一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鼓励,李×有了些许变化。于是,我加大对她的教育力度,通过与她谈论《简·爱》,教育她做一个像简·爱一样独立的女孩。“我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简·爱的生活条件比你还要恶劣,她都做到了,你为什么不可以?”在我的鼓励下,她决定努力改变自己。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李×梳着清爽的头发,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我对她笑了笑。从那以后,李×从外到内,一点点地不断变化。这学期的家长会,她还主动挑战主持人的角色。看着一个自信、乐观的李×站在我面前,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力量,这就是爱心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最高境界。学生的进步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四、案例反思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逐渐影响的过程,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唤醒的有效“武器”就是教师的爱心。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是不能带给学生心灵震撼的。因为爱,我们看到世界的美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她给了我们生活的动力,给了我们希望、光明。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世界上最纯净、最无私的爱,它不同于父母对孩子宠溺的爱,也有别于情人之间专一的爱,它就像一首歌,回荡在学生的心里;就像一首诗,涓涓流淌;就像一幅画,五彩缤纷。让每一个班主任把自己的爱心培植于学生的心里,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在每个学生的心里写一本书。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