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
摘 要:吴敬梓是清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为中国讽刺小说的范本。胡适先生称吴敬梓为“安徽的第一大文豪”,陈毅元帅称赞《儒林外史》“永垂不朽”。作者发现,吴敬梓能有如此大的文学成就,能成就如此伟大的人生,与其家风传承息息相关。文章从吴敬梓的生平轨迹和《儒林外史》故事中发现吴敬梓完美地继承了吴家孝悌、仁义、崇文的遗风。
关键词:吴敬梓;家风;传承
1 孝悌
吴敬梓的祖先吴祥顶替年迈体弱的父亲去当兵,跟随燕王朱棣起兵夺了天下,被封为五品骁骑卫,食邑六合。全椒的高祖吴谦为治疗母亲疾病,自学医术,成为名医。曾祖辈吴国鼎因母丧,辞官于庐墓山中守孝,父母不高兴,就长跪在地,不命令不敢起身。父吴沛去世后,吴国鼎身为长子,抚养几个弟弟,对几个侄子也关怀备至,如同亲生。吴国鼎在任福建主考时,曾以“孝悌”为主题,考试士子,亲自抄录“孝经”教育子弟。吴国龙“奉亲孝,养祭必以礼,事兄爱敬有加”。吴敬梓的祖父吴旦天寒早起,为父暖衣。叔祖父吴勖在听闻家人要求分家,抢占吴敬梓的父亲吴霖起家产时,“泣谢不许”,一边哭泣,一边斥责拒绝。
吴敬梓从小接受了父亲吴霖起的儒家正统教育,将这种圣贤家风铭刻于心。母亲去世后,一直跟在父亲的身边,往来于江淮之间。甚至成婚以后,夫妻二人还一同跟父亲来到赣榆,照顾父亲。但遗憾的是,父亲对他的期望并不是朝夕相伴,而是科举兴家。
吴敬梓身在科举世家,身负科举兴家的重任,却厌恶八股文。他幼年时便“生小心情爱吟弄,红牙学歌类薛谭”,对陶冶情操的诗词歌赋尤为喜爱,特别厌恶思想僵化、格式死板、压抑沉闷的八股文。二十三岁的吴敬梓在父亲的严加教育下考中秀才后,已经衰败的“遗园”将家族兴旺的希望押在他身上。但不幸的是,一向才华横溢的吴敬梓在科举道路上走得并不顺利。二十九岁时,吴敬梓满怀信心地参加滁州的乡试预考,考前在酒馆与文友聚会,酒过三巡,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对丑陋权贵的鄙俗一吐为快,很快被小人传到了主考耳中。按清朝律令,士子不得结党、议论时政。真是祸从口出。所幸的是,学使李凤翥欣赏吴敬梓的才气,在斥责他一顿后,可怜他跪求原谅,依然录取他为预选第一名。但是,在随后的乡试中,学使更换,新学使久闻吴敬梓“文章大好人大怪”,对吴敬梓印象不佳,结果吴敬梓名落孙山。作为科举世家子弟、“遗园”唯一的希望,吴敬梓竟然委屈就全,“匍匐乞求遭虠甝”,忍受奇耻大辱,求得正式乡试资格。然而,在乡试中,一向以文才自负的吴敬梓,却因为考官好恶,满腹经纶却考得一败涂地。
靠科举振兴家业的美好愿望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让吴敬梓难以接受,且人格遭到践踏,他难以面对亲友期待的眼神,对族人的议论极度敏感。这一年的除夕夜,吴敬梓独自前往南京游玩,与友人痛饮后,孤独地回到寓所,回顾自己三十年来的生活道路,回想考试中受的屈辱和怀才不遇,即兴创作了《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词八首,其中“文澜学海,落笔千言徒洒洒”“株守残篇,落魄诸生十二年”写了自二十三岁考取秀才以后,历经数次考试,虽才高八斗、株守残篇,但皆以失败告终的经历。这让吴敬梓对科举荣身的道路产生了怀疑,想起父亲“考取功名,振兴家族”的遗托,却只能“弓冶箕裘,手捧遗经血淚流”,不能继承父业,不能将父亲遗志发扬光大。家族的亲友都是“康了惟闻毷氉声”,落第了,在冷冰冰的家族里,很少有安慰与鼓励,只能听见亲友烦闷的挖苦和劝诫声。在这种情形下,他只有自嘲“新例入赀须少壮”,对自己的科举之路,有了“欲往从之行路难”的感慨。作为科举世家的唯一继承人,在科举之路上寸步难行,无论是亲友,还是自己,都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吴敬梓想要移家,想换一种生活环境,也在情理之中了。
2 礼义
据吴敬梓《移家赋》所述,吴家有“三让”遗风。全椒吴氏家族的一代祖是周太公的次子仲雍,为了把王位让给弟弟季历,以便最后传给季历之子周文王姬昌,仲雍和大哥泰伯便“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最后远避至无锡一带,建立了句吴,这是“一让”;吴国传至第十九代寿梦时,生有四子,想把王位传给最小的儿子季札,但季札在其兄长相继过世后,“三拒”君位,最后,干脆逃走,让大哥的儿子继承王位,这是“二让”;吴敬梓的第九十七代高祖吴凤放弃了继承祖上“骁骑尉”官爵,“让袭”后从食邑六合带领全家迁至全椒程家市一带“西墅”居住,从士大夫阶层降为普通百姓,这是“三让”。礼让的传统流淌在吴家的血液中,泰伯、仲雍、季札让国,吴凤让爵,吴敬梓的“让家”按照家族传承来说是不算过分的。而让出家产,在《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常熟县真儒降生,泰伯祠名贤主祭”中,吴敬梓借虞博士的故事隐喻自己在族人侵夺家产时的做法。虞博士托侄子汤相公看着祖上的几间房子,结果被汤相公私自卖了,原文写道“汤相公走了进来,作揖坐下。说了一会闲话,便说道‘表叔那房子,我因这半年没有钱用,是我折卖了。虞博士道:‘怪不得你。今年没有生意,家里也要吃用,没奈何卖了,又老远的路来告诉我做嘎?汤相公道:‘我拆了房子,就没处住,所以来同表叔商量,借些银子去当几间屋住。虞博士又点头道:‘是了,你卖了就没处住。我这里恰好还有三四十银子,明日与你拿去典几间屋住也好。汤相公就不言语了。”汤相公先是卖了虞博士的房子,又向他借钱买房,得了钱也没一声感谢,这丑恶的嘴脸着实让人恶心,但虞博士身为掌权者,不但不惩治恶侄,反而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舍去来之不易的银子,对侄子关怀备至,这不正是孝悌与礼义的最好表现吗?况且,姓氏当中,“虞”和“吴”本是一个姓,虞博士又是吴敬梓笔下具有完美人格的代表,所以笔者大胆推测,这里吴敬梓是借虞博士对待亲友侵夺家产的态度和做法,表明自己对待分家和夺产的态度,受家风影响,应该是从容淡泊和仁爱舍予的。
3 奕业青箱,以诗书传家
吴敬梓在《遗园四首》中写道“辛苦青箱业,传家只赐书”。吴敬梓的叔祖父榜眼吴晟出任宁化县令时“新黉宫、兴义学、捐俸延师,教人子弟”。建造学宫,兴办公共学堂,捐出自己的俸禄,请来老师,教育学生。吴敬梓的父亲吴霖起任赣榆教谕后,变卖家产,为赣榆捐修了学宫、尊经阁和敬一亭,成为道德楷模。吴敬梓自小伴随父亲左右,深得其父遗风,终于在移家南京后的39岁那年,卖去全椒祖上留下的所有家产,与友人一起捐修了文庙“先贤祠”,举办了盛大的泰伯大祭,也因此彻底陷入赤贫。这在《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中有清楚的描述,迟衡山道:“我们这南京,古今第一个贤人是吴泰伯,……,借此,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政教。……。少卿兄,你愿出多少?”杜少卿大喜道:“这是该的!”接过手卷,放开写道:“天长杜仪捐银三百两。”杜少卿的形象就是吴敬梓的自传,杜少卿在盘缠路费都出不起的窘境中,毅然拿出三百两银子,映射到吴敬梓身上,可以追溯其父、其祖的风采,亦可以看出吴敬梓是在践行其“孝悌”与“奕业青箱”的家族传承。吴敬梓在三十三岁回顾乡居岁月,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移家南京时,写下《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词八首,其二有云“王家昙首,伎识歌声春载酒。白板桥西,赢得才名曲部知”。这里的“王家昙首”,运用南朝王昙首的典故,《南史卷二十二·列传第十二》中记载:“王昙首,太保弘之弟也。幼有素尚,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说的是王昙首在兄弟族人争夺家产时,只拿走图书,其他都视为粪土,吴敬梓也是借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的取舍,胸怀“天独予文”的自信,在族人的毷氉声中选择“诗酒风雅”的生活。
4 总结
综上所述,吴敬梓完美地继承了吴家孝悌、礼义、崇文的遗风,并竭尽一生将其发扬光大。他的一生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条为责任挣扎、为理想奋斗的凤凰涅槃之路。《儒林外史》的思想主题也就跃然纸上了,非独为“讽世”,而为“警世”,以达到“醒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