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源
摘 要:天然蓝靛作为染料历史已久,蓝靛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传统手工业,制蓝技术至今仍在西南等地区传承。广东的蓝靛业曾遍布全省,近代受到化学染料的冲击逐渐消亡,制作染料的作坊已保存不多,四会市地豆镇大云脚制蓝遗址是为一例。文章通过对大云脚制蓝遗址的清理研究、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周边地区的蓝靛业发展进行分析,或可管窥四会乃至广东蓝靛业的兴衰。
关键词:蓝靛;制蓝;四会;地豆
1 遗址情况
大云脚制蓝遗址位于四会市地豆镇大云脚村,毗邻大坑口水库,北面为大云顶山,西面为坑口背山和竹仔岭,南距四会市约28千米,距省道S260约1.8千米,东距S260约2千米,东南距地豆镇镇政府约2.5千米。遗址地势西高东低。该区域原为水田和菜地,种植过水稻和花生,1990年前后辟为果园种植柑橘,至2008年柑橘遭遇病害后废弃。发掘前遗址表面和周边覆满杂草、芭蕉和灌木。
遗址呈三级分布,主体部分包括挡墙、水沟和蓝坑等结构建筑。本次发掘共揭露了挡墙3面、水沟3条(段)、蓝坑20个,分述如下。
1.1 挡墙
Q1位于遗址西部,南北贯穿2016SDDTS1E1、2016SDDTN1E1、2016SDDTN2E1、2016SDDTN3E1四个探方,平面呈S形,揭露部分残长33.4米,残高0.4~1.1米,残宽0.2~0.8米。以石块堆砌,露出地面部分刷一层三合土,表面及西面三合土已被破坏或侵蚀,东立面还残存高约0.6米三合土层,但不及底,底部应是低于二级工作面的水沟,因工作面被破坏,不知水沟形制,唯可见该处三合土被整齐侵蚀。墙中部有两个筒瓦制成的进水口。
Q2位于遗址中部,在2016SDDTN2E1、2016SDDTN3E1两个探方内,南北向,平面保存较完好,长14.1米,宽0.34米,残高0.87~1.38米。以石块直接在泥地上堆砌,并混以三合土砌筑。立面可见规则裂隙,应是分段砌筑。
Q3位于遗址东南部,在2016SDDTN1E2、2016SDDTS1E2两个探方内,平面呈弧形,保存较差,南段因基土沉降平面略低于北段,与Q1南段走向一致。残长14.9米,残宽0.1~0.4米,残高1.1~1.2米。以石塊直接在泥地上堆砌,并混以三合土砌筑,原墙底部地面已被破坏。与Q2应是同一单位,因连接部分被破坏缺失暂单列。
1.2 水沟
G1位于遗址西部,在2016SDDTS1E1、2016SDDTN1E1、2016SDDTN2E1、2016SDDTN3E1内,与Q1平行。平面宽0.9~1.8米,开口在①层下。沟内堆积分两层:第一层为红褐色砂土,质地坚硬,黏性差,出瓷片数块;第二层为黑褐色杂土,土质黏重,出瓷片、瓦片数块,铜钱3枚,匕首1把,玉镯1件。水沟西边缓、东边陡,沿沟两边排列20根直径7~9厘米的木桩,应是护沟边防止坍塌之用。
G2位于2016SDDTN3E1东部,在Q2东侧底部,为Q2的附属结构,同是石头与三合土砌筑。残长3.5米,宽0.33米,深0.12米。东面应为原工作面,现已被破坏。
G3位于2016SDDTN1E2东部,在Q3东侧底部,为Q3的附属结构,同是石头与三合土砌筑。残长3.4米,宽0.28米,深0.12米。东面应为原工作面,现已被破坏。
1.3 蓝坑
遗址中共发现蓝坑20个,编号K1~K20,分布在Q1与Q2、Q1与Q3之间及Q2东侧,按用途可分为浸泡坑、石灰坑和储存坑三类。
浸泡坑共12个,编号K1~K12,自北向南沿Q2和Q3排列。此类坑形制基本一致,均是直壁平底,平地下挖圆形坑后用石块沿边堆砌,再以三合土包边,坑口沙灰层多被破坏,坑底部都有上下排列的两个排水孔直通Q2或Q3。坑口直径相似,在2.63米与2.78米之间,平均深度约0.85米。
以保存较好的K2为例:K2位于2016SDDTN3E1中部,Q2西侧。坑口直径2.64米,坑边厚0.26米,坑底西高东低,剖面呈3度斜坡,残深0.81~0.95米。坑底最深处有两个上下排列的排水孔,直径0.06米,剖面角度为10度,两孔间距离0.071米。坑顶部有进水口,一边被破坏。坑底部和内壁残留有少量石灰痕迹。
石灰坑共4个,编号K13~K16,位于两个浸泡坑切点与Q2、Q3之间,应是两个或三个浸泡坑共用一个石灰坑。同是石头堆砌后以三合土包边筑成,形制基本一致,直壁平底,坑底有一个排水孔穿过Q2或Q3。坑口直径0.41米到0.56米之间,平均深度0.4米。
以K13为例:K13位于2016SDDTN3E1中部,K1与K2的切点和Q2之间。坑口直径0.41米,坑底西高东低,剖面呈1度斜坡,最深处0.45米,最浅处0.42米。坑底最深处有一个排水孔,直径0.04米,剖面角度为13度。清理出大量三合土块及数块瓷片,坑底部和内壁残留有大量石灰痕迹。
储存坑共4个,编号K17~K20,位于Q2东侧台地,工作面已被破坏,坑体保存也较差。该类坑分两种形制。一种是K17,类似浸泡坑,平面呈圆形,斜壁,平底略弧。平地下挖后堆砌石块,并以三合土包边,但该单位使用的三合土较其他单位更细、更薄,被K18打破,其年代应早于遗址主体结构年代。残存坑口直径2.78米,坑底直径2.55米,平均残深0.18米。另一种为K18~K20,为方形坑,三个坑呈“品”字形排列,为平地堆砌石块后以三合土包边,破坏严重,唯有K19还可视其形制。K19位于2016SDDTN2E1东北角,西边紧邻Q2,平面呈长方形。西壁残长2.76米,高0.45米,宽0.42米;北壁残长0.39米,高0.45米,宽0.33米;东壁残长2.05米,高0.40米,宽0.29米;南壁残长0.42米,高0.31米,宽0.37米。西壁距东壁1.51米,北壁距南壁2.88米。
遗址地层堆积较简单,所出遗物年代较晚,时间跨度可从清到近现代,结合对周边居民的走访,该遗址使用年代的上限可到清代晚期,下限或不晚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 制蓝工艺
制蓝所用蓝草品种为马蓝,现已归野,无人工种植。
我们对早年亲历过制蓝的村中老人进行了人类学访谈,结合遗址情况,可知此处制蓝的大概工序:G1为制蓝提供水源,需要时打开Q1中部进水口,水流沿Q1东面底部水沟流入各浸泡坑。将成熟的蓝草连同茎干和枝叶一起放入浸泡坑中浸泡3~4天,捞尽残枝和其他杂质,剩下蓝汁。在蓝汁中加入石灰水,并用竹齿木耙搅打,直至溶液表面出现大量泡沫。待溶液静置至沉淀分层后,通过浸泡坑底部排水孔之上者排去上层清液,下排水孔经G2和G3导出浊液至存储坑,在存储坑入口安置纱布,浊液进入时便完成了过滤。过滤后的浊液在坑内自然蒸发至膏状,出货时再装入布袋,挤干剩余水分即得成品蓝靛。
石灰坑用于制作石灰水。受当时烧制工艺水平限制,生石灰含有较多杂质,通常将生石灰装入纱袋后放于坑内,注水浸泡反应,所生成的氢氧化钙溶解于水便得到石灰水,坑底部小孔是清洗时排水之用。
3 周边蓝靛业興衰
3.1 兴起
遗址所在四会市位于肇庆市东部,绥江、北江下游,东与佛山三水区交界,南邻鼎湖区,西北与广宁县接壤,东北和广州清远区毗邻。北回归线横穿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日照、水源充足。此地河汊纵横,地貌以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种植马铃薯和花生的历史悠久,多吸水、渗水性能良好的沙质土地,自然条件适宜蓝草种植生长。四会产石灰石,临近地豆的罗源开采历史长、规模大,是重要的石灰石矿区,为制蓝提供必须的石灰原料。
周边如封开、罗定、信宜等地种植蓝草时间可追溯至清代中前期,四会地区蓝靛业兴起或不晚于这个时间。清至民国时期,四会人口最多时达到20.6万,对蓝靛的需求不断增大。此外,广州、三水、南海等地棉纺织业发达且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巨大,这在客观上促进了蓝靛生产的市场化和规模化转化,刺激了蓝靛业的发展。
3.2 产品销售
地豆所产蓝靛多销往外地,先通过陆路运至清远三坑装船,经由漫水河进入北江,再运往广州等地销售。可见当时制蓝行业十分兴盛,生产销售体系也已很成熟。从蓝靛的自给自足,到本地市场销售,再到销往更广阔的外地市场,便捷的水路交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四会的命名有“四水俱臻”“四方之水来会”之意,境内河流众多,绥江从广宁县春水流入,经大沙镇马房注入北江,是四会的主要航道。蓝靛通过绥江及其支流可便利地运往各市圩销售,嘉庆年间便开始对外的水道营运,有木帆船来往于四会与佛山之间运载货物,更方便了蓝靛通过珠三角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销往广州、佛山等地,甚至远销江浙一带。
3.3 发展与消亡
广东最早种植蓝草的时间应不晚于明代早期,龙川县在洪武年间就有对蓝靛课税的记载。至明代中晚期,粤北地区对蓝靛的征税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清同治时,乐昌县蓝靛税额是夏粮税额的近两倍,蓝草种植规模之大可见一斑。清末到民国,随着西方设备和技术涌入,化学染料和工业制蓝对传统蓝靛业造成极大冲击,蓝草种植面积大幅缩减,蓝靛业普遍萧条,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逐渐消亡。
地豆当地蓝靛业从业者多代以制蓝为生计,除自家种蓝并向本地蓝农收购蓝草制蓝,所在村庄大部分人家都种植蓝草,周边村镇也都有制蓝作坊,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都陆续停止生产。
3.4 源流初探
据各地方志记载,蓝靛生产规模及税额多有差异,明确记载的时间也有先后,清嘉庆《龙川县志》中有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对蓝征税的记载,明嘉靖《香山县志》“民物志”中已载有“山蓝”,清顺治《潮州府志》有顺治十七年对蓝征税的记载,清道光《广宁县志》中有关于蓝靛的记载。从中依稀可以推测蓝草种植和蓝靛生产技术的传播路线为:由粤北进入,向南传入珠三角,再扩散到粤东和粤西地区。
蓝靛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以擅长种蓝制靛著称,唐宋之际主要活动在江西、福建和浙江等地。宋末元军南下,北方难民大量南迁,或有部分蓝靛瑶民从江西和福建进入粤北粤东地区。明代广东成为蓝靛瑶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其迁移的时间及路线与史籍方志中关于广东蓝靛的记载多有契合。此外,乾隆《博罗县志》、宣统《东莞县志》记载了珠三角地区蓝农聚党作乱的情况,将其称为“种蓝流民”“闽潮流人”,所指或为南迁入粤的瑶民。
4 结语
四会市地豆镇大云脚制蓝遗址是一处保存较好的蓝靛业生产遗址,通过对遗址的研究,可知蓝靛制作完整的工艺流程包括采蓝、泡蓝、反应、沉淀、脱水提纯等工序。蓝草种植和制蓝技术或是明初由南下的瑶族带入广东并在境内传播发展,蓝靛业随之兴起兴盛,至清中后期达到顶峰,近代受西方合成染料冲击逐渐消亡。
参考文献
[1]李维贤,陈卫华.明至民国时期广东蓝靛植物的种植状况[J].中国农史,2013(6).
[2]邓文通.蓝靛瑶迁徙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3]李义凡.南流江流域制蓝遗址调查简报[J].广西博物馆文集,2014(2).
[4]清代前期广东手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J].冼剑民.广东社会科学.1993(04)
[5]于少波,李义凡.清末民国广西玉林蓝靛业研究(1840—1933)[J].广西地方志,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