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和技能型人才

2019-09-12 02:36程四化
祖国 2019年16期
关键词:技能型名校外贸

程四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7月份,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67万人,已完成全年计划近80%。

我们注意到,今年中国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上行压力,外部又受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的影响。因此,企业发展形势受到很大挑战。为有效应对经贸摩擦、克服经济上行压力,中央提出的“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稳就业被排在了“六稳”的首位,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是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的“牛鼻子”。实践表明,惟有进一步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方可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为促进金融、外贸、外资和投资稳定营造良好施策环境。同理,惟有金融、外贸、外资、投资持续稳定,就业稳定和发展预期才能有稳定基础,市场信心才能不断走強,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总体态势才能得以长期保持。

近些年,“学历更重要,还是能力更重要”的争论经常出现。自高校扩招以来,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逐年加剧,一些名企偏好名校毕业生、看重学历,导致名校和非名校之间的话语冲突加剧,也进一步促使公众追问“学历和能力哪一个更重要”。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用工实践中,不少高学历的学子,往往工作技能鲜有所长,甚至应用的知识技能多为基础义务教育时学习来的。至于较为高端、前沿或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则是在参加工作以后,边做边学得到的知识技能。这种现象,在各用工单位中已十分普遍。

社会科学,当然不能仅仅在大学中就能学透弄通。而自然科学尤其是前沿科技领域,学校教育往往又滞后于社会和企业。很多情况下,院校和老师都还搞不懂的前沿技术,学生又怎能弄懂。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还是在打工期间学习到的本领。企业用人是最务实的,学校如何培养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学生,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有“唯有读书高”之怪论,对于工农商兵以及社会服务等职业,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偏见。然而,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是十足的系统工程,仅仅靠会考试和会写论文包打天下是荒谬的,岂能满足中国发展的需要?这应当引起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深刻反思。

一边是高学历者遍地都是,却不好找工作;另一边却是有一技之长的技工高职毕业生十分吃香。中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最大的市场,庞大的工业体系社会体系人口规模,需要有为数众多技能型人才的服务来支撑。

2025年以前,中国制造业要实现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能科技时代转变。2050年,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中国高等学府必须要在培养高水平自主创新人才方面,给国家交上一份真正令人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技能型名校外贸
名校介绍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两栖“大拿”跑外贸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赶集挑名校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文化育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