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长安区校地融合发展的建议

2019-09-12 02:45姚小翠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9期

姚小翠

关键词:校地融合发展  政产学研合作  科教资源转化

一、校地融合发展现状

(一)高校聚集,科教资源丰富

2001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抓住高校扩招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结合区内资源、环境、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全国最具规模的科研教育产业基地——西部大学城,通过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全面引入,刺激区内群众意识和观念与时代接轨,利用人口结构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层变化,促进长安兼容并蓄、文明向上新观念的逐步形成。

西部大学城规划总面积25.1平方公里,南依秦岭、北接西安、西沿沣水、东至神禾塬,分北区、西区、南区三个区域,自西向东呈“S”状分布。大学城先后引进了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和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大学及西安培华学院等具有较强实力、较好声誉的民办院校。目前长安区共有高校34所,入驻学生30多万人,是全省高校资源最集中的区域。高校内学科齐全、专业性强,形成了教育资源丰富、人文优势明显、科教发展强劲的大学城区,为校地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

(二)高位谋划,绘就发展蓝图

2019年,长安区做出了把大学城建成创新创业乐园的重大战略部署,聘请国内顶尖规划设计团队,高标准编制了《长安国际大学城规划》,以“城市阳台 众创客厅 川塬田畔 丝路智岛”为定位,按照打造科教服务城、国家级创新开放城、国际知识城三步走战略,打造知识经济标杆和国家校地融合示范区,做“一带一路”倡议的领跑者。

(三)校地互动频繁,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长安区校地之间互动频繁、感情加深,校地融合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一方面,长安区积极探索校地常态化合作机制,在区级层面与区内高校相关部门初步确定了平安校园建设、校园周边交通与环境保障、文体赛事、创业创新、人才及干部培训、青年工作、妇女工作、乡村振兴和“三园”建设等联席会议,并组建工作机构,形成联席会议小组长效机制。通过召开第一届“校地融合促进大会”,建立详细的校地融合项目,推动文化、体育、旅游“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依托大学城,对接丝路沿线各国高校,通过音乐节、丝路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以及首届大学城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吸引了广大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大学城发展水平,为大学城师生提供更好更优更具活力的工作学习环境,构建了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大学城新品牌。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长安“双创”中心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科技展示等功能,入驻的阿里巴巴、百度、猪八戒网等知名网络企业为区内高校师生创业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平台,加快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形成了校地合作、共同发展的典范。

(四)高校经济凸显,社会效益显著

大学城的建立,高校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持续涌入,以及失地农民在高校餐饮、物业、保卫、清洁等后勤服务以及校园周边的就业,有力推动了长安区商贸、餐饮、房产、运输、建筑、通讯、文化娱乐等产业的发展,非农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全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二、校地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聚融合不足,科教产业集群缺乏

区内各高校只是地域上的简单聚集,并没有“聚”(聚集大学、科研院所)“融”(各大学、科研院所之间的交融)“合”(大学、科研院所的整合),相关的科学研究、企业集群未得到发展。

(二)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未形成,科技转化率不高

区内与高校在产业结构和学科结构上相互融合、协同创新的企业较少,政产学研平台、产业联盟、订单式人才培养还比较缺乏,校企之间未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进程,不能将高校智力、资金、科研与企业生产进行有机融合,科技转化率偏低,高校丰富的科教资源尚未转化为经济效益。

(三)校地融合不够紧密,保障机制不完善

虽然校地双方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和长安双创中心功能,在赛事、文化、创业孵化等方面不断加大融合力度,但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融合还不够紧密。校地融合发展涉及区内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各种利益关系,需要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风险管理等合作运行机制保障还不够完善。

三、对深化校地合作、促進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体系,做好顶层设计

区政府要完善校地融合发展相关政策,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政府引导、校企主体、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利益共享”的管理运行机制。第一,建立健全区内高校与科研院所沟通交流、探索更加高效快捷的联络机制,加强校地沟通,在校地共建、长安国际大学城建设等方面开展对话及合作,促进校地共同发展;第二,建立健全校地融合发展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风险管理等合作制度,推进校地融合发展规范化、制度化;第三,建立企业参与校地融合发展的约束、激励、监督考核体系,将校地融合发展绩效考核结果与政府对企业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相挂钩。

(二)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实施“高校+”战略,积极探索“高校+创新创业基地”、“高校+科技园区”、“高校+特色小镇”等模式,统筹谋划不同层次高校与不同层次企业之间的合作格局,形成各层次校企有序合作的局面。

第一,推进创新创业工程。加快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建设,紧紧围绕“一主三辅”(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方向,在小镇建设过程中把物联网、5G通讯、融媒体、云计算等技术融入小镇基础设施,为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打造测试、应用、培训、实训等功能场景,打造科技中试基地及应用场,促使技术及产业汇聚。以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外高校联系,加快高校产学研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科技金融平台、小镇客厅等建设,吸引全球范围内的顶尖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小镇,孵化出众多优秀的科技产业项目。充分发挥“长安双创中心”服务优势,加快建设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建设1-2个校地融合双创街区,打造集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交易、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和西安市最有影响力的“双创”示范基地。

第二,推进高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工程。积极引进与区内高校专业相关联的大中型研发设计企业,构建区内高校与企业在技术研发、技术转化、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引导孵化一批研发设计中小微企业。建立校企成果推广和转化平台,定期开展技术成果发布会和技术交流会,推广最新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加速研发转化为生产的效率,带动经济效应的提升。鼓励区内高校建设众创空间,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形成研发设计产业聚集集群,实现区内高校的聚融合。

(三)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区内高校要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师资团队科研服务优势,加强与地方的创新合作,参与区内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和课题研究,对具有前瞻性和重大成果转化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实践,选派相应专家参与区内项目设计、管理,为项目建设出具指导性方案,为长安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建议,贡献智慧。同时,通过技术服务和调研服务,区内高校可以精确获取长安区产业布局和产业技术发展现状,进而有预见性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区内高校学科特色、国家智库、人才培养优势,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围绕长安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发展,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共建“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区内各领域专业技术、在职劳动技能人员及职业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委托学历教育、订单培养、学徒制项目、课程进修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区内高校在海外交流、国际学术论坛、留学生国际教育、国际化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为长安国际大学城建设输送人才,实现产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做长安发展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保障者、捍卫者。

参考文献

[1]童小娟.地方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探究--以L学院为例[N].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8-60.

[2]吴玮.促进特色小镇人才跨越式发展[J].决策咨询,2016 (5): 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