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遗世珍品,是风俗画的代表作品,各朝各代的人们十分欣赏,许多画家进行临摹,并出现了多个版本。乾隆年间,程志道、孙祜、陈牧、金昆、戴洪这五位宫廷画家根据历代的仿本共同完成了一幅新的《清明上河图》。本文将对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所展示出的音乐场景展开分析。
关键词: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音乐场景 戏剧
笔者有幸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见到了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在《<清明上河图>之声景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复原这幅画中古老声音的想法。台北故宫博物院做到了这一点,在展柜后的大屏幕上运用有声动画,还原了这幅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真实景象,使参观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清代的繁华盛世。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是画家们的集体智慧创作,画卷色调鲜艳大方,下笔纯熟细致,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堪称佳作。该画为长卷作品,应用了传统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画法,记载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面貌。从画面细节来看,全图长1152.8厘米,宽35.6厘米,大约描绘了4000个人物,充分展示了清初乾隆年间的民俗风情,并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其中表现出音乐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鼓吹乐
画卷轻轻打开,从右向左看。在城外有一支迎亲的队伍正向城里走去。其中包含六人三排的乐队,乐手们身穿红衣,其演奏乐器分别为:第一排两人吹奏小铜角;第二排一人击乐鼓,一人击钹;第三排一人吹笛,一人击锣。向远望去,郊外正在举办一场由宫廷组织的骑射比赛。看台上有四名乐官:两人敲大鼓,两人吹铜角为比赛助威。
二、杂耍
图中最热闹的要数杂耍了。图中共有四处雜耍,第一处为虹桥边上的猴戏。猴戏最早的形象在汉代画像石中百戏图里出现,到了清朝,猴戏艺人先选好场地,再将随身带着的猴子和羊等其他动物安置好后,便开始敲锣引来周围的观众,让动物们表演来挣赏钱。图中一人敲着铜锣对猴子吆喝着,猴子则听话地拿着彩带跳舞,滑稽的样子引来观众为之叫好。第二处为城门外的绳妓表演,一名女子在高空的绳子上舞蹈。绳妓最早记载于唐朝,当时唐玄宗在御楼设有绳妓表演。绳妓是用一根长麻绳直铺地上,再在绳子两端埋两个轱辘,并将绳子系在轱辘上。两个轱辘之间相隔有几丈远,再撑起两个柱子使绳子绷直。然后表演者轻踮着脚尖从绳子的一端慢慢走上去,来来回回地快走,就好像今天的走钢丝表演一样。也有多人的表演形式,他们从绳子两端走向中间,在经过彼此的时候侧身走过,弯腰仰头的动作都很自然。还有在绳子上踩高跷的、穿木屐走绳的、在绳子上跳上跳下的,各种动作都随着鼓点的节拍进行。第三处为城中一字画摊旁边,一名光头异族的男子,手中循环转着三个小钹。引得不少孩子观看。第四处为城楼下两名光膀大汉的表演,围观者甚多。
三、戏剧
戏剧的体现有两处。靠近城池的河边上,有一座二层戏楼,四周围着数百位看戏的百姓,有的甚至爬上了栏杆。1790年,乾隆皇帝诏令四大徽班进京,这些进京的艺人很快融入其他剧种,学习其他剧种的精华,后来逐渐演变为京剧,也许台上演唱的正是当时广为风行的京剧。
第二处为皮影戏,图中一群百姓围着一个皮影戏的木台观看。皮影戏表演在清朝时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各种规模的皮影戏班遍地都是。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嫁娶过寿,都少不了皮影戏的演出。皮影戏演出的场面热闹非凡,深受百姓喜爱,一连几天的演出都不会使观众看腻。清代北京皮影戏已经很普及,除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外,还进入宫廷进行表演。当时的皇帝康熙、嘉庆,都喜爱皮影戏,还专门要求其进宫表演,可见皮影戏在清代的地位。
四、说唱
图中有一群人围着一位先生,其先生手持三弦似在说唱。清朝说唱艺术主要为“鼓词”,当时的鼓词主要盛行于北方地区,伴奏乐器为三弦,有时也用鼓板击节。唱词的形式有七言句和十言句,七言为主十言为辅。念白用诗词的形式,多演唱历史故事,演出时间较长。
五、结语
清朝乾隆年间,城市繁荣,商业发达,随着城市的扩展,人口的增加,适用于市民生活的戏曲、说唱、歌舞、器乐等艺术在宋元明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文人参与民间活动,促进了其发展与兴旺,形成具有清代特色的音乐风格,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将其特色都体现出来了,可谓是研究清代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参考文献:
[1]高力强,马蕙,朱晗.《清明上河图》之声景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作者简介:武婧,女,吉林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学理论)(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