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脱贫路 唱响幸福歌

2019-09-11 18:52邵猷芬
老区建设 2019年13期
关键词:遂川县贫困户

邵猷芬

近年来,遂川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目标、问题、效果为导向,聚焦重点难点,下足“绣花”功夫,高效有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

截至2018年底,遂川县实现贫困村退出84个,贫困户脱贫20751户80685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5.98%降至0.956%,群众认可度高于90%。该县以开放的思维,从“两不愁三保障 ”入手,叠加政策红利,唱响了一曲幸福之歌。

今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宣布遂川脱贫摘帽,这场与贫穷的博弈初战告捷。

走出茶业扶贫新路子,打好增收致富“组合拳”

作为“遂川三宝之一”狗牯脑茶,是遂川县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疙瘩”。遂川县充分发挥狗牯脑茶品牌优势,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到全县的茶业发展中来,通过发展茶业实现脱贫致富。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县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奖补茶叶基地建设、市场营销和品牌宣传、加工企业设备升级和投资创新等。二是完善利益联结。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鼓励贫困户以资金、土地、劳务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参与和监督企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让贫困户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和受益者,持续获得股份红金、土地租金、劳务薪金等多重收益。三是加强技术指导。举办茶叶种植技术培训班,组建茶叶技术推广员队伍,组织茶叶种植能手与贫困户结对子,不断提高贫困户种茶技能。目前,贫困户参与茶叶种植、管理、采摘、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扶贫的生动格局已形成,全县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年产量8000吨、年产值近20亿元,有近10万人从事茶业相关行业,4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种茶,户年均增收4000元。

开启拎包入住新模式,圆困难群众“安居梦”

遂川地处罗霄山脉腹地,相当一部分人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差,社会发展程度低的深山区。为了让这部分人脱贫有基础,致富有希望,还能享受到更好的入学、就医、购物条件,遂川县采取统规统建方式,开启拎包入住新模式。一是规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面推行移民进园、进圩镇、进中心村三级梯度安置模式,在县工业园区、部分圩镇统规统建移民房,严格按照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以内的规定和家庭人口数量设计户型,移民户只需缴纳1万元即可“拎包入住”,既确保了群众住上安居房,又确保了“四条底线”一步执行到位。二是有序推进“交钥匙工程”。对无房或住D级危房,且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能力极弱的“五类人员”分别按照一人户40平方米、两人户50平方米、三人及以上户60平方米的标准,委托村集体实施“交钥匙”工程,满足居住条件后,无偿提供给其居住。2016年至2018年三年间,共实施交钥匙工程1086户。三是创新建设“爱心公寓”。由财政出资,乡村统一代建,或对旧学校、旧村委会、旧厂房等一些閑置资产进行高标准维修加固,建设一批爱心公寓,提升设施功能,具备基本居住条件后,免费提供给除“五类人员”以外的其他困难农户居住。

构建健康扶贫新防线,织密医疗支出“保障网”

为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全面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遂川县积极构建健康扶贫保障网。一是筑牢“保障线”。在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的基础上,由县财政投入100万元、开展“扶贫一日捐”活动募集社会资金420万元,设立健康扶贫第五道保障线——爱心基金,对因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易致贫返贫人员实施定向救助。截至2018年底,“爱心基金”已救助1176人次,救助金额高达409.83万元。二是实行“一站式”结算。开发贫困人员医疗补偿结算系统,贫困户只需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综合服务窗口,就可以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三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电子健康档案,扩大专项救治病种范围,对65岁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每年提供不少于6次的面对面个性化上门随访服务。四是发放贫困失能人员照护补助。对中风、截瘫等长期卧病在床,无法行动,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专人长期照料、护理的贫困患者,县财政按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照护补助。截至2018年底,为1116名贫困失能人员发放照护补助223.2万元。

开辟教育扶贫新渠道,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线”

教育是明天的希望,也是脱贫的希望。对于经济不太发达、财力有限的遂川来说,念好教育扶贫“三字经”,把钱用在刀尖上勇走“教育扶贫”之路,虽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脱贫效果,但产生的将是广泛、深入、持久的脱贫效应。近年来,遂川县不断开辟教育扶贫新渠道,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全面落实无辍学。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在县城新(扩)建8所学校,可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0670个、高中学位5100个,为贫困户进城进园后子女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对无法到校学习的残疾学生开展送教上门,“一对一”提供心理、生活和学习帮扶,确保了学有所教,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因贫辍学。二是全员覆盖无遗漏。针对3469名在县外就读但未落实政策的贫困学生,建立资助台账,根据“不重不漏”的原则全面落实各项资助345.38万元。三是全力扶持无间断。出台贫困学生“三定向”加20分参与招录政策,以及划出40%师范定向生指标单独招录贫困学生政策,取得贫困户稳定脱贫和贫困村稳定师资的“双稳双赢”实效。四是全域排查无盲区。开展“六大”活动(大排查、大走访、大数据、大宣传、大帮扶、大巡查),组织全县4000多名教师和所有结对帮扶干部,逐村逐户、双线摸排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和各项资助落实等情况,查缺补漏,做到资助政策不漏一项,贫困人口不漏一人,国内就学不漏一地。

实行线上线下新举措,构建社会扶贫“大格局”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众多社会组织犹如“社会活水”,引进得越多,就越能给脱贫攻坚的“池子”有效蓄水。遂川县积极行动,结合“中国社会扶贫网”的推广,扎实开展线上线下帮扶活动,以“五指并拢”的拳头优势提升脱贫攻坚实效。一是强化培训。组织所有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各级帮扶干部参加社会扶贫网手机APP操作知识培训,并在熟练操作后指导贫困群众进行下载、注册和发布贫困需求。二是广泛发动。以电视、广播、报刊、海报、横幅、宣传单等为主阵地,大力宣传“中国社会扶贫网”的作用和意义。深入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的活动,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工商业主等爱心人士参与到扶贫济困中来,通过“百企帮百村”“扶贫一日捐”“微心愿”等,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2018年底,“中国社会扶贫网”共发布物品需求50900件,对接成功43124件,对接率达83.63%,综合排名列全省前列;44家部管社会组织捐赠款物1.6亿元。

“青山绿水一幅画,白云深处有人家。” 一项项扎实有效的举措背后,是戮力同心、风雨兼程,是豪迈决心、敢闯敢试。如今的遂川,不仅是生态良好、物产丰富的绿色宝地,更是环境优越、希望无限的幸福家园。

猜你喜欢
遂川县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乡村振兴视域下遂川县茶叶产业扶贫模式研究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遂川县林业现代化及生态文明建设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江西省遂川县重要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分析
遂川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规划地理标注工作调查报告
遂川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