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澧
龙山县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连荆楚而挽巴蜀,历史上称之为“湘鄂川之孔道”。地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纵横其间。
在这块“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宅园”,集“老、少、边、山”于一体的土地上,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2%,却养育了超过60万各族儿女。由于长期的开垦利用,龙山的森林植被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特别是海拔千米以上中山区,由于高湿、低温、寡日照的气候环境及频繁的雨淞、雾淞危害,森林植被恢复极为困难,一度被列入造林禁区。1999年以来,龙山县借助林业外资造林项目机遇,科学选择树种,在海拔千米以上中山区荒山荒地上大面积营造日本落叶松,实现了中山区人工造林的历史性突破。
外资带动,改写造林不成林历史
上世纪80年代,龙山县实施了“三山变一山”林业经营管理制度,导致了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形成了大面积的荒山荒地。原乌鸦乡林业站站长熊功臣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乌鸦乡的滥砍乱伐十分严重,短短几年内山上的树几乎都砍光了。政府号召栽树,就是没群众响应。”
为什么当时老百姓不响应政府栽树的号召?熊功臣说:“一是确实没有钱买树苗,二是栽树周期太长,等不起受益。当时的情况表明,荒山荒地确实不适宜千家万户分散经营。”
面对县域大面积荒山荒地的实际,龙山县人民政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荒山荒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探索,于1998年研究制定了《龙山县林业用地使用权流转若干政策规定》,因为整体贫困,当时的优惠政策仍未能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于是,龙山县政府向湖南省林业厅正式提出了实施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的请求,并得到批准,由此开创了龙山县利用林业外资发展森林资源新局面。
龙山县林业局副局长向祖恒是1998年龙山县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探索的参与者,他介绍:“1999年,龙山县抓住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机遇,以荒山荒地使用权流转及联合经营方式,将长期分散在中山区千家万户的荒山荒地相应归集,形成规模,组建县属林场,加快了中山区造林绿化步伐。”
1999年至2003年,龙山县先后在县域东北部、中部和南部创建了万宝山林场、八仙洞林场、八面山林场,并以此方式扩建了县林科所及永龙界、跑马坪、砂子坡、可立坡、卜纳洞、大黄沟6个林场。其中,县属林场共流转土地8653.3公顷,联营土地7573.3公顷,加上原国有林地2793.3公顷,县属林场总面积达到了1.9万公顷,海拔1000米以上中山区新增流转及联营面积1.3万公顷。
“新建及扩建林场,开展规模化、基地化经营,确保了造林成效,达到了快速培育森林资源、恢复森林植被的目的。”向祖恒说。
人间四月芳菲尽,绿意盎然才是春。沿着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昔日的濯濯童山荒凉已褪,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醉人的绿。
“现在的万宝山终于长起了大树,终于有了看头,这才像座山,像座金山银山。”说起万宝山的今昔对比,万宝山林场场长杨多双感慨良多,“以前的万宝山全是茅草,偶有灌木,不见乔木,自古就流传着‘黄莲坪,屋脊界,吃大米饭不要菜的讲法,为了简单生存,老一辈不断地垦荒种植,不停地撩荒轮作,乔灌木资源尽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1999年,县里在万宝山建立林场,开始利用林业外资造林,才有了如今这满目青山的成就”。
1999年至2006年,龙山利用第三期及第四期世界銀行贷款造林项目,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在海拔1000米以上中山区成片连块造林,营造了日本落叶松5333.3公顷,改写了中山区造林不成林的历史。
在外资项目的带动下,龙山县还借助多种林业项目机遇,全面推进了整个中山区的造林绿化,现已建成1.3万公顷日本落叶松基地,并建成了鹅掌楸、华榛、缺萼枫香、蓝果树、华桑、连香树、亮叶水青冈、厚朴等优良乡土阔叶树试验示范基地1300多公顷,中山区森林植被得到了全面恢复。
理念革新,促进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自1999年至今,龙山县利用外资造林已有20年历史了,其成果是丰硕的。向祖恒副局长介绍说,我们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最初的动机是解决造林经费奇缺的难题,但随着外资项目的深入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造林资金奇缺的难题,有效促进了中山区大规模的造林绿化,还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国际林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革新了传统林业经营理念。
2010年,龙山县启动了中德财政合作湖南二期项目,引进了德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2010年至2014年,全县投入资金902万元,对中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纯林开展近自然森林经营6093.3公顷,建立了以培育日本落叶松大径级无节良材为经营目标的目标树经营体系,通过对目标树人工修枝实现培育无节良材目的;通过择伐干扰树维持目标合理生长空间,促进目标树健康成长;通过择伐差树不断调整林分径级、层次结构,不断持续产出木材;通过采伐隙地补植亮叶水青冈、鹅掌楸、华桑、缺萼枫香、伯乐树、珙桐、华榛等优良乡土阔叶树不断调整林分树种结构,逐步丰富纯林的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强林分天然更新能力,促进稳定群落的逐步形成。
“中德财政合作湖南二期项目森林经营子项目在中山区的实施,达到了建立目标树经营体系、开展无节大径级良材培育及初步改善林分树种结构的目的。”长期从事林业外资项目的龙山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何贤勤对该项目给予中肯的评价,“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及技术的引进,促使我们放弃了不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法正林理论及其技术体系,促使我们放弃了不适宜培育复层异龄林的‘三砍三留式的传统抚育间伐方式,促使我们放弃了沿袭了半个多世纪的全面皆伐、人工更新的森林经营模式。近自然森林经营是一次重大的森林经营理念革新。”
实施林业外资项目,要求所有项目从业人员参与项目规则、规程的研讨制定,并接受多层次多角度培训,因此也为龙山县培育了大批高素质的林业技术人员,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目前,龙山县有林业技术人员98人,其中林业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50人。毕业于安江农校的钟青山,长期扎根万宝山林场,长期致力中山区造林绿化,已成长为林业工程师,并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合作完成了“武陵山地生态修复树种选择及森林系统构建技术研究”“厚朴林下黄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厚朴林施肥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
“实施林业外资项目以来,我们大力加强项目经营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项目参与人员的科技水平,这为我们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向祖恒副局长说。
展望未来,林业外资项目将再放异彩
当下,龙山县即将启动欧洲投资银行贷款湖南森林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对这一项目,龙山县寄予厚望:
以人工林提质增效为目标。将以中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主要实施对象,该森林已在5年前实施第一阶段近自然森林经营,群落演替已由自然竞争阶段进入质量选择阶段,需再实施第二阶段近自然森林经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促进群落向近自然阶段演替,为最终形成恒续林奠定基础。
以森林景观培育为切入点。龙山县中山区气候独特,夏季平均气温约25℃,负氧离子高达10万个左右,是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的绝佳地。欧投项目将充分补充乡土色叶、观花树种,力争形成春夏繁花似锦,秋冬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浪漫如画的森林景观,为开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奠定优美的景观基础。
以发展林下经济为抓手。借助林地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在林内开展淫羊藿、黄连、重楼、黄精、菊芋、阳荷、牛肝菌等药材及特种疏菜种植,以及开展蜜蜂、胡蜂养殖,建立示范基地,增加林地产出,变林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林业经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