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作文训练

2019-09-10 07:22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伊人禅师梦想

1

微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价值却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益无穷。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个议论性片段,不少于300字。

微指导

这是一道富有思辨色彩和哲理的材料。材料中“有用的事”和“无用的事”是两个重要的材料,“有用的事”前面是“自认为”,后面是“价值不大”,可见“有用”并非真的有用,或者说只是暂时有用,从长远看来是无用的,甚至是害人不浅的;“无用的事”前面用“喜欢”作修饰,后面是“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益无穷”,可见“无用的事”并非真无用,只是暂时无用,或者短期看不出效果来,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对人生真正有益处、有用的东西。把“有用”和“无用”的辩证关系阐述清楚是写好片段的关键。

微作文

有用与无用

一味发展经济固然有用,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膨胀发展后,终于有人发现:这么多的有用背后,其实也藏着数不清的无用甚至有害。官僚作风严重,好大喜功;形式化倾向日趋严重;生态被严重破坏,带来了漫天黄沙;国人综合素质不高……

这些“有用”难道无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这些有用依然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可是,当这些“有用”经过一系列人为的改造与粉饰后,慢慢越过了界限,原本的有用也就成了无用。

有这样一句话让我难忘:“我们一路拍马扬鞭,奋然向前,偶尔,也该停一停,慢一慢,让灵魂跟上前行的脚步。”有时做些“无用”的事情,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浪费时间,似乎与这个社会追求的高效率格格不入,似乎无益于个人也无益于社会,但这些所谓无用的东西,其实就是更深层次的人文意识与精神修养。而它们最终会对个人与社会产生极大的作用。

有用之所以有用,只是因为它所带来的价值体现与时代相符。当时代发生改变,有用可能会变为无用;而无用也并非总是一无是处,它也许是着眼于未来,是在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与内涵。

(作者:王鑫羽)

微点评

为了论证“无用”背后的“有用”,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排除“有用”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而是理性分析其渐变的过程,如此的分析极富说服力。同时,所举事例皆为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能引发读者在阅读完本文后对有用与无用作出个性的思考。

2

微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说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何须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说道:“我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一个文段,自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少于300字。

微指导

信徒的弱点在于对他人的过度依赖,而禅师给他的最大点拨是“请自找伞”——自立、自强、自救。孩子永远靠喂,是长不大的;地震中的幸存者,既需要外界的救援,也需要通过自救来熬过漫长的等待;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只会“引进”,命运就永远操纵在别人手里,必须有自身的原创力,必须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牢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微作文

自 度

适当地求助他人无可厚非,但不可过度。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常常过了这个度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惰性是人的本性,所谓本性难移。特别是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社会竞争又如此激烈,自己解决困难自然费心费力,而依赖别人、坐享其成的舒适感让人醉心,也让人逐渐迷失了自我;另一方面,父母和朋友对我们的主动帮助也会让我们形成一种惯性,这种依赖就像牢笼一样紧紧束缚了我们的能力。

进一步想,国家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国若一味地依赖于国外的先进技术,而不依靠自身的科技和人才实力,不断创新研发,怎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呢?

你今天获得的成绩,是昨天努力的成果,你想要的未来,靠的是今天的努力进取。我们生来平凡,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聪颖的天资,没有雄厚的资本,我们都是没有伞的孩子,遇上雨天,就必须努力奔跑,因为只有努力奔跑,才有可能遇见人生的彩虹。

(作者:盛利涵)

微点评

本文就“度”的话题展开,但并不教条和单一,分析了过度依赖别人的原因,及其过度依赖国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论述透彻,富有思辨性。

3

微题目

阅讀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典,是人生的瑰宝、时代的精华,是情感的凝聚、想象的放飞,更是它赖以诞生和流传的文化传统所绽放的璀璨花朵。

以下所列的篇章,都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的经典: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

《庄子·逍遥游》

陶潜《桃花源记》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杜甫《登高》

李商隐《锦瑟》

苏轼《赤壁赋》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试以其中一至两篇为例,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

微指导

要求从所选定的“一至两篇”经典作品中提炼出一个主题。材料主要是帮助我们理解“何为经典”,也有帮助我们拓展写作思路的意图。“人生”“时代”“情感”“想象”“文化传统”等,都可视为与确定文章主题与写作角度有关的元素。

微作文

心懷梦想 奋然前行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古典文化的瑰宝与精华,它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很多可以给追梦路上的我们带来思考与感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用伊人为我们诠释了梦想的魅力。梦想的确是美好的,伊人的比喻很恰当,但它却在水一方,离我们很遥远,但正如德莱塞所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理想可以指引我们前行,照亮我们前进的路,理想正“宛在水中央”,等待人们去无限接近,我们也应确立自己的梦想,并勇敢地去追逐“在水一方”的“伊人”,这样我们才能不迷失自我,不失去前行的方向。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而有了梦想,就应脚踏实地,不断努力。

(作者:朱思彪)

微点评

在这一片段中,作者将“蒹葭”与“伊人”定位为梦想和追求,在对观点阐释后,又引用了德莱赛和托尔斯泰的名言辅证。论证力极强,很有说服力。

4

微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些年,以白燕升、马东、刘建宏、柴静、张泉灵、张羽为代表的诸多央视名嘴纷纷辞职,转战新媒体,他们在央视大门之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主持过《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的白岩松,1993年开始进入央视,时至今日依然在坚守岗位。他说:“守土有责,在央视可能会比去互联网更好。”他还在自己的新书《白说》中直言要“做好你一个新闻人该做的事情”。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片段。

微指导

第一则材料呈现的是“离开”问题,第二则材料呈现的是“坚守”问题。整体上看,是对选择与事业(成功)的探讨。此问题关涉在人生的选择上,是根据自己内心的追求不懈坚守还是尝试开拓。审题立意时,应理解“离开”“坚守”的丰富内涵。“离开”可以理解为改变、超越、告别、放弃等,展示出一种开拓的勇气和气魄,更有美好的期待和憧憬。“坚守”可以理解为坚持、守护、留下、传承等,展示出一种坚定的意志和恒心,由此可以联想到必胜的信念、肩负的责任、高雅的志趣、人生的准则、精神的家园、道德的底线、传统的美德等。

微作文

坚守诚可贵

放眼观去,近几年来,员工跳槽的事情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从“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到嫌弃待遇差、福利少、环境糟、薪水低,辞职转行的理由越来越多,不仅“变通”了,而且一变再变,似乎永远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变通,更多的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做落后者。与之相比,坚守便显得格外可贵。

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在雪域路上工作了29年;守岛卫国的夫妇王继才、王仕花,奉献了他们全部的青春年华;80后的乡村教师张玉滚,17年的操劳刻满了沧桑。无论是他们的守土之责、守职之责,抑或是社会公责,没有毅然决然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义无反顾的决心,便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无私的付出。

习总书记说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守于自己的岗位,坚守于自己的本心,坚守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才会善始善终。有了坚守,个人才能在属于自己的一方寸土上有所建树。有了坚守,祖国的建设才能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作者:范文浩)

微点评

在“变通”与“坚守”之间,本文段不偏激,很理性,并且能作出倾向性选择,论述大开大合,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境界高远。

猜你喜欢
伊人禅师梦想
长相思·相思
伊人时尚
伊人时尚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梦想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