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儿童才能更好的教儿童

2019-09-10 07:22:44陈凤娇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儿童画视角艺术特色

陈凤娇

关键词:儿童画;艺术特色;童趣;幻想;视角

【中圖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039-01

随着儿童的成长,低年级的小学生们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比幼儿时有所发展,绘画时能逐步掌握物体的基本形状,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简单”画出熟悉的人和生活,并常以想象代替观察,但低年级儿童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画面常表现的天马行空或不符实际,我们千万不能因此认为他们画得不好,这种“稚趣”恰恰是儿童画最珍贵的。当儿童进入少年期,心理上逐渐失去了儿童的天真,绘画上更加追求真实,这份“稚趣”就渐渐消失了。

作为一线的小学美术教师,我观察了许多儿童画的创作过程、欣赏了大量的儿童画作品,经常被小朋友大胆、浓烈的画风所吸引,在感受其魅力的同时,简单总结了几点儿童画的艺术特色:

1.创作自由

从我教的几个年级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儿童天性就热爱绘画,而一小部分学生因为动手能力较差或不喜欢课堂上的种种“制约”、静不下心来而逐渐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其实潜伏在所有儿童身上的天性是欢乐和自由的,所以我认为儿童绘画不应该是“被迫去画画”,而是顺应其天性,发挥他们最大的优势,即使工具有限,只要他们愿意,一支铅笔也可以进行创作,抒发内心的情感。

儿童拿起画笔并靠他们的直觉描绘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天真烂漫、无所顾忌。孩子们较少考虑对透视、结构、光影的追求,他们打破固有色、造型,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却生动有趣。

2.幻想性

在孩子们的心中,万物有灵,他们常常为太阳、云朵画上大大的笑脸,给小兔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在孩子的世界中,鲨鱼可以在空中载人飞翔,树上可以结满各种不同的水果。拟人的画法、夸张变形的物象、神奇美妙的联想,都是儿童们大胆想象的结果。想象是一种思维方式,小朋友们的创造性思维活跃,正是我们现代最需要的能力。

在每节美术课之前我都会画一些范画,范画可以激发学生更热情的去完成作业,有个目标。但偶尔课上没有范画学生的作业效果却更好,我常思考:范画可以不用每节课都准备,那哪节课该有范画?我认为,优秀的课堂示范或范画是打开学生思路而不是扼制他们的想象力,示范到何种程度不是绝对的,需要教师的灵活应变。示范要点到为止,留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学生在美术课上还经常带给老师很多灵感,尤其是他们鲜艳的色彩搭配带来的视觉冲击。

3.趣味性强、欣赏者范围更广

为了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控制线条能力,我曾经尝试让二年级学生临摹一节课的花朵线描,刚展示图片时,学生看到线条不多都说:“这么简单!”临摹时基本是大致把线条画出来,很不精准:多余的线条和漏缺线很多;线条的方向不对;果实大小位置都很潦草……于是我做了一个示范,精确画出每个线条的长短、方向、粗细。要求比较高,有一小部分学生很有耐心的完成了作业,但大部分学生画不下去,于是换了临摹内容:选择了一个可爱的动物线描。虽然锻炼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很有必要,但不可适得其反,挫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要会“投其所好”,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他们喜欢什么、想画什么。趣味性是儿童画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喜欢观察有趣的动物、故事、色彩,因为这些都是有趣的。他们画出来的内容也常常使观者感到愉悦,充满童趣。所以,学生完成一幅作业的最后表情应该是愉悦的,但是课堂上也常有种现象是学生画完了一幅画长叹一口气“终于画完了”,每当这时我就觉得可惜,学生画了一节课的时间并没有体会到绘画的快乐,即使机械性的涂完颜色,结果都没有带给自己愉悦感,更不用提让别人欣赏了,这幅画绝不是成功的作品。

4.视角独特

儿童都是艺术家,这是毕加索对儿童画发出的感叹,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想,通过视觉方式传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孩子有孩子的视角,他们更接近大地,爱表现各种生命,他们向往天空,画出来的很多东西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当我们看到学生画中的“不合理”,千万不要急着否定,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视角,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正如一位美术教育家所言的,要用童眼、童心去品味欣赏儿童画。如何做到用童眼、童心呢?那就是要多和儿童沟通,交流绘画作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见解。用他们的向往和目标去评价他们的作品。儿童画的奇异想象,常会因为技法上的不成熟而被大家忽略,有时课上看到孩子们的优秀作品,老师也想帮他们锦上添花,但是此时学生的反应常常是皱眉不满或一脸茫然。老师应该先和学生交流,给出学生建议,不要硬要学生迎合大人的目光,学生如果喜欢老师的建议,他自会修改且保持自己作品的面貌。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是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的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是打开孩子智慧天窗的钥匙,绘画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手段,而且是开发孩子智力、发动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小朋友们作画时,教师要在尊重他们的想象和表达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因材施教,渗透基础知识,推助其兴趣的正确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程伊.儿童画中的创造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4

[2]范诚.解读儿童画中的儿童审美心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儿童画视角艺术特色
儿童画
社会与公益(2023年3期)2023-06-07 01:45:05
如何鉴赏儿童画
我的儿童画
童话世界(2019年29期)2019-11-23 09:05:32
《琅琊榜》浅评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28:54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25:03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
真实世界的寓言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41:51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汤显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探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17:46
论电影中角色参与的心理快感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