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9年6月5日上午12点06分,我国在黄海某海域从海上发射平台,运用“长征11—WEY”运载火箭将7颗卫星同时发射升空,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的600公里高度圆轨道,我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再度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收获火箭发射新技能!
发射的最大亮点
担当此次海上发射任务的长征11火箭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唯一一款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研制。火箭起飞推力120吨,可将500公斤有效载荷轻松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长征11运载火箭最大的亮点就是具备快速响应,无依托发射能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在不预设发射场地的情况下,择机选择公路或是小场坪进行发射。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长征11的这种“快打”能力使其一跃成为世界上发射准备周期最短的运载火箭之一。
此次长征11运载火箭别出心裁采用的海上发射模式,是火箭陆上发射场发射、特种大型飞机平台空中发射之外,又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发射方式。据有关专家介绍,通常认为,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具有以下二个独特的优势:
第一,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更加灵活经济。运用海上平台发射火箭,能够将运载火箭的发射场灵活地“搬运”到低纬度的赤道地区附近,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在赤道上拥有最大的自转线速度,约为465.1米/秒),将火箭自身的速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叠加在一起,从而节省火箭燃料的消耗量,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运载能力。同样一枚火箭,如果放在赤道附近发射,就会比放在其他纬度地区发射拥有更强的运载能力,所以在赤道附近,长征“快递”能够运送的“货物”更多,折算下来,单个“货物”的“物流成本”就会降低。
此外,海上发射能够减少因为卫星轨道倾角变化所消耗的燃料,可使卫星使用寿命提升20%。
第二,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更加安全可靠。海上发射拥有一个陆上发射无可比拟的优势,就是可以遠离人口稠密地区,减少火箭发射可能带来的次生危害。
海上发射技术难点在哪?
海上发射需要面对两大难题,第一个就是海上发射平台的建设。发射平台是否具备中低海况下的适应能力,是关乎海上发射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考验。即在海浪存在的情况下,对于发射平台本身来讲会是一个重大考验。
第二个是对火箭带来比较大的考验。海上发射的火箭需要适应“三高”,即高温、高湿、高盐。“三高”的环境下让火箭能够正常完成测试工作并发射、工作,实际上也是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事情。
此次长征11号火箭采用冷发射的发射方式,保证了发射平台的重复利用率,这非常厉害。所谓冷发射,即依靠高压气体把几十吨重的火箭弹出发射筒,而后火箭在半空中再点火启动。这样可以避免发射平台遭到火箭喷射的火焰损害,从而实现发射平台的重复利用、火箭的快速装填再次发射。反观直接点火的热发射方式,发射平台周围的电缆将被全部烧毁,再次发射的准备周期更长,成本更高。作为长征系列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的固体运载火箭,曾有报道披露,其能够实现24小时内完成发射准备工作。
(综合《环球时报》6.5、《新京报》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