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评教

2019-09-10 07:22:44陆甜甜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整堂课件教学模式

陆甜甜

摘要:本文是以余老师讲的《老王》为例进行观课评教。《老王》一文是由杨绛在1984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生活片段。本文通过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观课评教。

关键词:余映潮;老王;评课

一、观课评价

(一)教师教学

1、呈示——板块式教学模式

余老师的整堂讲课内容把《老王》这篇课文分割成了几个讨论的部分,首先是从“三轮”说起,体现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紧接着再由“病了”二字对老王这个人物形象特点以及故事的情节进行深入分析,最后落点到“愧怍”一词上,通过这个词来探讨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最后再揭示故事的主要意蕴是彰显了纯美的人性。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知识分割成块,块与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块又可以独立成为微型课,课堂有序理性的向前推进。

2、呈示——课件展示、“扣词品析”

余老师在展示课件的开始,把本文的创作背景以及干校、冰箱两个词语进行了解释。这种多媒体适当呈现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们可以借助文革这一创作背景来深入学习课文,尤其对于干校和冰箱的解释可以使同学更加细致的体会感悟课文行文脉络的细微之处。

而且余老师全文运用的是“扣词品析”的方法,由词到句到意到义,例如余老师刚开始就抛出一个线索:“三轮”二字非同小可,学生独立思考三分钟进行回答,余老师首先找两位同学来回答,每回答完余老师都会总结,尤其第二个同学回答完之后,余老师加了肢体动作,而且对于“闲话”二字也进行了加重解释。紧接着又追问两位同学,课件给出体现了老王的什么身份和品性。由此又开始发动学生寻找另外相关联的词语:一只眼、破破落落、荒僻的小胡同、闲话、滞笨。由此对于老王这一人物形象加深了了解,为后边的学习做了铺垫。

3、呈示——话题式教学

语文教学课堂中的话题即:以语文教师为主导,在充分解读文本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找准切入点,继而确定谈话中心,并且把问题设计成具有开放性和导向性的话题。《老王》记叙了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生活的记叙事散文,散文欣赏课的学习方式是话题讨论式。

余老师采用了“话题研讨,分析论析”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抛出3个重要话题,例如最后的(展示课件):“愧怍”一词,含义丰富,请结合“送香油、送鸡蛋”的描写部分进行阐释。独立思考三分钟。然后同学们各自根据全文内容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回答。这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且不同的学生回答角度不同,有的抓关键词,有的抓句子,有的看段与其他段的联系。老师引导学生结合送香油、送鸡蛋来进行思考,具有引导性,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4、呈示——鼓励语、引导语的使用

所谓鼓励性语言,是指教师用来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成功的关怀语言,它是师生之间借以优化教学进程的一种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余老师对于全文的结构脉络讲解比较清晰地呈现了出来,主要围绕老王这条线展开的讲解。讲解的同时,余老师的鼓励引导性的语言运用到极致。在讲第一个话题“三轮”的作用时,余老师先是说“说的多好啊”,这是一句对于学生的鼓励,紧接着余老师说:“三轮首先表现......看到三轮后面的东西。”老师对于三轮后面暗藏的东西进行了引导。紧接着女生回答:“三轮可以表现出作者和老王非常的熟悉......做铺垫。”余老师又给予了肯定:“分析的多好啊”,紧接着又对女生说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抓住句子里的关键词“闲话”又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

余老师的鼓励式、引导式的话语是整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整堂课显得很有节奏感,老师的鼓励性语言无形的在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老师抛出的支架式引导,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层层的教学递进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表面上看起来学生一直在思考,很累,实际上学生的内心是非常想学并且充实的。

5、课堂话语——提问、感谢语

余老师每个话题提问的学生不超过三个,并且老师从讲台走到最后,从右后方一直提问到前方,再从前方提问到左后方。这样的教学走位照顾到了全体的学生,整个的课堂具有普遍性,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参与其中。

余老师最后的感谢语“好!谢谢同学们,谢谢你们的老师,也谢谢你们的语文老师”是收官之作。包括中间老师也在说,谢谢同学们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很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喚醒和鼓舞。余老师的一系列感谢符合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点。感谢学生对老师教学的关心和倾听,深刻的体现出了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二)学生学习

1、互动

学生在整堂课中都在参与讨论余老师抛出的问题,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行为较多,主要是通过老师的鼓励和引发来贯穿的,参与提问和回答的人数一共26个人,达到了全班的一半以上,其中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是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参与回答的学生均匀的分布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回答的质量较高,以至于促进教学的进度有节奏的进行。

2、达成

除了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以外,更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余老师在向学生们展示扣词品析的品读课文方式。这堂课围绕着扣词品析这一研读方法,使同学们的眼光变得犀利,思维非常的敏锐,这就是品读、欣赏,而不是谈所谓的感受。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以及和老师的互动可以看出来这一教学目标的完美达成。

(三)教材

余老师把教材进行了删减,扣出里边精华的词语,通过词语带领学生们进行全文的解读。这样一来把全文的大量文字浓缩成“三轮”、“病了”、“愧怍”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词语,极大地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难度,教学的目标更好的达成。

(四)教学环境

1、课堂文化

堂课的气氛是较为活跃的,同学们回答问题都呈现一种积极的状态,基本上余老师把话筒递给学生以后,学生的回答都很详细而且质量很高。这是基于老师的启发式引导教学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带动作用。整个教学过程基本关注了全体同学的学习情况,尤其老师涉及到班级的每个位置的讲解、提问。

2、课堂创新

对于教学创新方面,余老师的课堂语言和节奏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余老师的语言缓慢中带有逻辑,尤其针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老师都能巧妙的引领学生走到下一步,或是进一步追问或是加以启发,展现了优秀的语言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 . 从教学 内 容 角 度 观 课 评 教 :上 [J]. 语 文 学 习 2005,(5).

[2] 王荣生 . 从 教 学 内 容 角 度 观 课 评 教 : 下 [J]. 语 文 学 习 ,2005,(6).

[3]成龙,刘敏.中学语文观课评教实施主体的确立及其观念科学性的建构[J].语文教学之友,2011(02):5-6.

猜你喜欢
整堂课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点评
英语教师(2019年17期)2019-03-05 08:29:53
花园里上课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花园里上课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