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顺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关乎高校的前途和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因素。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主客观各个方面,而最为核心的是青年教师的自我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整合各类资源,将个人职业发展与自我价值追求相融合,是实现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培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自我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6-0154-03
Abstract: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younger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related to the future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omotion of younger teachers'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and the most core is the self-cultivation of younger teachers.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integrating all kinds of resources, and integrating personal career development with self-value pursuit are the basic ways to realize the self-cultivation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Keywords: younger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abi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self education
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在于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提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纵观各个方面最为关键的因素则是作为高校青年教师的本人对于自我成长的不断要求和发展。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是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无外乎一个人的德、能的综合表现,一个真正能够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人应是德能兼备的人。良好的师德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成长为一个好的高校教师的最为基本的前提。师德,即一个教师的基本的思想政治素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爱国主义的前提下,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确立起为之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师德的自我修养与提高问题,这里不再赘述,简单来看,作为青年教师首先必须要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从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开始)、内化和升华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发挥自我价值,将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相结合。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路径,由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将教育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带着教书育人,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培养
教学是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相对最为关键的能力,没有教学能力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教学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而高校教育的好坏,是以教师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来作为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大批青年教师加入到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青年教师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普遍学历较高,绝大多数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相对较为对口,经过多年的学习深造,大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专业知识深厚,但同时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根据相关调研问卷显示,多数青年教师在进入高等学校成为高校教师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训练,从学校到学校,由受教育者直接转变成了教育者,教育教学经验相对缺乏,有关高等教育的学科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高等教育规律掌握不足。[1]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虽然有着较高的学历和较为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往往在课堂教学上却并不能像做自己所擅长的学科研究一样得心应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知识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加之,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部分青年教师往往在社会上兼职过多,科研压力大,从而造成精力分散,主观上不够重视教学工作,应付了事。虽说从总体上看,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新生力量,给高等学校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利于高校的发展,但也存在着部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差强人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不仅需要高校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外在的督促,更重要的还要在于作为青年教师的当事人自我不断激励,寻求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自我培养路径。转变观念,放下身段,虚心求教,吃苦耐劳,坚持不断是青年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的必经过程。
(一)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转变观念,树立起不断学习充电,学习新东西,不断主动更新自身原有知识结构和观念,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在当前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知识库存都是有局限的,即使是自己所擅长的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也是在不断更新、发展,如若固守己见,墨守成规,将会被时代所抛弃,在课堂上所受内容也会不合时宜,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给予学生营养。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在信息化时代,青年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不仅要求专而精,还要全而广。但是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虽说术业有专攻,在专攻上或许优于绝大部分学生,但在某些方面却也要有“不耻下问”的勇气去向学生学习。
(二)利用各级各类平台,加强自身修炼
充分利用好听课、高校传帮带的导师制、各类学术沙龙和教育教学交流会等平台,积极汲取营养,促进个人成长。自身修养是不仅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态度。
(三)不断拓展夯实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育教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不仅需熟知所教授的相关学科的知识,还需要青年教师在进行备课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参考相关资料,吃透教材,对比不同教材的异同,给学生最好的,真正做到“自己有一桶水才敢去教授学生一瓢水”。
(四)提升教学技巧技能
高校青年教师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科背景不同,教育经历不同等原因,使得青年教师走上讲台时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各异如何由表层转变为深层次的教学技能教学风格,则离不开青年教师自我的不断锻炼和提高。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自我积极主动学习掌握教学基本技能,提高表达能力,让自身的有学识,变成能为学生所识、所知和所懂。利用好慕课等公开课网路资源,学习专家学者所长,有模仿到内化为个人的教学能力教学风格。
教学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日之功就能完成和达到的,而是需要不断的自我要求自我进步,这其中便离不开自我的督促。青年教师在步入高校讲台的那一刻,就应规划好自己的教育事业生涯,有规划,有步骤的提高相关教学能力,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从而不断成长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
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自我培养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青年教师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也是开展科研的重要力量。[2]当前,青年教师是各个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不仅关乎他们自身的职业发展,更关乎学校的前途。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紧密相连,做好科研的同时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当前青年教师科研存在的问题
1. 主观上,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科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作用,认识不到位,往往存在过于看重科研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科研与物质过大的挂钩,而忽略了科研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忽略了科研对教学等相关能力提高的影响。
2. 科研经验不足。绝大部分青年教师由于科研锻炼机会少,锻炼不足等,科研课题申报知识缺乏,加之青年教师资历浅,职称低等问题,较难获得相关课题的立项和资助。
3. 信心不够。害怕失败与尝试,艰难困苦,潜意识中有畏惧心理,内心抵制。
4. 缺乏长久规划。青年教师中不乏有科研教学能力的佼佼者,但总体上言,部分的青年教师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等现象,缺乏对个人今后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5. 部分项目评审中的不公正现象,打击了青年教师潜心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当前,科研项目的评审中存在的某些不规范和人情关系,项目审批按资排辈,相关部门监管不足等问题的存在,让掌握行政公共性资源较多的人获取较为容易。而青年教师在没有太多积累的情况下,课题申报中的失败,极大地打击了部分青年教师课题申报的积极性。
6. 任务繁重的课程教学,导致科研精力投入不足。目前,高校存在一种现象,高职称人员课程少,很少上课,甚至不用上课。而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低级职称人员在现实面前,往往主动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以缓解物质经济压力,同时调研中还发现部分高校也存在着过多的将教学任务安排给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繁多,无暇科研工作。
(二)加强和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
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加强和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合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外在环境,科研者的积极进取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 强化科研政策的扶持力度,解决青年教师的基本生活的后顾之忧,从繁重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的科研时间,优化科研生态环境。
政策引导,制度保障。高校在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上,要制定相对激励与保障政策,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纳入学校重大发展规划政策制度之中,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提高相关激励和奖励的物质方面的待遇,为青年教师在进行科研投入时,经济有保障,无物质生活上的压力和后顾之忧。
加大高等学校人才引进力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将青年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和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高职称教学人员在课堂中的角色,不仅利于高校课堂教育质量水平的保证和提高,同时有利于青年教师队伍“有时间”成长。
整治科研项目申报生态,建立健全项目评审制度,确保评审流程的透明度,实现公平、公正和公开。在评审中,真正意义上以实力和选题的研究质量为标准,回归科研意义的最初面目。由占有公共性资源的“实力”转变为科研者本身所具备的实力。在实践操作中,应照顾到科研的科学性,如对项目的评审,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人为的干预,弱化职称和行政职务等非科研能力因素的影响,真正不拘一格择优评审和立项资助给青年教师公平参与的机会。
2. 增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果没有科研参与者本身的努力,再好的外在条件和政策也不能转化为科研成果,因而在外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发挥青年教师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主动性。
主动加强学习,适时进修提升,丰富知识储备。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储备,强化交叉学科意识,追踪和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为科研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学习和掌握科研工作的方法论,积极主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方法论学习,在正确的科研工作思维的指导下开展自己的科研。在全球化的今天,科研工作的好坏离不开对国际国内相关学科前沿的掌握,强化外国语学习能力,掌握一种以上的外语阅读运用能力。掌握常用科学研究方法,弄清适用范围、具体操作步骤、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熟知有关科研的政策、管理规定和制度,熟悉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实施、验收等环节,是保证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3]
增强自信心。树立必胜的信心,克服科研畏难情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较小或较低层次的课题申报做起,慢慢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能力。统筹安排,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合理处理好,将工作与生活有机结合。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团队,在他人的有效帮助和指导下,积极参加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关注科研课题的申报,主动寻求优秀科研团队的帮助。适时借鉴学习相近相邻学科科研工作,融入自身科研发展中。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克服科研支撑和保障条件(包括各种软、硬条件等)的不足,正视现实条件,立足于现有资源和平台,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适时组建和寻找符合自己科研发展需要的团队。
青年教师的教學、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较为高的提高,因而要在当前现有的条件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稳步推进,不过分强调外在的客观困难,不妄自菲薄。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改被动向前为主动出击,自我加压,制订可行的科研目标和科研计划,久久为功,必定有成。
参考文献:
[1]李枭鹰.高等教育原则的规定性、生成理式与生成法则[J].江苏高教,2017(9):23-26.
[2]孙鹏.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2):36-39.
[3]何光耀,等.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自我培养与提高——基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的视角[J].钦州学院学报,2014,29(04):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