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在初中美术综合探索类课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周齐鹤戴韵茹王建学李冬鹏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4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

周齐鹤 戴韵茹 王建学 李冬鹏

摘要:基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遇到的师生互动有效性不够、学生理解不足等问题,文章以《宣传品的设计》这一课的问题设计为例,研究了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在综合探索类美术课程中如何实施。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 情境 探究

人美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索”板块选择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作为对象,以4课时的内容逐渐让学生学习感受设计之美。这个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参与度等优点,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尝试将“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美术的“综合探索”类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我们以《宣传品的设计》这一课为例,探究一下“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该如何组织安排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宣传品的设计》一课主要教学目的是:认识校园活动中艺术宣传的重要性;通过对艺术节宣传品的欣赏,明确宣传品设计的基本要素;通过对宣传品的制作过程,熟悉宣传品所承载的艺术性和宣传作用。而校园主题活动中的各类宣传品,例如:海报、节目单、邀请函等也是与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因此选择学生身边的校园活动宣传品,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最初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参照教材提供的图片,以学校艺术节为主,主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易于产生代入感,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不同的艺术节,各种信息混在一起导致不统一,相应的图片信息量偏大,学生短时间内难以在海量信息中找到关键要素,所以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在此类课的其他几节中也有体现。

一、明确目标 找图例

鉴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我们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重新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设计。在设计时,具体宣传品案例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初中生的特点,尤其是初一学生的喜好。众所周知,初中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易于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与老师互动,敢于提问,缺点是处在直观感性层面,总结归纳能力尚且不足,需要老师通过合适的例子与问题作为引导,才能实现学习目标,这也恰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的优势所在。

基于此,我们选择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宣传品作为本节课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这一新的案例选择优点在于:(1)北京奥运会影响深入人心,相关的宣传品宣传目标明确、特色鲜明,主题统一,非常有代表性;(2)图形中共有元素明显,在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下,学生通过简单的对比分析便可得出结论,而得出正确结论的学生信心进一步加强,这样学生更愿意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师生互动形成良性循环。(3)《吉祥物的设计》一课中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与本节教学可形成延续性。

二、设计情境 创问题

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了解、感受宣传品的四点作用:强化主体、烘托气氛、体现文化内涵、让人对活动留下深刻印象;(2)理解宣传品设计的四要素(图形、文字、色彩、标志)的设计要求。接下来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围绕第一个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提问问题。

一些老师在设计问题时,提出的问题比较笼统、模糊,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比如,最初我们在展示北京奥运会宣传品后,问:同学们,你们欣赏了这么多形式的宣传品,你能说一说宣传品在一项活动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吗?这种问题的答案也很笼统,只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总结.大部分学生得到的答案就是:宣传品具有宣传的作用。这样一来,此环节设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后面宣传品的设计要素的学习也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

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宣传品,针对宣传品的四点作用,我们重新设计,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

1.在这几件奥运会宣传品的图片设计中你找到了哪些共同的图形元素?它们与活动主题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这样设计?

2.这几件宣传品的颜色以什么颜色为主?给你什么感受?

3.你能找到宣传品中的中国元素吗?

这三个问题依次提出,让学生的欣赏有了目的性。学生以这些问题为导向,针对每一个问题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效果良好,也基本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做到引导学生欣赏图片中共同的图形元素是奥运五环,这与活动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像火炬、奔跑的人、鸟巢等图形,都在紧紧围绕奥运主题,就能自然得出结论:宣传品有强化主题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中引导学生发现:所有的宣传品以红黄两色为主,这两种颜色属于暖色,给人以热情的、喜庆的感觉,对烘托活动气氛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个问题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例如,其中的奥运标志以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印章的形象出现,将北京的“京”字变形为运动的人,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又极富创意,是非常优秀的宣传品设计范例。宣传品中中国元素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了宣传品在体现文化内涵方面的作用。而宣传品的第四点作用——可以让人对活动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显示了出来。整个过程下来,结论是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去发现、去思考、去讨论得出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

基于学生对宣传品四点作用正确与深入的理解,教师再从前面提出的3个问题出发,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设计时都包含了哪些共同的因素,这时学生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说出宣传品设计的四要素。并且,当学生从北京奥运会这个案例中学习到宣传品的作用和设计要素后,老师再给他们展示教材中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宣传品,学生能迅速地从不同宣传品中找到关键要素,甚至从中读出一些设计者的思路。

三、研究讨论 获自信

在探究宣传品的作用这一环节,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结合原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在自由表达、探究中解決问题获得结论,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此之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主要运用在理科的教学中,我们对这种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并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与认识。教学中我们发现,当教学设计中老师提出来具体化了的、指向明确的问题时,学生感到理解起来更容易,也敢积极大胆地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心中也更有底气了。课后我们让学生写下了对这节课的感想。以下是个别学生的感想:

赵同学说:“老师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对宣传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教会我们运用对比,突出主题,从文字、色彩、标志、图形上去设计宣传品。”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宣传品的四个要素有了清晰的认知。

孙同学说:“本节课将生活、学习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知道了美术其实就在身边。”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导向教学方式让学生把書本上的知识与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这就是学习的成效。

李同学说:“希望老师能提多一些问题给我们,让我们多思考思考。”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有意义的积极思考很喜欢,远比单纯的背答案要喜欢得多。

王同学说:“周老师的课中,让我知道了宣传品的主要元素是图形、文字、色彩、标志。我明白了图形要紧扣主题,文字要醒目,色彩要有冷暖对比,标志要有自己的特色。作品也可以用点、线、面作为主要图形,也可以用某一个事物作为主要图形,色彩要冷暖协调。”

从以上几位学生的感受中我们清晰地读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经过大脑的过滤,是深层次的学习,不是表面的、肤浅的阅读。而这种教学效果的差异便得益于“问题为导向”教学法的良好运用。

四、解决难点 促反思

就设计的本质而言,实用性是一件设计用品最基本的要求,美观则是它更高一级的要求,只有满足实用性才谈美观与否,否则毫无意义。这也就是说本节课中,宣传品的设计要素是需要紧紧围绕它的作用来展开的,只有这样,设计创作时才不会偏离本来目的,才会有方向、有指导性。所以也可以这样说,理解了一件宣传品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就能够理解宣传品设计要素(图形、文字、色彩、标志)的设计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三个问题的设计中,第一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深入人心,因此奥运五环的图像视觉冲击效果十分明显,学生非常容易在图中找到奥运五环的图形元素,所以能很容易地回答第一个问题中的几个小问题,而且不会出现那种漫无目的的回答。另外,学生给出的答案得到老师的肯定,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和意愿,当老师接着提出第二、第三个问题时,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回答问题会更积极主动。

五、问题导向 得结论

通过前后几次教学设计的变化和课堂教学反馈,我们总结出在“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中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点:

1.课堂上的问题创设要有目的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目的性,问题设置要有一定的教学意义,例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老师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出宣传品的作用,问题设置时就要紧紧围绕宣传品中图形、色彩的运用目的来展开。问题要清楚明确,不能含糊不清,提出的问题要联系学生的既有知识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理解得快,掌握得也更加牢固。这也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设置哪些问题,问题怎么抛出,等等,都要精心设计。

2.问题设置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及探索。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在各学科的运用都有探索,事实证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这种教学法在运用也要注意:问题设置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及实际水平。比如在第一版教学设计中虽然也提出了问题,但问题过大过空,学生找不到抓手,明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畴,即使最后学生从教材中找到答案,但对概念不能充分理解,让学习过程失去意义。而在第二版中,问题清晰,目的明确,为学生的思考及探索提供了方向,充分调动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

3.避免无效提问。《何炳章教育文选6》中有一篇文章《以问维持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改一改了》中提到:“改革以问维持型的课堂,则不是不要问,而是要精问。”这一段话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在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时要注意不要提出过多的无效问题,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在实际授课时将精简过的最能体现教学重点的问题抛给学生,而不是以问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小燕.将问题式教学法引入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96-97.

[2]王铁力.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2018:191-196.

[3]何炳章.何炳章教育文选6[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106-113.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感悟三角形的高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