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焕发青春魅力

2019-09-10 09:58:57韦梅川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8期

韦梅川

摘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大胆地去探索、改革、创新,构建高效性课堂,使数学课堂焕发青春魅力,发出异样光彩。

关键词:青春魅力;抛开包袱;放飞心灵;张开翅膀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具有高效性,必须倡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趣、寓教于意。因此我校也积极响应,着力打造“情趣课堂”、“动感课堂”,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能动口说、动手操作、动脑子想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知识的奥妙。让学生会学、乐学、爱学、学有成效。如何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青春魅力呢?

一、抛开包袱,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评价一堂课成败的标准,不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如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或根本得不到调动,学生不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课堂也就无快乐可言。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导之以情,让学生肯学;激之以趣,让生爱学;晓之以理,让学生主动学;授至以法让,学生乐学。整个教学活动时,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愿望的激发、使学生的活动多样化。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内容时,我设置了几个游戏环节,如通过“抛硬币”、“石头、剪子、布”、“掷骰子”游戏。学生在玩玩学学中掌握了游戏的可能性与公平性,同时感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青春活力的、有魅力的、高效的课堂。

二、放飞心灵,让学生张扬个性

新课程标准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提倡师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在使用新教材时,教师不妨留几段“空白”给学生,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让学生尽情体验;让学生浮想联翩;让学生“自由聊天”。留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提问,自由交流、自由争论,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两位加法时,对于计算34+27的问题,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交流、讨论,看看到底有几种计算方法,学生有了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思维的火花就能自由绽放。于是就有如下几种算法:

(1)3  4   (2)34+27  (3)30+20=50 (4)34+27

+ 2  7         =34+20-7       4+7=11         =34+6+21

————       =54+7          50+11=61       =40+21

6  1           =61            34+27=61       =61

但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自感自悟,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从而达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也展现了学生的个性风采。

三、张开翅膀,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

和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教学效果显著。例如,教学“量长度”一课时,为了引出测量工具,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学生有的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用手量......他们各显神通,方法多样,可得出的结果却不一样。此时学生的思绪纷繁复杂对问题疑惑不解:同样的桌子,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通过小组讨论后,大家对操作时要统一测量工具这一结论印象深刻。著名数学家利波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和联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深远。

新的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追求课堂的高效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大胆地去探索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使数学课堂焕发青春魅力,发出异样光彩,形成教育、文化、探究、合作为一体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崔振玲.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J/OL].学周刊,2019(23

[2] 蒋永梅.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出彩[J/OL].学周刊,2019(24)

[3] 崔振玲.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让数学课堂焕發生命力”[J].学周刊,2019(23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镇两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