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有英
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作文,教师几乎从来就没有注重过怎样教会学生进行“源头活水”的“摄取”和“下锅之米”的收集,因此,作文的素材问题,始终是作文课堂没有解决的问题。借着学校开展“情景式续写作文有效教学的探究”课题研究,我尝试了一节《续写作文——比手劲》公开课。
备课历程
李白坚老师多次说过“生活是一切文章的源泉,生活也是作文的源泉。”运用“现场演示”创设情境,通过教师手把手地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舌、手”,学会观察生活和了解生活,从而盘活作文教学中摄取“生活素材”的基础阶段,是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复性的作文教学道路。
如果我们要让小学生写一篇题为“比手劲”的作文,该如何帮助他们“摄取”有关“生活素材”呢?学生虽然懂得“比手劲”是怎么回事,但是却不一定写得好这篇作文。原因是:
(1)有的学生比过手劲,有的却从来没有比过手劲。因此,比过手劲的学生写得出有关记叙文,而没有比过手劲的,必定写不出。
(2)有的学生记得过去自己比手劲的经过,如果他比手劲的时间就在不久之前的话,他就可能写得出来;有的学生虽然过去比过手劲,但是由于时过境迁,已经忘却,或者已经模糊,那就未必能够写好了。
(3)有的学生“比手劲”的时候十分认真,曾经仔细观察过“比手劲”的过程和方法,曾经感受到“比手劲”时的心理和情绪,那么,他有可能写得比较具体细致。而有的学生本来就不喜欢“比手劲”,比的时候,有气无力、随随便便、毫不在意,就未必能写得具体细致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示了续写作文开头后,如果不进行一些特殊的教学处理,只是一味地强调审题、强调篇章结構、强调好词佳句,就命令学生写作,那么大部分学生肯定难以完成,即使完成了也不一定写得精彩。
但是如果在作文之“前”,我们先带领全班学生来比一比手劲,观察一番“比手劲”的过程,感受一番“比手劲”的氛围,体验一次“比手劲”的心理活动,情况就一样了。没有“比”过“手劲”,可以获得“比手劲”的生活;忘记了“比手劲”的过程,可以获得“比手劲”的回忆;而最要紧的是,不曾仔细观察过“比手劲”的细节,就可以获取有关“比手劲”的细节了。
课堂实录
师:请大家准备好,同桌两人站到课桌的两边,肘关节压在课桌桌面上,每个人开右手的虎口,互相紧紧握住。我喊“一”的时候,不许用力,做好准备;我喊“二”的时候,全体看着老师;等我喊“三”的时候,大家再用力!看谁能够把对手压下去?
师:“一!”(这时,学生们屏住了气息,互相紧握对方的右手。)
师:“二!”(全班同学已经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就等着教师喊“三”了。)
师:“停——”
师:既然要写“比手劲”的记叙文,就不能不记叙“比手劲”的对手。
生:是啊!
师:那么你们是否仔细观察了对手的基本情况呢?比如,对手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叫什么名字?个子高不高?身体是胖还是瘦?是健壮还是瘦弱?对手的衣着、相貌如何?
生:没有!我们只注意了你的口令!
师:那么,再来一次,请就地仔细观察对手的情况,然后写文章第一段,小标题是:一、我的对手。
(全体同学笑着点头,表示理解。一边继续握着双手,摆好姿势,观察对手,然后写“一、我的对手”;第一段写毕后——)
师:好,下面我们正式开始比赛!听我的口令。(班级同学再一次互相握紧了右手。)
“一!”“二!”······“停——”(这次同学们大笑起来。)
师:为什么我又说“停——”呢?
生:您要我们注意“交战双方”的动作神态!
师:对呀!在写动态性的记叙文的时候,怎么能不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呢?
现在,请大伙继续互相紧握对手的右手,摆好姿势,互相观察对手的动作:左右手怎么放的?左右脚怎么站的?腰是否弯曲?头是否低下?屁股是否撅起,等等。
不用说,第三次,连同学们也一起喊停了。他们知道环境也是可以加以衬托的内容。
第四次,大家也一起“停”了下来,因为还应该注意握着的对方的“手感”:是肉肉的呢,还是骨感的呢?是出汗的呢,还是干干的呢?手上出的汗是冷汗呢,还是热汗呢?
这时,教师还应该大声提醒道:“大家注意!‘手感’也是可以写进文章里去的!”
第五次,还可以让学生注意,此时此刻自己心里想了些什么?同时教师还应该大声提醒:“注意!心理活动也要写进文章的啊!”
课堂反思
从以上“课堂实录”我们不难看到,只要教师有了对“生活源泉”的重要认识,而且一项项地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五官加以“摄取”,如果生活的“源泉”确实已经把学生的五官和小脑袋塞得满满的了,如果他们已经拥有了比较富足的“生活素材”了,那么,活动以后的作文,就应该具有比较好的素材基础了。
在以上的作文课上,确实没有进行“字、词、句、篇、段、篇”的教学,也没有从“语文”的角度解释文章做法,甚至没有提供什么“好词佳句”。课堂所进行的,只是将现实生活原形进行了重现、夸张、放大、分隔和分析。而学生,在这个“比手劲”的“现场演示”情境中,运用自己的五官,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贮存于他们的小脑袋里,无数语汇也就随着它们自身生活实践的展开而充分调集起来,进行了排列和组合、剪辑与拼装,于是,一种生动细腻的“比手劲”的作文语言交流,就这样渐渐建立起来了。
由此看来,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进行续写作文中如何引导学生摄取“生活素材”,是万万少不得的“诗外功夫”,也是绝对必要的“活水源头”!每堂作文课其实只是一只“麻雀”,我们只要剖析了一只“麻雀”,以后不论学生自己参加任何活动,都会注意类似的行为和动作,而以后一切带有这种性质的“生活素材”,他们也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关注和观察了。再写作文时,学生们就会用他们的“眼、耳、鼻、舌、手”去摄取身边的“”生活素材了
(作者单位:陇川县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