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勇
摘要:回望百年,五四运动打开了中国理论的闸门,引领理论的百年变革。中国理论的百年逻辑就是以五四运动肇始的理论大觉醒、大变革推动社会大变革的逻辑,就是走向新时代理论自觉、自信、自强的逻辑,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理论创新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中国理论的这一百年主逻辑以三条线为脉络展开,体现为三条次逻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中国理论的百年逻辑、理论立场嬗变的百年逻辑、理论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相生相长的百年逻辑。中国理论的百年逻辑告诉我们:强国实践须以强国理论作支撑;强国理论建设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须坚持科学的理论立场。
关键词: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理论; 强国理论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9)03-0016-07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望百年中国:五四运动砸开了几千年的尘封厚土,开启了中国理论(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发展理论)的闸门,引领中国理论的百年变革,并进而引领、指导中国百年的伟大实践,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
中国理论的百年逻辑就是以理论大觉醒、大变革推动社会大变革的逻辑,就是走向新时代理论自觉、自信、自强的逻辑,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大传播促进理论创新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中国理论的这一百年主逻辑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次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中国理论的百年逻辑、理论立场嬗变的百年逻辑、理论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相生相长的百年逻辑。这三大次逻辑是百年中国理论主逻辑即从理论自觉到理论自信自强的展开。三个次逻辑开始于五四运动,在百年历史长河中演进,从三个不同角度展现着中国理论自觉自信自强的百年道路、百年逻辑。
一、中国理论百年逻辑的理论灯塔: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理论发展中,五四运动是一个关键节点,先进知识分子在反传统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由此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百年中国理论的进程,主导百年中国理论进程的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什么其他的主义。百年中国理论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在這一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长长的理论链条上有中国传统的理论思想,有西方先进的理论思想,但这都是枝枝叶叶,主干、脊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五四时期,灾难深重的中国在寻求各种“药方”,中医(祖宗之法不可丢)、西医(效法英美)、中西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各种药方一一试用,但均不见效。这说明,一来中国病症之复杂之严重,二来药不对症,三来需要继续抓新药。这副新药就是“效法苏俄”,接受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此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自觉地认知新理论,初步自觉地认识、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包括李大钊、陈独秀等。沉疴宿疾的中国向何处去?依靠哪种理论的灯塔来指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国人面临着多种选择,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主义中如何取舍?中国在失败中试错,在跌倒中摸索,在比较和反思反省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也正是这种觉醒和自觉使中国逐渐走出了“病急乱投医”的窘境,找到了一条科学的、光明的理论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了中国特色革命理论的进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摸索中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但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上见仁见智。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等都曾有很大的市场,也都曾试错过。中国最终走上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在这一结合中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由其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更多的是方法、原则和立场,而不是现成的结论。运用这些方法、原则和立场认识中国并上升为理论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前理解”决定“视界”,有什么样的“前理解”就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风景就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理解中审视中国看到的风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内核,也正因此才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中国化的其他什么主义、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立足中国的国情思考中国的问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原则和立场分析中国的实际,并形成了不断递进的理论认识,集中体现在一系列的著述中,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特别是《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动力和革命的前途,指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的革命目标,谋划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纲领。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中国(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通过系统的理论自觉达到了理论自信,建构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初步形成。
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了中国(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在国家发展理论和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同样发挥着理论主导作用,主导了中国特色发展理论的进程。毛泽东时期,我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总路线,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等理论著作,为新中国早期的发展进行了卓越的理论探索,取得了伟大的实践成效。
在发展的曲折过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提出要全面、系统、科学地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原则和方法,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果断地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体系。之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立足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过程性,但马克思主义的“一根红线”贯穿始终。
意识形态是理论的核心,百年中国理论发展的逻辑,即自觉自信自强的逻辑,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自信自强的逻辑。中国理论自觉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觉醒觉悟,是自觉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主义理论;中国理论自信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知和坚定依托,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现和建设、坚持和依赖;中国理论的自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走向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构建。这是百年中国理论内在逻辑的核心主线,也是其基本启迪。
二、中国理论百年逻辑的理论基点:理论立场
理论立场决定理论走向。理论立场的百年嬗变是中国理论百年逻辑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待传统理论、文化的立场嬗变,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嬗变以及两种嬗变之间的关联。
自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以来,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上,多种立场并存且相互斗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相对主义、实用主义等立场都曾存在并不时复生。
历史上曾长期存在以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相对主义、实用主义的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土地革命时期王明的“左倾”激进冒险主义都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代表,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挫折。建国后的教条主义主要是“照搬”苏联模式,这些教条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使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遭遇了严重的挫折,使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遭遇沉重的打击。用个别代替一般,用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样长期存在。将对自己有利的、有用的、自己认可的就认为是马克思的,历史上多家多派正统马克思主义之争,建国后特定时期的“泛马克思主义”,即将任何领域的任何成就、任何工作都简单地归为马克思主义的智慧和真理力量是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型。
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相对主义、实用主义都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理论的深化认识过程中,特别是在实践的严重挫折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建立起對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中国化”。“中国化”作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有多种重要意义:第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克服相对主义、实用主义;第二,坚持了立足中国实践,实践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第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有力地克服了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中国化”的基本立场体现了中国本位、实践本位,而非理论本位,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化”立场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原则对待马克思主义,是真正地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中国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决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然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从革命理论到发展理论,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化的动态体现。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到中国化,实现了“正反合”的转换,建立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正是由于这一科学立场的建立,马克思主义主导的百年中国理论变革才能实现。
理论立场是理论的根本,自觉坚持这一立场才能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增强坚持这一立场的自觉性,正如习近平在“5·17”讲话中强调的,“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8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2019年3月28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的双重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践路径与文化路径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进入中国必然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化是必然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存在一个环节,那就是正确面对中国传统理论、传统文化的问题,因此,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正确对待中国传统理论、文化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进程。
在对待传统理论、文化上,长期存在保守主义、激进主义两种立场的并行和斗争。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一贯的传统,在每个重大历史的节点都会凸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五四运动以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次文化宣言(1935年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1958年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2004年的《甲申文化宣言》)就是典型例证。保守主义的错误不在于维护传承传统理论、文化,而在于固守,在于守成,在于唯我独尊。20世纪初期,保守主义出现了极端保守派、洋务派、维新派、国粹派、东方文化派和学衡派等,其依据的理论有夷夏之辨、中体西用、今古文经学、进化论、文明论、社会有机体论、文化形态论、反思现代化思潮等。文化保守主义彰显文化的民族性,但将其夸大为决定性因素,不能走出文化决定论,不能找到一条现实的救亡之路,因此不断式微。梁孝:《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中西文化观的理论谱系演进及其反思》,《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71页。在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问题,比如崇洋媚外、非诚信、金钱崇拜、荣辱观颠倒等,打出“复古”旗号的传统拯救派无疑是保守主义的重新登场。
激进主义的鲜明特点是激烈反传统,在看到传统桎梏的同时扼杀了传统的积极意义。激进主义一直存在,五四运动以来典型的表现主要有三次:一是五四时期的激进主义,二是“文革”时期的激进主义,三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激进主义。三次激进主义各有特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五四时期的激进主义是在救国探索接连失败的危急关头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批判、清算和觉醒,原则上激进主义必然带来对传统文化的偏激态度。但在特殊的历史关头和语境中,这次激进主义发挥了伟大的积极作用。几千年封建传统根深蒂固,正是在这次激烈的反传统中被撕开了口子,马克思主义才得以进来。因此,这次激进主义发挥了伟大的“清道夫”作用,对传统的“清场”是马克思主义进场的关键条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十年浩劫时期,激进主义则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破四旧”等一系列激进的行为对传统造成了灾难式破坏。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激进主义是伪激进主义,是形式上的激进主义,本质上的保守主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次激进主义在形式上反传统,在本质上则是恢复封建传统,特别是封建的个人崇拜等。改革开放初期的激进主义则突出地表现为对传统的蔑视、歧视和对西方的崇拜,这一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改革开放初期未能正确看待这种落差而产生了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和对传统的蔑视,“宁要资本主义草不要社会主义苗”“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等是这一时期激进主义的典型话语。
文化激进主义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是对立的,只有历史价值而没有现代价值。这样的观点容易陷进“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强调,面对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需要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必须以“保旧”为重心。这往往导致了全盘复古的原教旨主义。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走向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两极,要么极化优点要么极化不足,都没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对传统文化要扬弃,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每一代领导人都强调传统的重要意义,在这些科学对待传统的基础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对待传统要“两创”,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在坚持中发展傳统、在发展中坚持传统,有效克服了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缺陷,建立了正确的理论立场。
如前所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的紧密结合,文化路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路径之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立场与对待传统的“两创”立场是辩证统一的:不断创新发展的传统为不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理论资源和文化资源,不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传统的“两创”提供方向引领,二者的相互结合、相生相长推进了中国理论的现代性进程。
三、中国理论百年逻辑的辩证道路:
理论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相生相长
百年中国理论史演进的实质就是在理论觉醒基础上理论现代性获取和实践展开的进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导的、以理论立场嬗变为基础的理论自觉、自信和自强次第展开的历史逻辑。
百年来中国理论的进步表现为理论现代性不断获取的进程。一方面,理论是实践的特殊形态,随着实践的推进和延伸,理论也必然推进和延伸;另一方面,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按照世界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一般划分方法,1840年以来的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直至今日一直处在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即现代社会因素不断增长的过程,革命是现代性的革命,发展是现代性的发展。与这一革命、发展进程相伴的理论提升必然是理论的现代性进程,即理论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长的进程。从理论立场看这一进程,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性、传统文化“两创”的过程性;从理论使命看,表现为不断满足现代性日益增长的中国的发展需求;从理论形态看,表现为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同样,百年来中国社会的进步表现为社会现代性不断提升的进程。现代性的革命和现代性的发展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社会中的现代性因素不断提升,越来越现代化。这一进程,从社会制度上讲,体现为社会新制度的选择、建立和不断完善;从社会发展水平上来看,体现为社会水平和层次的提升;从社会风貌上看,表现为社会面貌的不断改善和优化。站在百年历史的长河中来看,社会现代性进程总体上体现为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递进和提升。
理论现代性与实践现代性是统一的,理论现代性的进程与实践现代性的进程也是统一的。二者皆统一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是社会变迁的基础。理论与社会是实践在不同层面的图景,社会是实体图景,理论是观念图景。
社会现代性是理论现代性的物质基础、现实依托和实践条件。对社会的审视和解剖是理论成长的根本素材,社会的需要是理论成长的根本动力,社会现代性的进程为理论现代性的进程提供物质基础,是理论现代性得以实现的实践条件、物质条件。因此,真正的中国理论是对中国社会的认知和观照,任何离开中国社会的中国理论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都会成为某种教条。
理论现代性是社会现代性的先声、灵魂和引导。理论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前瞻性是理论的重要特点。“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311页。理论现代性进程是社会现代性进程的理性凝视、规律抽象,同时,引领指导其前行。
理论现代性进程与社会现代性进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构筑百年中国的“双螺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是对革命时代的中国社会、发展时代的中国社会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社会的理论凝视和思想抽象。同时,又是那个阶段的社会的行动指南,是引领那个时代的舵手。在理论发生偏差的时候,社会革命、发展就会发生偏差,遭遇挫折,革命时期教条主义带来的挫折、“文革”时期的社会悲剧、20世纪80年代末的严重社会动荡都是典型的历史教训。百年中国理论与百年中国社会相生相长,理论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相生相长,这是主导中国理论百年变迁的核心逻辑之一。
回望百年,中国理论从理论自觉、理论自信走向理论自强,中国理论引领中国道路,谱写辉煌的百年历史画卷,对于走进新时代且处于“三个前所未有”中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建设理论强国是强国建设的必然支撑。这是理论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相生相长百年逻辑的基本启迪。理论强国不仅是现代化强国必然的组成部分,还是其灵魂。建设理论强国,充分发挥其对强国建设的指导、引领作用是成功推进强国建设的关键。强大的世界影響力、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体现,理论思想比物质产品的影响更深更广更远,建设理论强国是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正如习近平所说,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更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
二是建设理论强国要立足中国现实。这是理论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相生相长百年逻辑的另一个基本启迪。社会现代性是理论现代性的源泉,只有立足社会现代性,理性地审思社会现代性才能提升理论现代性,正如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的一样,“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3月5日。立足中国创造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
三是建设新时代的强国理论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强国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指导这一强国建设的强国理论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强国理论。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才能保持这一强国理论的性质不变。强国理论建设固然需要充分吸收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理论养分,需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的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养分,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是根本。只有立足这一基点,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才不会变味、跑偏,才不会走上理论的歪路邪路。
四是建设新时代的理论强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两创”的理论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才能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强国理论始终立于时代前沿、实践前沿,才能发挥引领强国建设的作用,才能作为引领时代的旗帜。只有始终坚持传统理论、文化“两创”,才能把传统转换为中国理论的资源,才能与不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接、融合。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两创”的理论立场,才能建构21世纪的中国理论、强国理论。
〔责任编辑:李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