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粲明
2018年年末,武汉的第一场雪,被刚从深圳北上的我遇着了。
早上起来看到下雪,临时改变行程按照昨晚晓阳的建议跑去东湖公园的小梅岭踏雪寻梅,虽然梅花未醒,却也在雪地里打滚欢闹玩得如孩童稚子。
晓阳看到我发过去的雪景照片,说真是幸运啊武汉也很难遇这么大的雪,又说,看到花市,可以买一株开好的水仙放在酒店床头应应景。
过了片刻,她再补充:离你最近的花市在洪山广场公汽站边。
想想,室外雪花纷飞白雪皑皑,温暖的室内水仙花开馨香满室,真真是再美不过。
晓阳是十多年前认识的杂志编辑,我写稿她编稿。许多许多年前,在武汉学习时我们见过唯一一面,之后隔着千山万水。
我们在网络上聊孩子的教育,聊有意思的书还有什么不错的电影。我们各自生活各自工作各自天南地北地游走,却再未遇见。只是,会不时收到她寄自旅行地或荷花季节的明信片,笔迹淡然言语有味。
作为一个内心腼腆的人,对于见面,我还是有忐忑的。
按她的细心提示,放了行李就搭朋友的车过江来到黎黄陂路。
站在路口,先生看出我的小慌张,问:是不是担心不认识了?
远远的,看到一个着黑色长外衣的身影在此刻无人的路上向我奔跑,看不清,但,直觉告诉我,那就是晓阳。
她裹着灰色的披肩,一把将我抱住发出孩子般的欢喜笑声,转身挽着我疾走:我先领你看看这一片老城区,然后就去喝咖啡。今天特意休了假,已经在咖啡馆喝了一杯了,让老板帮我留了那个靠窗的位置。
只不过是瞬间,我就从害怕认不出彼此变成了仿佛与她从未远离过。
她带着我们在老城区的黎黄陂路、兰陵路,胜利街、兰陵路漫走,这条街那条路,这栋建筑那个小巷一个个都有故事可讲,瑞祥楼,巴公房子,银行旧址,原来的老建筑多美啊。
这一条街,陶子,就是你最爱的菜市场。
真叫人欣喜莫名。
这家店的牛肉面很棒。你知道吗,如果是节假日,这里面根本就找不到位置。
下午4点,我们坐进了创立于1982年的“顶号牛肉面总店”。
一碗牛肉面两个面窝下肚,浑身热乎。
半小时后,我们兜回黎黄陂路,她着急带我去她喜欢的那家开了许多年的咖啡馆。
看到名字时,我还是笑了:魔界咖啡館哈哈哈哈有暗黑的仙气。
接近零度的屋外,红色遮阳棚下咖啡座空寂无人,花草繁盛杂乱历经沧桑的斑驳木门,透过大玻璃窗看见里面昏黄的灯光和温馨的陈设,门边的小黑板上写着:本店只有咖啡没有简餐没有酒类,熊孩子禁止出没。
真太合我意了。我心目中理想的咖啡店就是纯粹的咖啡店,可以配蛋糕松饼或三明治,但,不把咖啡馆整成茶餐厅是对咖啡馆最大的尊重好吧。
我们看着那小黑板相视一笑,像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或对上了同类人的接头暗号般在内心拥抱着。
先生大约感觉自己太多余了,主动提出他还要去外面看看,让我们先喝着聊着。
温暖如初的咖啡馆里大白猫立在楼梯扶手处的一叠书上,眼神怀疑,整个不大的空间布置得像一个温馨的家,我们在唯一的靠窗的小圆桌边坐下,在台灯暖意融融的光影里,在两杯微酸芳香令人愉悦的曼特宁黑咖和松饼的甜香里,我们相对而坐,细语交谈,从池莉、方方、迟子建的小说电影说到身边有趣的人和事,从孩子的现状聊到家庭互看对方手机里的照片,还有她那些独自旅行的险与乐又问及我最近几年漫游的异国城市……窗外天色渐暗渐黑,而我们仿佛可以这样坐到天荒地老。
走走走,陶子,我还要带你去一家糖水店的,老板是上海人,已经做到第二代了,要是明天来,估计我们是挤不进去的。
于是,我们在珞珈山街的墙上贴满家庭照的小小“甲一糖水”店里来了一碗蔓越莓雪莲炖桃胶,桃胶软烂却微微弹牙甜而不腻,一边吃着一边似乎能看见桃花粉红有香气,朵朵盛开在春天里。
细细品吃完糖水,看看时间,离吃下那碗粉才过去两个钟。
晓阳看着心满意足的我,用肯定而略显顽皮的口气说:我们去享受晚餐吧,带你们吃武汉私房菜。
我和先生对这个提议感到有点不能相信:还能吃得下吗?
私房菜才是今天的正餐,前面都是小点,一定要去吃的。瘦小的晓阳语气坚毅:不过,要是我们有一天的时间就好了。
我也这么想。
“8号酒馆”离糖水店不远,推门进去,如老式居家的光源暖意浓浓,那热气腾腾的深夜食堂氛围让人沉醉。五六张厚实的木质方桌配圈椅,墙上黑板写着菜品和价格,一目了然。我们进去时正好有一桌离开:这一家再晚一点到就要排位了,来的都是武汉人,回头客。所以,我不敢在糖水店多逗留。
陶子,要是我们有一天的时间相聚就好了。她反复念叨。
这是武汉人自己开的店,母亲和儿子媳妇做店面的照应,父亲和厨师在后厨料理。他家的菜特别新鲜,要是客人点了鱼就直接去市场买,市场就在旁边,方便得很。
我对吃喝的背景总是特别有兴趣,中意那些有年头的店子,她,好像也一样。
莲藕炖豚骨,武昌鱼,霉千张烧牛筋,蕻菜苔,每一道都是我喜爱的口味,2018年12月29日的晚上7点半,我幻想自己像牛一样可以拥有四个胃。
我喜欢的觉得好的,都想让你们尝试一下。晓阳看着我和先生都在嫌自己肚小,自己叹息了一声:就像我爱这座城市,也希望你们喜欢她。
因为一个人会爱上一座城,这一刻,我信了。
活过半生,武汉在我心里的面目曾经是多么的模糊啊,但,与晓阳的四个小时相处米粉咖啡糖水私房菜一路吃下来,实实在在践行着悉达多那句“一切有情依食而居”的真言。
天气预报说明天凌晨武汉有雪,漆黑寒冷的屋外气温降到零度,但,我们在小酒馆里谈天说地仿佛置身于季节之外。突然觉得原来寒冬里最适合会友,拥抱变得很自然,室外的冰点让室内空间的暖意充盈真切的幸福感。
记起回酒店的路上,碰到一个刚换了新车爱听老歌的的士司机,三人马上暴露年龄就着车里的歌曲与司机聊起了一首首愈老弥坚的老歌,司机遇到知音一般把他下载的老歌选播出来给我们听,又由老歌说到电影插曲当然少不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又《笑傲江湖》,竟然,还有一首龙飘飘的歌——我说20多年前我到武汉出差在路边买了一盒龙飘飘的磁带回去送给爱唱歌的妹妹。
翻着沉底的记忆,的士就这么从汉口过长江到了武昌。
我们提议先送晓阳回家再去酒店,晓阳一定要先将我们送达酒店再让的士送她回去。的士司机沉浸过去岁月歌乐里,接过我们的话:你们一晚上坐在车上都可以的。
我们都惊得愣住,再哈哈大笑起来,想必司机师傅遇到一个爱听老歌的不易,一下子遇到三个,大约有天赐之感,都不舍得我们下车了。
雪,还在下。晓阳,我准备去买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