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馨平 李蓓蓓
[摘要]民国时期气象测候所多附设于综合性高等院校或农林专科院校,服务于大学专业学习或农事观测。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作为普通初级中学的实验室,附设气象测候所实属罕见。该测候所随时代变化不断发展壮大,后成为苏南地区重要的二等测候所。
[关键词]气象测候所昆山理科实验室
20世纪20—30年代,气象事业方兴未艾,在蒋丙然、竺可桢等引领下,气象科研、培訓和网络化观测等逐渐开始发展。当时气象还属于冷门学科,全国仅有几所高等院校在理学系或地理学系中附设气象课程,开展观测培训,或是少量农林专科院校因农事需要定期进行气象观测。而服务于初中教育的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附设测候所①开展观测活动,显得独特。这一性质特殊的测候所,尚未有学者关注。对其开展研究,分析其发展规律,不但有助于了解民国时期气象教育的发展情况,更能深化、完善对近代气象观测网的认识。
1建设环境
昆山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属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昆山县立初级中学作为昆山县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中学,在南京国民政府提出“普及国民教育”之初的1927年,由县教育局资助,在校内建有理科实验室,称为“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服务于初等教育的理科学习之用,可见其思想理念及教育的先进性。
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占地约四亩,房屋七间。中间为实验室,每一实验桌可供四人使用。左边为预备室及职员办公室,右边为仪器储藏室[1]。当时的实验室为昆山县公共教育机构,城区中小学校经常借此实验室进行理化实验,这为当时理化实验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实验室兼具气象观测的功能,测候事业也在其中进行,所以又称“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
2测候所基本情况
2.1历史沿革
昆山自办气象观测,最早开始于1925年1月1日。刚创建一年的昆山县立初级中学因理科学习需要,由师生轮流担任观测职务,开始做简单的气象观测。1927年由县教育局资助,在校内筑建公共理科实验室,接收校内气象仪器,其观测任务也改由实验室职员担任,并定名为“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2]。
该测候所观测教学实施了五年,之后转为政府气象观测测候网络的一部分。1930年5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为理科实验室代办购置、校正了一系列气象测候仪器,使得观测活动更好地开展。9月,理科实验室测候所因“未专案呈报且增费太多”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的驳斥,不予继续开办[3]。12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核准改名为“昆山县立测候所”,承接理科实验室的每日记录。可见之前的“理科实验室测候所”经教育厅查办后,才正式得到省厅认证。1935年5月,奉当时镇江的省会测候所指令,“昆山县立测候所”接收县政府四等测候所②仪器并合并办理。1936年春,昆山县政府呈报建设厅,于同年秋动用县建设经费,将测候所转移至昆山马鞍山顶,在此正式兴建一个县立二等测候所。1937年1月起,县立二等测候所正式进行观测,每天按要求拍发天气电报给周边各地气象测候所。同年秋,因日军侵犯而停办。
2.2所址考证
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成立后,测候所附设其中。实验室的地点在县立初级中学,即小西门。
小西门地势低平,四周有树木、房屋的干扰,对于能见度、风力、日照等项目的观测颇有影响,并且此时的仪器设备只需稍加添补,便可达到二等测候所的要求。于是1936年测候所经过选址,迁至马鞍山顶,成立“县立二等测候所”。马鞍山位于昆山县政府西北约一千米处,经纬度大致为东经120°57′,北纬31°23′,其峰峦独立,视野开阔,适合气象观测。
2.3人员设置
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的首任主任为北洋工学院毕业的范雪澄[4]。根据1930年9月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向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发的文书,当时的实验室主任为金成六。他是《昆山日报》的负责人,在当时的昆山属于文教界人士[5]。到1931年初,昆山县立测候所成立,当时所内有主任金行庄和观测员顾桓圭两人。1936年9月,在马鞍山山顶建立昆山县立二等测候所后,所内设置主任、观测员、助理员各一人。主任由昆山县政府建设科科长陈守和兼任。观测员为李昌炽,他曾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先读生物系,后读化学系[6]。助理员仍由顾桓圭担任。从以上人员设置也可看出,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规模不大,因数据观测属于理科范畴内,1931年前由理科实验室主任代为负责,初衷是服务于理化学习。直到更名为“昆山县立测候所”后,才正式拥有观测人员,逐渐形成规范的气象观测模式。
2.4仪器设备
“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在江苏省教育厅核查后更名为“昆山县立测候所”,而后又接收县政府四等测候所合并办理,其仪器设备规模已达到三等测候所的要求,再加上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一直为实验室测候所代办仪器,可想它的观测仪器已初具规模。
2.5功能作用
纵观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到昆山县立二等测候所的发展史,其主要功能与目的也在随着测候所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最初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附设的测候所是以教学功能为主,帮助学生进行实验,以便理科学习之用。当时气象还没有单独设立学科,但已有地理这门课程,并且在少数高校中,气象门又设在地理学科之下,所以在初级中学进行气象观测,或许是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同时,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还积极帮助周边乡村地区进行试验区的改革。“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是黄炎培于1928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乡村改进工作的第一块实验园地。要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第一步就是推广农业技术,提高人们受教育水平,增强农业生产。1930年4月,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帮助该乡村进行农业物候观测,以助农事,以便农民更好地观天识地[7]。
除了教学、农业物候观测功能,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的气象观测更服务于城市交通。昆山县地处江苏与上海的交界之处,地理位置重要,行经昆山的沪宁铁路在1906年5月便已开始通车。但当时昆山县没有较为正规的气象观测所,对交通运输方面颇为不利。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建成之后,实验室测候所顺利承袭了校内气象仪器,气象观测功能正式形成,填补了昆山气象观测的空白。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致江苏省教育厅的文书中写道:“查该附设测候所,既久经筹备,将来实施观测,于京沪沿线气象事业,不无裨益”。
3结语
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的发展始于初级中学的理科学习需要,不论是在江苏还是在全国,都是先进的。
随着气象事业逐渐被重视,“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起初经费由县政府供给,到1930年代初期受到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认可与资助,其发展逐步进入正轨。在之后的五年内,江苏省因全省测候事业“无相当组织,且乏充裕经费,故不免效能薄弱”,而改进测候事业。在省会测候所的领导下,全省测候事业进一步重新规划,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观测仪器逐渐完备,且因其发展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等因素,先后经历了合并与迁址,不断改变定位,向前发展进步。
从“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测候所”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昆山的测候工作始于初级中学理科学习的需要,后依附于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建立测候所,再成为湖东区③最高级别的昆山县立二等测候所,这不仅是昆山测候事业由小到大的过程,更是民国时期特色气象台站在全国观测网络中的发展缩影。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学会承办“大气科学学科史研究”(编号:XKS1)。
注释
①测候所是指观测天气项目的站点场所,是观测站的一种。
②根据1932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发布的《全国气象观测实施规程》,测候所分为五级,依次为头等测候所、二等测候所、三等测候所、四等测候所和雨量站。
③江苏省建设厅根据河流分布,将全省划分为七个测候区域,各以其水利上之地位,定一名称,分别为广黄区、沂沭区、运河区、盐垦区、江海区、湖东区、湖西区。每个区域内设一个二等测候所,其中湖东区包括江阴、无锡、常熟、昆山等地,二等测候所定为昆山县立测候所。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昆山县委员会文史征集委员會编:《昆山文史》第4辑,1985年,第54页。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江苏省志·气象事业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27页。
[3]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昆山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附设测候所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393,案卷号242。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昆山县委员会文史征集委员会编:《昆山文史》第3辑,1984年,第52页。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昆山县委员会文史征集委员会编:《昆山文史》第1辑,1983年,第60页。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昆山市委员会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昆山文史》第16辑,2002年,第140页。
[7]《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辑组编著:《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33-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