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霞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但是练习作为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的地位没有改变。而新时期的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层次性,同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从而扩展学生思维。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趣味性;差异性
练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和学习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练习是否有效是决定一节数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练习这一部分的关注还不是很多。在设计练习的时候存在很多不足:对数学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明确,练习的针对性缺乏;对数学练习设计的容量大,练习的变化性缺乏;对数学练习设计的形式单一,练习的层次性缺乏。这样就导致练习的效果不是非常的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困扰。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都比较的枯燥,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的练习不但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长此以往,反而还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练习要更多的以趣味为主,通过趣味性的练习题激发学生做题兴趣,化被动为主动,从而获得更好的做题效果。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时,在讲解完基本的知识点之后,要通过一定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笔者通过游戏练习的方式进行了接下来的课堂练习——在课堂练习中,教师从商店里买来了学生们熟悉的商品,笔者先让学生给这些商品表上价码,像一块橡皮一元钱,一支铅笔两元钱,一本笔记本6元钱。然后,笔者随意拿出其中两件物品,让学生回答这两件物品价格的倍数关系。拿铅笔和笔记本来说,学生就需要回答:“笔记本的价格是铅笔的3倍。”通过这些实物,增添了练习的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加。
再如,我在讲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的时候,我就让学生首先根据自己在小组内进行列竖式进行基本的尝试计算,在结合所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上安排一定有针对性的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从外边找来小木棍自己摆着数,这样也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使其明白学习的好处,这样的练习就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加有效,也让学生提升了动手能力,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
二、练习设计要有差异性
每个学生在数学方面都是存在能力上的差异的,这一能力差异也决定了我们的课堂练习也要有差异性,使每个能力层次的学生做相应难度的练习题,这样学生既不会感到太难而不会做,也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没有兴趣做,难度适中的题更有益于学生的能力发展。练习设计中的层次性,就是指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通常练习设计分为基本题、发展题和综合题三个层次。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①基本题:54÷6=(54×6)÷(6×6),1500÷300=15÷3,
②发展题:根据6400÷20=320,快速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64000÷200,640÷2,6400÷200;
③综合题:快速说出下面各题的商,并说明理由。
65000÷25,46000÷125,36000÷75。
这样一来,通过不同难度的题,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基础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深入拓展,练习要具有开放性
在课堂练习中,让学生综合地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有一定深度的题目,来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探索精神。这种高层次的练习,既可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又能解放学生的想象力。对此,可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开放形式的练习题有利于改变学生单纯依赖于模仿与記忆数学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设计一道开放题:“计算装修自己的房间要用多少钱!看谁能把自己的房间装修地既漂亮又省钱!”这道题目看似简单,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首先是长度的测量,进而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最后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和价钱因素考虑商品、装修材料的选择……类似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数学教学开放化和个性化的原则,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巩固与应用。
总而言之,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希望诸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找寻更好的课堂练习的方式,使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赵庆林.让位补位回位——数学练习课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不同体现[J].江苏教育.2011(16)
[2] 浅议牢牢把握新理念,精心组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蒋宏伟.中国校外教育.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