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冉冉
摘要:2019年1月10日,随着红米Redmi独立品牌发布会的召开,智能手机领域又掀起了关于“双品牌”的讨论。本文以“华为+荣耀”的发展历程为例,基于生命周期的相关研究,探讨智能手机构建“双品牌”战略的原因及举措。研究发现构建“双品牌”的直接原因是扩大客户群,进一步盈利;其次是打造“国民品牌”。在构建过程中,要注重两个品牌的客户群体应减少交集,并且注重创新研发,满足需求,创造需求,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提高销售效率。
关键词:双品牌;生命周期;原因;举措
一、理论回顾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将完整的品牌周期划分为导入期、知晓期、成名期、维护和完善期、退出期。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面世的每一项产品都在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样四个阶段,结合“荣耀”手机的发展历程,我们将讨论重点放在品牌导入期和成长期。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官网、媒体等渠道收集资料,以纵向视角探讨华为实施的双品牌战略。选择华为,主要原因是华为的双品牌战略在国内智能手机领域开展时问早,具有创新性,并且实施结果较为成功。
三、案例分析
(一)品牌导入期(2011年~ 2013年)
2011年,荣耀产品线诞生,最初用户反响平平,这主要是因为手机配置不高,价钱却与当时正火的小米相差无几。2012年,荣耀新产品上市后好评如潮,荣耀手机被部分消费人群追捧,华为也即将在中高端市场推出新产品,两个品牌的定位基本形成。2013年,荣耀从华为品牌独立,成为一个“成年的婴儿”。荣耀品牌独立的最初目的是对抗小米这一互联网手机品牌,它的目标客户是依赖互联网的年轻人。华为则不同于荣耀,它开始主攻中高端市场,受众客户是商务人士。
(二)品牌成长期(2013年~至今)
在品牌成长阶段,荣耀手机专注于细分市场,推出“质价比”较高的产品,追求品质,针对年轻客户在音乐、游戏上做出改进,并且主动创新研发,荣耀Magic,就是荣耀品牌推出的首款智慧手机。独立之后的荣耀成功实现了对小米的超越,但此时的荣耀已经不把超过小米作为目标了,它在创新的道路上前进,力争互联网手机的巨头。在其他手机品牌疯狂铺设线下销售渠道的同時,荣耀手机主动从线下门店撤出,采用“众筹共建”的销售渠道,通过利益共享,提高销售渠道的效率。华为品牌也依旧注重中高端市场,注重品味和品质,关注商务人士的需求,
四、构建“双品牌”战略的原因及措施
(一)构建原因
1.覆盖更全面的客户群体
原来单一的品牌无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构建双品牌之后,荣耀关注依赖互联网的年轻人,华为关注中高端的商务人士。两者细分市场细分客户,用自身产品的特点覆盖了更全面的目标客户。
2.与对手竞争,争取“国民品牌”的荣誉
市场中不乏竞争,有竞争就有排序,消费者会对名列前茅的品牌记忆深刻,在购买手机时会重点关注那些品牌。荣耀独立的最初意义就在于与大热的小米抗衡,争取互联网内年轻人的市场份额,将华为和荣耀推至手机品牌的榜前,打造国民品牌。
(二)构建措施
1.独立前
当另一品牌还尚未独立时,要评测它成长的可能性,荣耀手机在独立前,应用华为研发技术,让荣耀2与小米2抗衡,获得好评。
2.独立后
在此阶段,独立品牌要根据自身发展要求,确立自己的品牌含义、受众客户、销售渠道。荣耀手机将自己界定为注重“质价比”的手机,并将目标客户圈定为依赖互联网的年轻人,只有这样它才可以根据年轻人的特性创新产品,满足需求甚至创新需求。
除此之外,华为也在内部实行平等原则,将华为和荣耀同等看待,二者不是相互挤占市场的竞争者,而是共同扩大市场的合作者。
五、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从纵向视角探讨了“华为+荣耀”的双品牌之路,对有意打造“双品牌”的企业具有借鉴意义。研究发现,构建双品牌可以覆盖更全面的客户群体,实现效益最大化,打造更庞大的品牌帝国。在构建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品牌目标客户的分离,做到客户不重复,专注于目标客户提升市场份额,还要注重创新研发,紧跟科技潮流。
参考文献:
[1]潘成云.品牌生命周期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9):19-21.
[2]陆离.荣耀全球战略启动[J].搜狐新闻,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