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秀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隐含在教科书中的课程资源。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副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有照片,有绘画,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认知课文内容的好帮手。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小学生认识和领悟课本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捕捉其“隐含的非常丰富的文学信息”,从而创造性地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欣赏能力,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语文课来呢?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常常会发现,低年级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后的第一举动往往是去翻里面的圖片,觉得感兴趣会再去读读文字。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学好。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主要靠教师的激发,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插图入手,运用生动有趣的插图进行诱导,直接给学生以鲜明的视觉感受,唤起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初步从整体上有个总的印象。学文前指导看图,要明确目标,根据画面应先指导学生从整体看,了解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或有什么),在干什么之类的内容。多幅图的,要看有几幅图,主要内容是什么?为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奠定基础。
二、活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字词
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就在于字词的理解运用。根据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过程来看,低年级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尚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如果在字词的教学中,唯独依靠教师干瘪枯燥的语言来讲解会使学生不易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时,教材中的插图画就可以成为教师的“秘密武器”,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能让学生更好的识记字词。如《日月水火》一课,我先让学生观看“日月水火”四个字演变的动画,学生从实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如 “日像什么?”“月像什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借助插图培养学生情感朗读
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感情。插图虽小,但作用甚大。低年级的课文语言规范,内容通俗浅显,不需要作过细的分析,而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主要方式。对于大多数课文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应以读代讲,学生边看图边朗读课文,使图上描绘的景象与语言文字连为一体,学生经历了从观察图画到理解语言文字的认知过程。通过图文对照,熟读句、段、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言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能入境,悟情。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积累多了,语感增强了,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四、结合插图训练学生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仅是单纯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看图说话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项目,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观察图中的人物、景象组织成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短诗,介绍了几种动物的脚印像什么。学生读完课文后觉得很有趣,我立即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并启发学生想象:这是什么季节,这些小动物是怎样碰面的;他们在一起会说些什么,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有的想象自己是图中那匹小马,跑着叫着从家里出来,看到小鸭,马上热情地和它打招呼。这时,小马发现了地上美丽的脚印,于是在雪地上作起画来。不一会儿,小鸡来了,小狗也来了。他们愉快地画啊笑啊,极富想象力。这节课使我发现:有效利用课文插图,做到图文结合,可以避免老师生硬的讲解学生死记硬背,使教学更加的轻松愉快。
五、巧用插图引导学生练说练写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但由于语言能力有限,表达时往往会过于简单或杂乱无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的语言表达训练。课文中的插图绘图精美,深受学生喜爱,因此是训练学生表达的优良素材。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会说课文中的插图,还要练习学生的写话能力。插图作为辅助写作的工具,在学生初步掌握些字、词以后,可用多媒体或者挂图做成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几句话再写几句话,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
总之,课文插图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插图,适时适度地进行说写练习,既对学生写话能力的提高起着独特作用,更对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发挥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