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体制备说课稿的设计与写法

2019-09-10 15:43:37陈晓林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例析环节

陈晓林

摘 要:在简要指出说课稿写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篇关于初中化学《复习气体制备》的说课稿,用例子详细地说明了说课稿的写法。

关键词:例析;气体制备;说课稿;环节

说课稿一般应有:

1.说课标:分析本课题在课标中的要求。

2.说教材:简要分析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说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与本课题的关系。

4.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5.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6.教法、学法及设计思路;

7.教学过程关于:教,学,评等环节的分析。

还可以有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但一定要注意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评委。说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下面我给出自己写的初中化学《复习气体制备》的说课稿,供大家讨论说课稿的写法。

初中化学《气体制备复习》说课

一、说课标: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实验安全”和实验中的“环境保护”意识。

课程目标中增加了“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环境污染”。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在初中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最佳素材。对学生九年级乃至高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Cl2、NH3等气体的制取,以及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2)初中气体的制备总复习,对于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已经具有一定元素化合物知识,也已经掌握了一定酸、碱、盐间的反应规律,但学生在气体制备方面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2.学生对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此知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创新。

四、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通过学习形成气体制备的一般思维导图。

(2)对气体制备装置气密性检查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3)通过引导讨论、活动探究、对比迁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气体的净化及尾气的处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方法及装置的评价。

教学难点:对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法、学法及设计思路

教法:引导讨论法、对比迁移法、活动探究法

学法: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合作学习

设计思路: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本节课希望学生对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气体的净化及尾气的处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

演示:在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

思考:在制取二氧化碳时,出了什么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去寻找出问题的原因。

环节二 :小组讨论。(6分钟)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哪些问题?

(2)小组讨论并画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维导图。

(3)小组展示成果,并评价。

环节三 :教师展示引导,学生课后完善。(3分钟)

环节四:活动探究。对气密性的检查深层次的理解和创新。

每小组准备一套下图所示的装置。

(1)小组讨论: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及一般原理。

(2)教师展示引导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及一般原理:

封气→变压→现象→结论

(3)小组讨论:你有哪些方法能够检查下图所示的装置都气密性?

(4)活动探究试一试(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动手实验中理解检查气密性的原理)

教师引导:制取气体还应考虑净化装置和尾气处理问题

环节五:达标检测,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1题强化防倒吸意识。2题强化尾气处理环保意识)

1: 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适合于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易产生倒吸(溶液进入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是。

SO2气体制备:原理:Na2SO3(固)+H2SO4(浓)==== Na2SO4+SO2↑+H2O。下列简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用于发生、干燥、收集和吸收SO2尾气。

E

①实验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接361页)

(转362页)

②装置D中所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将装置D换为装置E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

环节六:要点归纳

1、气体的净化(除杂):除杂原则 2、气体的干燥:干燥原则

七.板书设计

气体的制备

一.思维导图

二.气密性检查原理:封气→变压→现象→结论

三.气体净化:先除杂质后干燥

四.尾气处理:安全 .环保. 防 倒 吸

八.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检测:

(设计意图:1题回应情景导入,并练习除杂问题。2题强化学生实验综合能力)

1.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验。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將A、B连接,A中产生的气体并不能使B中的溶液变浑浊,这是为什么?

③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a接__、__接__、__接__。

2.某实验兴趣小组在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中:

图1 图2

为了能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你建议选择图1中的发生装置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同学甲为了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中有连续气泡冒出 ,但始终没有发现澄清石灰变浑浊的现象发生。你认为可能合理的原因是

常温下石灰石在空气中变质 B.使用的盐酸浓度太稀

C . 使用的盐酸浓度太大 D.使用的氢氧化钙溶液已经变质

根据(2)题的猜想同学乙用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重新进行同学甲的实验,仍没有发现澄清石灰变浑浊的现象发生。经小组的同学讨论认为设计图2的装置可以进一步探究澄清石灰没有变浑浊的原因。实验中发现B. C装置中溶液都出现了浑浊现象。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 。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同学甲实验中澄清石灰没有变浑浊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李 俊 . 《化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室 北京 100081).

[2].鲁珊珊.化学教学中说课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例析环节
对峙
睿士(2023年10期)2023-11-06 14:12:16
立体几何新题型例析
集合新题型例析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数列陷阱例析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例析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 17:22:41
一次函数增减性应用例析
“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