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玫 王干
《理想的床》,令人浮想。床,作为一件小小的道具,文字很少,少到阅读时,稍微大意点,便容易被忽略不计。因为它并不是连贯作品始终的物件儿,或许可以说,仅仅是一个似有若无的意向。但其存在价值的重要性却显而易见。
“我”坐上一列早已过时的短途绿皮火车。乘客之杂乱,环境之肮脏,空气之恶劣,自不必说。偏偏又运气不好,碰上的邻座,是位不管不顾,“逮”到任何一个听众都会喋喋不休的妇人。妇人的强行“倾吐”,令人反感至极。但随着列车的前行,内容的进展,“我”与读者都一点一点地被带入其中,并都难以遏止地滋生出一探究竟的好奇。于是便有了“我”丢掉矜持之后的“附和”。而寥寥数语的交流,变成了故事得以持续的呼应,同时自然又强化了妇人叙述内容的丰富。
其实,眼下的人们,通常对他人婆婆妈妈的琐事,早已了无兴致。但是,这位妇人嘴里的儿子,儿子在北京的公务员身份,儿子毫无沟通常识的人际能力,毫无技能的生存状态,以及曾在乡亲们眼中出人头地、出息透顶的一位才俊,竟然成为都市中看不清工作及生活前途,时时刻刻都怀着逃离当下生活念头的弱智青年……一件件出人意料的“家丑”,统统外扬开来。
作品的高明之处,不去过多过细地展现妇人儿子在北京的生活细节。否则,可能就成为另一篇小说了。但是这一来,作品反倒有了异乎寻常的吸引力,说得直白些,具有了一种反常的世俗诱惑力,更容易煽动起读者窥望他人隐秘的心理向往。
妇人絮絮叨叨中的儿子的故事,实质上,重复了一个老旧的代沟主题。而代际矛盾的消亡,永无尽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行,一代一代的人,由青年变中年,中年成老年,生存方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休无止地花样翻新,一定会以更为奇特、纷繁的形态演变下去。
代沟,在许多人心中常常产生误区,以为这仅仅是年龄差别的结果。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代沟的发生率特别普遍。固然有年龄的因素,但更多的,则因多元社会的庞杂,在各自不同的个案中,都能找到难以疗治的根源。
由一架普通的“床”,凸显出的代沟,在各色家庭、各色人等中几乎毫无例外地存在着。体现的具体事物及其方式、力度,自然是千差万别的。但代沟一旦生根、发芽之后,蓬勃地疯长起来,则会影响无数家庭、无数人生的最终走向。十分遗憾的是,这却是一个普遍容易忽略的社会问题。
小说中的母亲,自己辛劳一辈子,却无端地看不起一位女同事的种种“怪异”行为。所谓怪异,无非是对方选择与大多数女人不同的无婚生活,无非是讲究穿着,无非是酷爱旅游之类。妇人一时看不惯别人倒也罢了,而是数十年地看不惯;她自己看不惯倒也罢了,连儿子小时候对那位阿姨的内心喜欢也要连根拔掉;她在家里与儿子“斗争”倒也罢了,在火车上,连完全陌生的路人也不肯放过。
这位令人厌烦而又令人怜悯的母亲,以其不可救药的偏执的人物形象,给人“镜子”般的借鉴。每位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不妨拿来照照自己。
趙玫
甄明哲的《理想的床》初读的时候,以为是一篇普通的非常写实的小说,小说的着笔尤其写实,实到仿佛回到了莫迫桑、屠格涅夫时代的笔法,但读着读着小说变得迷幻起来,读到最后的时候,似乎魔幻起来,真实还是虚幻?现实还是非现实?这真是一篇好小说的魅力。
《理想的床》的叙事结构有点像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都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发生的故事,一个在船上,一个在火车车厢里,不同的是莫泊桑永远在同一个物理时空进行叙事,而《理想的床》的叙事随着故事的展开,叙事的轮廓随着火车的行驶慢慢变得模糊起来,以至于最后变成了某种非现实,“我”被误认为人家的儿子,有点像卡夫卡的《变形记》。
《理想的床》无疑展现的是当下生活的现实,年轻一代的生活状态,京城生活与外省青年的隔阂,尤其写到了两代人的理念造成的情感鸿沟。小说中母亲是一个很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对子女的爱如何转化为无解的困惑是当下的一个复杂的情感命题。小说中这困惑的焦点就是对一张理想的床的理解,床在这里特别具有暗示性和象征性,是生长的环境,也是人生的平台,还是一种家庭和身份的象征。
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非现实主义的创作,小说写的都是另一种现实,这也是文学和生活永恒的关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高”不仅是站得高看得远,不仅是照亮生活,还可以超越生活,魔幻生活、重组生活也是一种高于。
王干